浅谈《物质结构与性质》内容体系的设计特点

2017-11-07 23:04李琳
新课程·教师 2017年9期
关键词:高中化学新课程

李琳

摘 要:高中化学,既是高考的重要科目,也是高中阶段学习的难点。要知道,化学虽然晦涩难懂,但是,却离不开课本。作为一名高中化学教师,深深地知道,教材是教学的基础,任何难题、难点都是课本知识的延伸和扩展。如果教师和学生对自己学习的课本没有足够的了解和理解,没有足够的认识,学好化学就会难上加难。结合当下的教材版本,对课本体系进行了剖析和解释。

关键词:高中化学;新课程;物质结构;性質

人教版高中新课标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教学模块是新设立的一门独立课程模块,作为一门选修课程,其地位、作用不言而喻,为预测物质性质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为此,在模块的内容体系中凸显了四个特点。

一、教科书体现了三序结合的构建原则

三序结合的教科书便教易学,物质结构的知识体系逻辑性较强,涉及的内容又比较抽象。人教版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正是在此基础上,根据新课标的三维教育目标及内容要求构建的。

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教材从引言就开始讨论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和物质的性质两方面的关系,意在于本课程之初,就从学习方法的角度使学生对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和物质的性质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激发学生探索化学微观世界的兴趣,以有关物质结构的基本概念为核心,以原子结构、微粒间作用力、分子结构与物质性质的关系为线索,按学科逻辑构建教材内容体系。

本教材是从三个水平层次重组课程标准的内容的,首先为原子结构水平上研究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主要反映课程标准中“主题1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的要素,在教材中体现为第1章“原子结构”;其次是在微粒间相互作用的水平上研究分子、原子、离子间的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即本教材第2章“微粒间相互作用”,其内容集中反映课程标准中“主题2化学键与性质”和“主题3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的性质”的要素;主题2和主题3中有关晶体部分的内容,被重新组织后成为第3章“晶体结构与性质”的内容;课程标准中主题4“研究物质结构的价值”的要素则被穿插在教材的第3章之中,同时还注意前后章节的知识衔接。

这样的内容设计,使教材内容的组织更具层次性,形成从微观到宏观的三级结构体系,这种结构体系层层递进,形成了结构化的教材体系,这种结构化的教材体系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利于教便于学,也有利于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形成系统性、结构化的知识体系。

二、本教材体现了从微观到宏观,从现象到本质,研究物质结构与性质的特点

本教材从原子的组成结构讲起,通过微粒间的相互作用让学生了解分子是如何构成的,由微观到宏观,从微粒构成、微粒间相互作用和聚集方式的角度和层次逐步构建学生对物质结构的认识。

具体内容安排以微粒水平为轴,以原子为微粒的第一水平,第1章讨论原子内部的结构特点。然后以微粒间相互作用的内容形成第2章,发生相互作用的微粒水平是由原子水平(包括离子)到原子以上水平。在此基础上,第3章专门讨论物质的聚集态。

三、教材中“结构—性质”相辅相成的设计特点充分体现

教材通过“性—构”或“构—性”将“结构与性质”关系的三大方面——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的性质、分子空间结构与物质性质的内容组织体现充分。例如:认识了原子结构、特别是核外电子的排布和周期性知识后,可引导进一步分析第一电离能、元素电负性等性质的变化趋势。在介绍配合物的空间结构式,由顺、反在物理性质和药效上的明显不同,启发学生进一步探究两者空间结构的差异,并认识到结构上的细微不同有可能导致物质性质的较大差异。

四、教材栏目的设置使教材具有良好的利教便学性

本教材设置了“学与问”“思考与交流”“活动探究”“科学史话”“资料卡片”等活动性栏目,一改以往教材的编写方式,通过活动性栏目,使学生自己参与活动过程,构建概念体系,这样的编写符合学习心理学规律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开拓了教与学的发展空间。以上这些栏目承载了本教材最核心的知识,使教材大大增强了教学性。教材通过“学与问”栏目提出准备要解决的问题,然后通过“活动探究”或“交流研讨”栏目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或合作学习来完成对“学与问”提出的问题的学习。

对于中学化学而言,课本是我们教学的基础,所以,作为一名化学教师,我们一定要将课本深藏于心,了解我们课本,了解化学课本的知识体系,以及了解教学大纲要求的教学目标,以化学教学大纲为基础,结合教师自己的教学方法以及班级学生的特色,精心教学,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化学教学。本文仅仅是我对化学教学的浅显理解,希望为各位老师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

参考文献:

[1]王震宇.浅谈人教版《物质结构与性质》的教学难点及对策[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7(5):34-35.

[2]王海军.浅谈《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的教学策略[J].高中数理化,2015(14):50.

编辑 谢尾合

猜你喜欢
高中化学新课程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分析
高中化学解题中守恒法的运用研究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分层教学的有效实施策略探讨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基于“336”模式构建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拾级而上 顺流而下
2009年语文新课程《考试大纲》修订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