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延毅
2015年10月11日,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算是正式明确地指出了家长是孩子教育的主体责任人和第一责任人。家庭教育迅速升温并被全社会强调。当然,并不是以前不讲家庭教育,只是没有被归正强调,只要孩子有问题,责任一概推给学校和老师,教师往往是被千夫所指,学校总是处在风口浪尖上。在我们强调和重视家庭教育的时候,有这样几种隐形的打着“爱”的旗号的不当教育思想值得我们重视并纠正。
一、学习是快乐的
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第三届新东方家庭教育高峰论坛”上的演讲中说:“凭什么教育是快乐的?我实在想不通,教育怎么一定是快乐的?恐怕被国外教育搞晕了吧!教育里面一定有痛苦的成分,这是不言而喻的。”我想,只要是靠自己拼搏学习通过求学考试成长起来的人,扪心自问,哪一位不是忍耐着枯燥和沉重的作业考试过五关斩六将辛辛苦苦一路拼杀过来的,有几个是快乐的完成十几年的学习任务轻松闯关舒舒服服的?明代第一大儒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写道:“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这可算是古人辛苦求学最形象细致的描述了。其他如“刺股悬梁”“目不窥园”“凿壁偷光”等等数不胜数,古今中外凡是事业有出众的人他们的求学之路的辛勤与艰苦写出来就是汗牛充栋也列数不完的。而当今我们动不动就把快乐学习天天挂在嘴上。孩子读写的内容多了,学习的时间久了就觉得不应该,先要快乐成长,认为让孩子吃点苦学习就是不对。让孩子不付出巨大劳动就妄想一战成名甚至不劳而获,或者听几次讲座,参加几个培训班就能金榜题名,真是贻害无穷。我完全赞同钱文忠教授的观点,要对孩子严格。孩子毕竟不是成年人——就是成年人也是要约束的,孩子就更须要管教、必须惩戒,必须让他知道教育绝不仅仅是快乐,学习绝不仅仅是快乐,是要吃苦流汗的。
二、教育不需要惩诫
现在的孩子骂不得、说不得、批评不得,别人一批评就火冒三丈,一点挫折就接受不了,只是喜欢听恭维夸赞的话。究其原因,主要是认识和舆论导向有偏颇。时下,全社会笔伐惩罚的文章天罗地网,铺天盖地。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父亲或母亲有时揍一下孩子,或者只是严厉批评几句,就可能有数位亲人来责备,不顾青红皂白地站在孩子一边数落大人。有时候就是邻居也会凑上来说几句。我们从“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极端走向另外一极,竟然发展到根本不需要惩诫的地步,天真地认为顺着孩子的本性孩子就能成才,好似孩子天生就是温良谦恭的,是不需要纠正教育的。简单地认为惩诫就是对孩子不尊重、不理解、不爱护,就好像是违反什么天条似的。钱文忠教授说:“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大多是鼓励,没有错。那么,惩戒呢?教育可以没有惩戒手段吗?单凭鼓励就可以完成教育了?”大家都说新加坡的教育好,據说新加坡的中小学教室后面墙上,经常悬着一把戒尺。孩子表现不好,按规定要打手心,只是要至少两个老师在场的时候才允许执行。另有资料说新加坡还有鞭刑,比戒尺惩罚更要严厉。英国的伊顿公学是国际上首屈一指的中学教育的典范,而其严厉也是举世皆知。据说,有数位华人子弟因为忍受不了学校的严苛和艰苦条件而退学。
三、过分强调尊重孩子,一味让着孩子
我们教育的主体思路是对孩子不停地让步,给孩子更多的快乐,给孩子更多的游戏时间,尽量最大限度地满足孩子的需求,做什么都要顺着孩子的意思来。这诚然有我国的独生子女政策方面的因素,但主要原因还是认识的问题。认识到孩子的个体性,尊重他们的人格独立,尊重他们的生命权,这些都是很好的,问题就是在于教条化,在于走极端,在于把握不好度。作为天然的人,每个人身上都有或多或少的毛病、不足,许多不完善的地方。教育就是纠正不当使孩子成长更优的过程,固然就不能全然顺着孩子,一味让着孩子,无原则地迁就孩子。钱文忠教授说:“我们现在都说鼓励孩子的自信心,赞扬他,鼓励他有自信,这是对的,但是不能过度。在这种教育下的孩子将来到社会,他面临的反差足以把他摧毁。我们应该告诉孩子,这个社会是残酷的、不公平的,要准备受到很多委屈,早受到委屈,早得到锻炼。我们对孩子没有一些控制、抑制、约束,一味以爱的名义对他们让步,这样的教育是不对的。”在全社会形成的家长对孩子让步的氛围造成的后果很不好,在这样氛围和环境下长大的孩子至少是霸道的、不健全的,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怎么能承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呢?我们不要轻易向我们的孩子让步,一定要有原则性,要有底线。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