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岚
【摘 要】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意义重大。本文就如何全面提升生物教学的趣味性做出了深入浅出的分析,层层递进,丝丝入扣,对于趣味教学活动的开展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和方针。旨在通过于此,全面提升初中生物教学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趣味性;策略
近年来,素质教育和新课改在我国教育领域中开展的势头十分迅猛,发展前景喜人,对于传统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的挑战前所未有。在传统模式之下,初中生物教师习惯在教学中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模式,眼中只有分数,对于趣味性的涉及几乎为零。学生在死气沉沉的课堂上昏昏欲睡,教学效果十分令人堪忧。在新形势下,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学体现趣味性成为了每个业界人士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一、将教学与生活进行紧密相连
对于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都很薄弱的初中学生而言,生物教材中不少概念和原理显得十分晦涩难懂。如果教师不加以引导的话,最终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得出将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紧密相连不失为一个趣味化教学的很好尝试。纵观现如今的初中生物教材,与动植物、环境保护等相关的内容比比皆是。将教学引入到生活化教学的范畴之中,学生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充分感受生物学习带来的种种乐趣,并最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以致用。
例如,教师在进行“空中飞行的动物”这一章节中关于鸟类消化系统教学的时候就可以用学生常见的一个生活场景引入。“为什么鸡或者是鸭子会在进食的过程中排泄呢”这个生活场景十分常见,但是其中蕴含的知识学生却没有认真思考过。有了这样的场景,原先停留于书本上晦涩难懂的各种专业术语一下子跃然于纸面,从陌生变成了熟悉。你可不要小看这一个小小的“联系”,有了其的贯穿,整个课堂的气氛瞬间活跃起来,教学的过程变得兴趣盎然,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议论纷纷,不知不觉中教学任务的完成变得水到渠成。
二、将“学”与“做”进行紧密结合
在初中课程教学体系中,生物是一门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并重的学科。因此,缺失了实验教学的生物教学是不完整的教学,是应该被社会淘汰的教学。而在趣味性教学过程中,巧妙的将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进行紧密相连往往会发生令人意想不到的奇妙效果。不少对于生物学习缺乏兴趣的学生,一个巧妙且具有趣味性的小实验往往能够成为打开其心扉的“钥匙”。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花心思为增强趣味性,学生一边动手,一边学习,趣味性在课堂教学中久久弥漫。
例如,教师在进行《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这一章节内容教学的时候就可以为学生安排制作馒头、包子的小实验。在实验过程中,一个个小小的面团被充分发酵,最终膨胀成为了一个个大大的馒头和包子。整个制作的过程学生完全可以亲身参与,教师在学生动手的环节中进行引导和支持,整个活动一气呵成,学生拥有满满的成就感。在趣味的动手过程中,教师相应的教学任务顺利完成,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得到显著提升,不可不谓一举两得。
三、设置问题情境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创设问题情境也是初中生物趣味教学的一大有效途径。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其创设具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问题情境,通过趣味性的问题设置巧妙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快乐,收获知识。例如,教师在进行《种子与果实的形成》這一章节内容教学时候就可以给学生抛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看上去十分鲜艳的花朵最终会变成果实”。在这个问题的引导之下,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激发出来,带着问题进行后续内容的学习,整个的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都变得“四两拨千斤”。
四、将游戏引入到课堂教学中
初中学生对于游戏的好感与生俱来,为了在教学中体验趣味性,游戏元素的加入必不可少。在游戏过程中,学习与玩耍融为一体,教学效果的提升势如破竹。通过游戏,学生主动学习、乐意学习,主观能动性全面提升。例如,在生物教材中有不少的概念或者是名词比较相近,学生稍不注意就会产生混淆之感。此时教师将文字游戏引入到教学环节中,学生通过相互的联系将文字游戏中空缺的部分一一完成,既学到了相应的生物概念和名词,又加强了团队协作能力,不可不谓一举两得。同时,在枯燥的生物课堂中,游戏的融入让学生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快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轻装前行,学习玩耍两不误。
五、结束语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贯彻和落实趣味教学法的过程任重而道远。每一个初中生物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具有针对性和趣味性的教学活动。在趣味化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原先枯燥乏味的生物课堂教学一下子变得兴趣盎然,学生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快乐的学习,感受学习生物的全新体验。
参考文献:
[1]俞彦卓.初中生物教学中趣味教学探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2):52.
[2]贾艳凤.谈如何增强初中生物教学的趣味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6,(23):64.
[3]刘夫华.提高初中生物教学的趣味性增强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5,(20):16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