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珍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当前高校已经成为我国科学研究的主要基地,高校教师是科研的主力军。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科研效率和质量必须提高,而提升高校教师的科研成绩是重要的突破口。现代心理学认为,心理资本对个体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推动力,良好的心理资本会拓展个体职业发展空间,挖掘个体职业发展潜力,可以提高高校教师的科研能力,获得更好的科研成绩。基于这一背景,以高校教师为研究对象,分析心理资本状况对其科研成绩的影响,并对进一步提高科研成绩给出适当的建议。
关键词:高校教师;心理资本;科研成绩;调节作用
中图分类号:G44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7)10-0090-03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事业的进步,高校作为科学研究试验田与基地的地位日益凸显,高校教师成为科研骨干力量。以往学者研究表明,高校科研成绩与教师的责任心和科研态度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心理资本状况好的教师往往对科研工作充满信心,意志品质和抗挫折能力也更强,其科研工作成绩更加突出[1]。相反,如果心理资本状况不好,工作态度不够积极,或对自己的科研能力有不必要的怀疑,则会影响和制约自己科研学术方面的开展,对职业发展也十分不利,因此要优化高校教师的心理资本。本文即通过分析心理资本状况与科研成绩之间的关系,找到提高心理资本的可行路径,以期助力高校教师获得更好的科研成绩与职业发展空间。
一、心理资本理论概述
心理资本理论是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流派,主要指对个体生产了影响的诸多个性特质,例如个体对自己的基本认知、工作心态以及对未来的预期等。我国学者对此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将心理资本具体化为自信、自我效能感以及对自我能力和职业发展的前途的基本自我判断[2]。
西方学者对心理资本理论的研究侧重心理资本的要素,特别是影响心理资本的因素。Hosen(2010)提出,心理资本的构建因素包括个体因素、工作因素以及组织因素,但是对心理资本理论的具体应用,特别是如何改善心理资本状况,实现职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力度则明显不够[3]。
我国学者张志龙(2015)将高校教师的心理资本具体表述为以下几个维度:一是面对繁重的科研和教学任务,教师自己是否有足够的信心完成任务;二是高校教师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是否具有广阔的前景;三是对教学和科研工作是否具有坚韧的意志品质,能够持之以恒地努力,不会遇难则退;四是是否具有足够的抗压能力。这四点也成为研究高校教师心理资本状况的基本方面,是研究心理资本状况对科研成绩的影响作用的入手点。相比西方,我国学者注意到了心理资本是影响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特别是赵清时(2016年)提出,高校教师科研成绩的取得应当取决于四个方面:一是物质资本,这是科研的基础和前提;二是人力资本,即科研工作不是教师自己的工作,而是一个团队的任务,因此需要教师具有组织团队、协调团队的能力,亦即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三是社会资本,即教师的人脉资源,调动资源的能力,这一点对科研成绩的取得往往也不容忽视;四是心理资本,心理资本往往对教师的科研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十分重要[4]。
二、高校教师的心理资本对科研成绩的影响研究
本文拟选用相关性分析的方法,实证研究“高校教师心理资本对科研成绩的影响”这一主题。数据来源于山西省内某5所高校共120名教师的调研结果,调研表如表1所示:
心理资本用“自信、希望、乐观、坚韧”四个自变量表示,分别定义为X1、X2、X3和X4,用发表的论文数量作为衡量科研成绩的因变量,得到以下基本模型:
假定四个自变量对因变量均具有显著性。
对表1搜集到的数据,按照上述假设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以下结果:
表2数据表明,四个自变量的回归F检验均显示其对因变量具有显著性,其中,自信影响科研绩效的回归系数为0.126(p<0.05),希望影响科研绩效的回归系数为0.04(p<0.05),乐观影响科研绩效的回归系数为0.230(p<0.05),韧性影响科研绩效的回归系数为0.65(p<0.05),说明四个自变量对因变量均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模型假设成立。这一实证结果表明,高校教师的心理资本状况对其科研成绩确实有显著的影响。
三、改善高校教师心理资本状况的策略
1.增强科研信心
增强教师对自身科研能力的信心,需要教师、高校两个方面共同发力,其中教师自身的努力是根本,高校创设科研氛围、宽容失败、适当激励是条件与动力。
首先,教师自己应当不断提高科研能力,特别是动手实验的能力。任何一个科学的发展都不是建立在意识的空想上,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思想也在于“实践”二字,这一点对理工学类的科学研究而言特别重要。教师应当积极参与到科研活动中来,发挥自己的专业所长,在科研实践中找到自己能力的短板,有针对性地加以提高。青年教师更应当积极参与到老教师的科研项目中,放空心态,从基层的科研助理做起,日积月累,积累每一次的小成功,不断增强自己的信心。有机会承接大型科研项目时,能够有足够的自信与勇气,这一点是进行科研、取得科研成绩最基本的前提。
其次,学校要为教师创设科研氛围。这一点“985”院校相对好一些,而非“985”、非“211”的学校由于国家关注度有所减弱,学校的科研活动缺乏主動和积极性,一些高校管理者甚至反对教师进行科研活动,理由是“投入产出比”失衡。须知任何一项科研活动都要有前期大量的成本投入,经历相当的时间,经过反复的失败尝试、再失败、再尝试才能取得成功,例如英国科学家焦耳研究热力学,历时40年才有所成就。学校还要关心和爱护青年教师的科研主动性与积极性,宽容他们的失败,适度给予激励,激发青年教师的科研热情,建立科研人才梯队。青年教师自身也能感受到学校的重视,会在科研活动中心里有底,提升自信心。endprint
2.坚定职业理想
职业发展前景是每一个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十分关心的话题,职业前景广阔,对自己未来抱有良好的预期,在这种心态下开展科研工作要更有动力,也更容易取得科研成绩。高校教师要树立崇高的职业荣誉感,要实现自身的准确定位,认识到自己的工作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科学孵化器”,科研活动不仅仅是发表一篇论文或申请一个专利,而是能够将科研成果切实转化为社会生产力,提高生产效率甚至是人类社会福祉的神圣事业。同时,高校教师还要有明确的职业发展“时间表”,督促自己完成,在日常的科研活动中不断实现一个个“小目标”。但高校教师也应当认识到,职业发展的另一面是竞争,是淘汰,对高校教师而言,同行间的竞争除了教学就是科研,因此科研成绩对教师个人职业发展至关重要。青年教师应当认真学习身边老教师的职业精神,特别是科研工作中为了目标百折不挠的执着精神,这种执着精神来自于对科研工作的热爱,也来自于对个人价值实现的期盼,青年教师要虚心学习,建立并坚定自己的职业理想。
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科研工作的思想领导,要加强对教师,特别是承担科研项目的教师的思想教育工作,将教师思想凝聚到科研攻关这一焦点问题上来,要树立科研工作模范典型,号召全体教师学习。
综上,坚定教师的职业理想,要从让教师树立职业荣誉感与责任感入手,在日常科研工作中向模范学习,建立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扎实落实实施。
3.强化乐观心态
科研工作是繁杂而枯燥的,“失败是成功之母。”任何一项科研成绩的取得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都是要经过多次的失败和尝试,因此科研工作兼具创新性与重复性,要求教师不仅要有创新思维,还要有严谨的治学精神,既要心中有科研目标,“不达目的不罢休”,又要能够在不断的失败中寻找到新的亮点,推进科研项目的进展,直至取得成功。这个过程对教师的心理资本要求很高,其中乐观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强化乐观心态,就是要让教师在科研过程中对可能的反复失败、尝试有心理准备,这一点老教师应当在科研工作进行过程中主动与青年教师加强沟通,关注青年教师的情绪及心态变化,当青年教师有懈怠、悲观情绪流露时,老教师要及时进行引导与疏解,帮助青年教师度过情绪瓶颈期。青年教师也要在充分调动自己的科研热情的同时,认识到科研工作的艰巨性,抛弃不切实际的想法,沉下心来,扎实工作。学校要定期组织科研项目成员召开研讨会,汇报阶段进度,总结阶段得失。任何一项科研工作,只要在做,就一定会取得或多或少的进展,汇报就是要把进步之处展现出来,让教师看到项目的预期前景,看到即使再艰难、再瓶颈都会有一定的进展,由此增强信心,强化乐观心态,助力其取得研究成果,取得科研成绩。
4.培育坚韧品质
毛主席曾经说过:“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坚韧的意志品质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高校教师面对庞大的科研项目与繁重的项目要求时,如果没有坚韧的意志品质,很容易遇到一个个困难与挫折之后,让自己最初的豪情壮志消失殆尽,取得科研成绩便无从谈起。坚韧是高校教师面对科研任务压力时,自我调节和自我积极暗示的思维,能够对科研工作行动产生积极的主观能动性,不能遇到困难就虎头蛇尾。
首先,高校教师要加强思想学习,要认识到科研工作的困难,在信心、希望和乐观的基础上,坚持下去,不能轻易地半途而废;其次在习惯培养上,要培养百折不挠的思维习惯,遇到困难,积极暗示自己:“坚持一下,我能行。”而不是想想算了就放弃;在心理调节上,教师要学会自我调节,科研项目是一个长期的、高负荷、高压力的工作,教师需要积极而恰当地进行自我调节,适当放松,转移下注意力,调节好自己的心态,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科研工作中。
結束语
心理资本状况对高校教师科研成绩的取得具有重要影响,这一点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都得到了证明。科研工作压力大,战线长,教师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资本状况,很容易出现丧失信心,失去理想,悲观消极以及轻言放弃的情况,因此必须强化高校教师的心理资本,助力其取得更好的科研成绩。具体而言,可以从心理资本的四个方面入手,即增强科研信心、坚定职业理想、强化乐观心态和培育坚韧品质。高校管理者还要积极采取措施,提升教师的自信、希望、乐观和坚韧性,调动高校教师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助力教师取得更好的科研成绩。
参考文献:
[1]惠青山.中国职工心理资本内容结构及其与态度行为变量关系实证研究[J].暨南大学学报,2016(12):12—20.
[2]李斌,林玲.心理资本及其研究进展综述[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6(7):43—45.
[3]苗元江,冯骥,白苏妤.工作幸福感概观[J].经济管理,2015(11):44—52.
[4]苗元江,朱晓红,龚继峰.转型与建构:积极心理学历史沿革[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5(10):9—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