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林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读书”被称为“看书”,殊不知,一个“读”字体现了多少古人读书的方法,古人读书讲究大声朗读,过去的读书人是有着读书读出声音的传统的,为什么要读呢?南怀瑾说,读出声音来能培养人对书的语感,语感是帮助记忆的重要方法。老人九十多岁上台演讲,随意引用古文、诗词,他说这都是过去读书读出声音的功夫。既然古人好读,那古文一定适合朗读,学生学好文言文,注重朗读,势在必行。
笔者在教学活动中观察到,语文教学中文言文的地位越来越高,特别是考试中的地位明显提高,教师非常注重文言文教学,但大部分老师教学文言文基本没有朗读,还是传统的老师在上面讲文言释义,学生在下面记录的模式,随后学生进行识记字义句义。笔者在刚工作时也是这样进行文言文教学的,时间一久,便发现了问题,学生背也背了,工夫也花了,但效果却很差,记忆的速度慢,遗忘却很快,学生背得累,老师检查得也辛苦。
经过思考琢磨,我决定将朗读运用到教学中,重视文言文的朗读教学,上课伊始,分多种形式朗读,个别读,集体读,分组读,先将一篇文言文读通、读顺,第一课时主要用来朗读,奉行不读得滚瓜烂熟绝不开讲的原则。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文章,学生读了几轮之后,基本意思都已知晓,老师再适当点拨总结,字词释义的速度明显加快了,接下来的课文背诵和字义识记也变得容易多了,朱自清说:“吟诵,对于探究所得的,不仅能理智地了解,而且能亲切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和理法就化为自己的东西。”由此可见,朗读对理解、记忆的用处是不容小觑的。
此后经多方研究探讨,笔者认为朗读文言文不仅可以加强记忆、理解,还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文言文独特的美感。
从句式看,《陋室铭》以骈句为主,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给人一种视觉上的齐整之美。句式上骈散结合,文章节奏明快、语言错落有致,同时,文章又重在五言,间以四言、六言,句式参差,文章一韵到底, 读来抑扬顿挫,和谐悦耳,在听觉上给人音乐的美感,伴随着学生清晰响亮的阅读,古文韵律美自然而然在课堂上得到了体现,学生体验到的这种韵律美在现代文中是很难找到的。再如吴均的《与朱元思书》,四字对偶句搭配六字对偶句,节奏变幻,笔法灵活,清新流畅,如瑶琴,似琵琶,大珠小珠落玉盘,确实是培养学生诵读兴趣的佳作。我最喜欢林嗣环先生写的《口技》,根据内容的变化语速时疾时缓,声音时轻时重,让听者能感受到口技表演者高超的技艺,是为美的享受之一。
文言文的美不仅体现在韵律上,还体现在简约上,文言文大多短小精悍,内蕴丰富。杜牧《阿房宫赋》开篇气势宏大:“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将六国败亡,秦皇一统天下,残民自逞,骄奢淫逸,以短短十二字概括,简约之美,让人叹为观止。老子名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寥寥十三字,阐述宇宙万物生发变易之哲理,既通俗易懂又寓意深远,言简意赅,无他可比。古文以最简单文法表达极丰富之内涵,就像围棋一样,以最简单规则包含千变万化之策略。以少胜多,以简驭繁,这和东方的审美标准是紧密联系的,针对这种特点,在教学时,思考就成了学习文言文必不可少的方式。
学生自主思考文言文的释义、内涵,遇到特别困难的难于理解的,教师适当点拨,而不是传统的老师将字字句句嚼烂了喂给学生,嚼烂了是易于消化,但却没有了原来的味道,也就是所谓的文言味,文言文的精髓都给嚼没了,剩下的就只有字,只有句,真成了“有字无味”。基于这一认识,教师在教文言文时一定要放手,要相信学生的潜能,不要包办,将繁琐串讲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有时间思考。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借助工具书,基本理解重要文言文字词、语句,如有困难,自读结束后提出来供大家讨论,简单一点的,其他学生帮助解决,较难的师生共同解决。教师在课堂上只要针对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无法解决的文言词语和文言现象进行适当点拨,便可以轻松完成文言字词的梳理,有效避免繁琐串讲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减轻了课堂文言字词教学的负担。
第二,理清文章思路,基本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在课上坚持让学生自读,让他们自己投入阅读实践,直接感知课文,才能培养他们主动求知的能力。
第三,小组探究,适当点评。 “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如果真正落实到文言文的课堂上,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关键是如何有效操作。小组探究有利于充分发挥群体学习的优势,使学生在多向的信息交流中收到最大的学习效益。学生在老师的指引下,自己探究,创新思维慢慢就得到了提高。这就要求老师要激趣激趣再激趣,鼓励鼓励再鼓励。但学生毕竟是学生,虽有课上的充分自习,也有自主的生生互动,聚集体之智慧,但其结果也只能是“有所知”,而不能“深知”,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还需要教师做适时的综合提升。如关键句的点拨,段或篇思想内容的明确,文章评析的方法等,教师的这种提升,无疑会让学生有豁然开朗之感,从而产生继续学习的欲望。
教师在教学文言文时,尤其要重视学生自得、自悟和语感培养的经验,因此,认真总结、继承和发扬这些宝贵的经验,并把它提到理论认识的高度,是每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也应该成为当前文言文教学改革首先要好好研究的一个课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