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痹的源流及历史文献复习

2017-11-07 13:31李满意娄玉钤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7年10期
关键词:风邪风湿病黄芪

李满意++娄玉钤

【摘 要】 血痹为特殊痹之一,是按特征分类的风湿病三级痹病。《黄帝内经》最早提出血痹,《金匮要略》完善血痹理法方药,后世医家多在此基础上进行论述。通过对血痹有关历代文献的整理和研究,以便能更清晰地认识血痹,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关键词】 血痹;末梢神经炎;特殊痹;风湿病(痹病);三级痹病;源流;规范化;虚邪瘀

血痹是因气血不足,感受风寒,血行不畅,肌肤失养所引起的以肢体肌肤麻木不仁,甚则伴有轻度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痹病[1]。血痹为特殊痹之一[2],是风湿病的三级痹病[3-4]。血痹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为了正确认识血痹,以便临床正确运用,本文对血痹的源流及历史文献进行复习和整理。

1 血痹的病名

血痹病名首见于《黄帝内经》,汉·张仲景《金匮要略》将血痹作为完整的病名概念提出。《诸病源候论》列有“血痹候”。《圣济总录》《普济方》列有“血痹”。之后,明清众多医家都承《内经》《金匮要略》等论有血痹,如《奇效良方》《证治准绳》《医门法律》《张氏医通》等都论有血痹。另外,血痹还有风血痹、血痹风等称谓。

1.1 血 痹 血痹首见于《内经》,《灵枢·九针论》曰:“邪入于阴,则为血痹。”《神农本草经》也记载有血痹。《金匮要略》将血痹列专篇进行论述。《诸病源候论》承《内经》《金匮要略》列有“血痹候”。《圣济总录》列有“血痹”。《普济方》承前人论有血痹。另外,《中藏经》《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医宗必读》《证治汇补》《杂病源流犀烛》《时方妙用》《杂病广要》《血证论》《读医随笔》等也论有血痹。

1.2 风血痹 风血痹见于宋·王怀隐《太平圣惠方》,其曰:“夫风血痹者,由体虚之人,阴邪入于血经故也。若阴邪入于血经而为痹,故为风血痹也。”所论风血痹其实就是血痹,因此,风血痹为血痹别名。其后严用和《济生方》也论有风血痹。

1.3 血痹风 血痹风首见于明·沈之问《解围元薮》。其曰:“血痹风:此症初起时常疲倦汗出,卧寐不时摇动,形体如被风吹,淫奕倦怠,或时攻击而痛,久渐发出紫块肿胀,痛极则痒,酸软而麻,痒极则痛……。”血痹风为血痹之特殊表现,其名后世少见。

2 血痹的病因病機

血痹的发生多因正虚邪侵。正虚有气血虚弱、营卫不和、阳气不足等;邪侵以风寒等外邪侵袭多见。此外,内生痰瘀亦可致本病。

2.1 感受外邪 风邪等外邪,侵袭肌表,与血相搏,血行不畅,而致血痹。如《灵枢·九针论》曰:“邪入于阴,则为血痹。”汉·华佗《中藏经》曰:“大凡风寒暑湿之邪……入于心,则名血痹。”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曰:“血痹者,……血为阴,邪入于血而痹,故为血痹也。”宋代《圣济总录》曰:“盖血为阴,邪入于血而痹,故谓之血痹。”“风邪游走无定处,名曰血痹。”明·董宿《奇效良方》曰:“血痹者,邪入于阴血之分。”清·喻昌《医门法律》曰:“臂痛……然既已血痹,所受风燥之累不浅。”张璐《张氏医通》曰:“血痹者,寒湿之邪痹著于血分也。”

2.2 正气亏虚 平素体弱,气虚血少,无以濡养肢体肌肤而致血痹;或平素阳气不足,无力鼓动血行,阴血运行滞涩,极易感受风邪,风邪虽微,亦致血痹。《金匮要略》曰:“血痹病从何得之?师曰: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重因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诸病源候论》曰:“血痹者,由体虚,邪入于阴经故也。……此忧乐之人骨弱肌肤盛,因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肤腠开,为风邪所侵也。”《解围元薮》曰:“血痹风……乃由体虚而风邪深入阴分,气血为风邪所击。”清·唐宗海《血证论》曰:“虚人感受外风,客于脉分,则为血痹。”《张氏医通》曰:“惟尊荣奉养之人,肌肉丰满,筋骨柔脆,素常不胜疲劳,行卧动摇;或遇微风,则能痹著为患,不必风寒湿之气杂至而为病也。”

2.3 痰瘀气滞 平素嗜酒油腻,脾胃失运,聚湿生痰;或气虚血少,血行不畅,久而留滞成瘀,痰瘀相搏,阻滞脉络而致血痹;或血虚脉道不充,复感外邪,邪凝则脉络不通,肌肤经络失养,而成血痹。如《素问·痹论》曰:“病久入深,营卫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痛,皮肤不营,故为不仁。”《中藏经》曰:“血痹者,饮酒过多,怀热太盛,或寒折于经络,或湿犯于荣卫,因而血抟,遂成其咎。故使人血不能荣于外,气不能养于内。内外已失,渐渐消削。”《张氏医通》曰:“夫血痹者,即《内经》所谓在脉则血凝不流。”“血痹者,……血凝于肤者为痹是也。”《血证论》曰:“瘀血窜走四肢,亦发疼痛,证似血痹。”清·周学海《读医随笔》曰:“血痹……血行遂不得反其故道,而为之凝涩矣。……即血之所积而痹也。”

综上所述,血痹病因为感受外邪、正气亏虚、痰瘀气滞等,概括起来不外“虚邪瘀”三个方面[5]。血痹的病位在肢体肌肤,与脾(胃)、肝、肺、肾等脏腑有关。基本病机为气血不足,运行不畅,肢体肌肤失于濡养。发病多为正虚邪侵,气血虚弱,营卫不和,感受风寒湿等外邪而致;或内生痰瘀,使血气滞痹,流通不畅而发。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以气血亏虚为主,标实以风邪、寒凝、痰瘀为主。

3 血痹的主要表现

“其不痛不仁。”(《素问·痹论》)“脉自微涩,在寸口、关上小紧。”“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金匮要略》《备急千金要方》《医宗金鉴》)“血痹者,……左先枯则右不能举,右先枯则左不能伸;上先枯则上不能制于下,下先枯则下不能克于上,中先枯则不能通疏。百证千状,皆失血也。其脉,左手寸口脉结而不流利,或如断绝者是也。”(《中藏经》)“血痹者,……其状,形体如被微风所吹,……诊其脉自微涩在寸口,而关上小紧,血痹也。”(《诸病源候论》)“人汗勿跂床悬脚,久成血痹,两足重,腰疼。”(《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游走无定处,名曰血痹。”(《备急千金要方》《圣济总录》)“形如风状,……但以脉自微涩,在寸口,关上紧。”(《备急千金要方》)“血痹在四肢不散。”“血痹血瘀。”“百脉开张,血痹不仁。”(《千金翼方》)“其状形体如被微风所吹,……诊其脉自微而涩,在寸口关上小紧者,为风血痹也。”(《太平圣惠方》《普济方》)“风血痹,皮肤不仁。”(《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风血痹,身体不仁。”“风血痹,肌肤不仁,四肢缓弱。”“风血痹,体虚,风邪入血,肌肤顽痹。”“血风痹,走无定处。”(《太平圣惠方》)“血痹之状,形体肌肤如被微风所吹者是也。”“血痹手足麻不仁,游走无定。”“风血痹,身体不仁肉冷。”“风血痹,肌体手足痿弱,四肢拘挛。”(《圣济总录》《普济方》)“风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或尺中小紧。其状身体不仁,如贼风所中。”(《圣济总录》)“血痹者,……其状体常如被微风所吹,骨弱劳瘦,汗出,卧则不时摇动。”(《奇效良方》)“血痹风:此症初起时,常疲倦汗出,卧寐不时摇动,形体如被风吹,淫奕倦怠或时攻击而痛;久渐发出紫块、肿胀,痛极则痒,酸软而麻,痒极则痛……。”(《解围元薮》)“血痹者,……其状,体常如被风所吹,骨弱劳瘦、汗出,卧则不时摇动。”(《古今医统大全》《证治准绳》)“左寸结而不流利为血痹。”(《证治准绳》《张氏医通》)“脉候:左寸急、不流利为血痹。”(《医宗必读》)“其脉微涩,寸口关上小紧,紧处乃邪著之验也。然又曰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症身体不仁,如风痹状,……又可见风性善行,随其或上或下。”(《医门法律》)“血痹者,邪入阴分,若被风吹,骨弱劳疲汗出,卧则摇动。”(《证治汇补》)“脉自微涩,而关寸小紧,……阴阳俱微,而尺中小紧,……身体不仁。”(《张氏医通》)“寸口关上,脉必微涩……尺中必见小紧,得如此脉,而又身体不仁,如风痹状,故知为血痹症也。”(《杂病源流犀烛》)“血痹,脉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症身体本不仁,如风痹状。”(《时方妙用》)“身体不仁,四肢疼痛。”(《血证论》)“血痹之证,散在周身脉络之中。”(《读医随笔》)endprint

历代文献描述了血痹的临床表现,综上所述,血痹的主要症状有:肌肤麻木不仁,或有蚁行感,或有肢体疼痛;可伴汗出恶风,周身酸楚,头晕目眩,或形寒肢冷,自汗气短,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脉微涩,尺脉小紧等。根据其证候特点,西医学的末梢神经炎、多发性神经炎、周围神经麻痹或损伤、肌肉及软组织劳损等出现血痹表现者,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

4 历代医家对血痹的论述

《内经》提出血痹的病名,但并未进行深入的论述。《金匮要略》补充完善了血痹的病因病机和脉证。指出“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重困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对血痹的理法方药论述比较完备,对临床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后世医家多尊之。《中藏经》则认为血痹的病位在“心”,为外邪与血相搏而成,对病因进行了补充论述。《诸病源候论》专列血痹候,提出血痹的病位在血,病因病机方面较张仲景有更详细的论述。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对血痹的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遵从张仲景的论述,在归类上遵循巢元方,把血痹归为风病门。《太平圣惠方》把血痹称为风血痹,承《金匮要略》《诸病源候论》论述之:“夫風血痹者,由体虚之人,阴邪入于血经故也。若阴邪入于血经而为痹,故为风血痹也。……皆由优乐之人,骨弱肌肤充盛,因疲劳汗出,肤腠易开,为风邪所致故也。”《圣济总录》在“诸痹门”中专门列有“血痹”进行论述。明·朱橚《普济方》承前人论“血痹”曰:“盖血为阴,邪入于血而痹,故谓之血痹。”《解围元薮》论述了血痹风,较详细论述了症状特征。王肯堂《证治准绳》承《奇效良方》曰:“血痹者,邪入于阴血之分。”李中梓《医宗必读》论有血痹脉侯。《张氏医通》对血痹论述较详,并分析其病因病机:“辛苦劳勤之人,皮腠致密,筋骨坚强,虽有风寒湿邪,莫之能客。”“上条(《金匮要略》)言脉自微涩,而关寸小紧,为湿痹血分……;下条言阴阳俱微,而尺中小紧,为营卫俱虚,所以身体不仁……夫血痹者,即《内经》所谓在脉则血凝不流,仲景直发其所以不流之故;言血即痹,脉自微涩,然或寸或关或尺,其脉见小急之处,即风入之处也。”“血痹者,邪入于阴也。经云:人卧则血归于肝;汗出而风吹入,血凝于肤者为痹是也。”清·沈时誉《医衡》提及血痹等。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也对血痹进行详细分析,并认为血痹为“阳虚之疾”,曰:“……仲景书又有所谓血痹者,曰尊荣人骨弱,肌肤盛重,因劳疲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大抵此症原于质虚劳倦之故。盖以尊荣者,素安闲,故骨弱;素膏粱,故肌肤盛,一旦疲劳汗出,则气竭表虚,因而卧则神不敛,或时动摇而微风乘之。此时本气弱,疲劳又耗气,汗则阳气泄,卧则阳气伏,则外之阳气不能固闭,荣气又复动摇,风虽微而易入,故风与血相搏而成痹也。然风搏于中上二焦,寸口关上,脉必微涩。而邪之前锋,早及下焦,尺中必见小紧,得如此脉,而又身体不仁,如风痹状,故知为血痹症也。……然则仲景言血痹、胸痹二症,固均属阳虚之疾,不与他痹症相同。”《血证论》论述了血痹的发生原因、病理变化及证候特点,明确指出血痹病的受邪部位、病位在脉分。《读医随笔》认为血痹的病因病机为气虚血滞,病位在周身脉络;其血痹疟母合论为新的见解,其曰:“《金匮要略》论血痹曰:尊荣人,骨弱肌丰盛,重因疲劳,汗出而卧,不时动摇,如被微风,遂得之。……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盖尊荣肥盛,是素本气虚血滞之质矣。疲劳汗出,则气伤津耗,气不足以运血,津不足以载血矣。而又继以坐卧不动,如被微风,血行遂不得反其故道,而为之凝涩矣。凡气怯津虚之人,忽遇劳倦,即气血沸腾,旋复静息,即气血澄凝,忽驶忽停,换其常度,即不得反其故道,而瘀痹作矣。……即血之所积而痹也。”近代薛盟认为:“血痹,具有以风湿为主的证候,形寒发热,肢体厥冷,麻木不仁,痛处多在腰髋臂腿大关节部位,运动功能受限、面色?白,精神懈怠,音沉语懒,呼吸短气似喘,舌淡苔薄,六脉沉涩而细弱。此阳气不得发越以达于血脉,营卫循行失调。”

5 血痹相关问题

5.1 血痹与风痹 两者都因感受风邪所致,故两者关系密切,如《备急千金要方》曰:“风痹游走无定处,名曰血痹。”风痹一般起病快,多见肢体关节游走性疼痛,痛无定处,以实证为主[6];血痹多隐匿起病,以肌肤麻木不仁为主,可伴肢体疼痛,以虚证为主。故清·尤怡《金匮翼》曰:“风痹云者,以阳邪而入于阴之谓也,……血痹者,以血虚而风中之,亦阳邪入阴所致也。盖即风痹之症,而自风言之,则为风痹;就血言之,则为血痹耳。若其他风病而未入于阴者,则固不得谓之痹

症矣。”

5.2 血痹与脉痹 两者病机均与血脉相关,血与脉关系密切,如《素问·脉要精微论》曰:“夫脉者,血之府也。”《杂病源流犀烛》曰:“入于血,则凝而不流为脉痹。”但两者是有区别的。脉痹,病在脉,是以肢体疼痛、无力,脉搏微弱或无脉为主要表现的痹病[7];而血痹是因气血不足,感受风寒,血行不畅,肌肤失养所引起的以肢体肌肤麻木不仁,甚则伴有轻度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痹病。两者病位和表现不同,故不难鉴别。

5.3 血痹与麻痹(麻木) 两者皆可见肢体麻木。血痹除见肌肤麻木不仁外,可伴见肢体疼痛,关节肿胀,多为虚证;而麻痹(麻木)则仅以肢体麻木为主要表现,虚证、实证均有。两者不难鉴别。

6 血痹的治疗

6.1 血痹的治疗原则 以养血通络为主要治疗原则。辨证应分清标本,风寒、血瘀、痰浊为其标;气血阴阳亏虚为其本。祛风散寒、化痰祛湿、活血行滞等法,以祛邪治其标;补益气血、温阳补气、健脾益胃等法,以扶正固其本;虚实夹杂之候,则当权衡缓急,辨证施治。治疗中要注重顾护中气,以固后天;同时可结合针灸、理疗之法。

6.2 历代医家对血痹的论治 《内经》主要用针灸治疗本病。《金匮要略》治疗血痹,轻者“脉自微涩在寸口,关上小紧”“宜针引阳气,令脉和紧去则愈”;继承了《内经》的针刺之法,用针引动阳气,令阳气通行,血行通畅,风邪得解;重者“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创立黄芪桂枝五物汤以益气补虚、温阳祛风、通阳行痹。其针药并治本病,《诸病源候论》《备急千金要方》《医宗金鉴》《张氏医通》等后世医家多尊从之,对临床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备急千金要方》治疗本病在方剂上有所发展,提出用黄芪汤和血痹大易方来治疗血痹。在“道林养性”篇中提出“人汗勿跂床悬脚,久成血痹”强调预防;《外台秘要》从之。《千金翼方》用鲍鱼治“血痹在四肢不散者”;代赭石治“血痹血瘀”;芍药“除血痹”;用泽兰子汤治“百脉开张,血痹不仁”等。《太平圣惠方》曰:“风血痹也,急针引阳气,令脉和则愈。”并列有“治风血痹诸方”5首:用防风散“治风血痹,皮肤不仁”;侧子散“治风血痹,身体不仁”;麻黄散“治风血痹,肌肤不仁,四肢缓弱”;茵芋散“治风血痹,体虚,风邪入血,肌肤顽痹”;地黄丸“治血风痹,走无定处”等;《普济方》从之。《圣济总录》继承前人针药并用治疗“血痹,宜先针引阳气,后以药治之”;列有血痹的方剂9首:用干地黄丸“治血痹,去邪益心,悦颜色,壮筋力”;防风汤“治风血痹,皮肤不仁”;萆薢丸“治血痹手足麻不仁,游走无定”;芍药汤“治风血痹,身体不仁肉冷”;黄芪汤“治风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或尺中小紧。其状身体不仁”;茵芋酒“治风血痹,肌体手足痿弱,四肢拘挛”;黄芪酒、萆薢酒等治血痹。《普济方》从之。宋·魏岘《魏氏家藏方》用五痹汤治疗血痹等五疾。《解围元薮》治疗血痹风“以补旧汤、铅汞膏、二八济阳丹等剂,治之庶免变传无治”。《证治准绳》用当归汤治疗血痹,《证治汇补》从之。《医门法律》论治曰:“桂枝五物汤,此乃《金匮》治血痹之方也。血痹而用桂枝汤加黄芪,以其风邪独胜,风性上行,故其痹在上也。其脉微涩,寸口关上小紧,紧处乃邪著之验也。然又曰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症身体不仁,如风痹状,此方主之;又可见风性善行,随其或上或下,一皆主以此方矣。”又用十味剉散治疗本病:“然既已血痹,所受风燥之累不浅,故取此方;养血之中,加附子之力,通其阳气,而用防风,反佐黄芪,出其分肉腠理之风也。”《张氏医通》分析《金匮要略》针药并治血痹曰:“宜药通营卫,行散其痹,则紧去人安而愈矣;……其针药所施,皆引风外出之法也。”“血痹者,……黄芪桂枝五物汤,昼轻夜重加当归。”辨证加减论治本病。《杂病源流犀烛》曰:“仲景书又有所谓血痹者,……宜黄芪桂枝五物汤。”又曰:“然则仲景言血痹、胸痹二症,固均属阳虚之疾,不与他痹症相同,故于血痹谓宜针引阳气。”清·陈念祖《时方妙用》曰:“《金匮要略》治血痹,……用黄芪五物汤,黄芪、芍药、桂枝各二钱,生姜六钱,大枣四枚,水煎服,一日三服。”《血证论》在血痹治疗上仍以黄芪桂枝五物汤为基本方,并从失血家、血虚火旺、血虚生风及瘀血者进行辨证论治,其曰:“血痹,仲景用黄芪五物汤,以桂枝入血分,行风最效;失血家血脉既虚,往往感受外风,发为痹痛,或游走不定,或滞着一处,宜黄芪五物汤,重加当归、丹皮、红花;如血虚火旺之人,风中兼火,外见痹证,内见便短脉数、口渴等证,则不宜桂枝之辛温,宜四物汤加防风、柴胡、黄芩、牡丹皮、血通、秦艽、续断、羚羊角、桑寄生、玉竹、麦冬治之;血虚生风,往往而然,当归、红花、荆芥,酒水煎服。”《读医随笔》用“大黄虫丸,治久病血痹,通脉生新之剂也”。薛盟对于血痹“治宜扶助阳气,宣痹通络,方用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endprint

7 血痹的转归预后

本病早期经过积极治疗,一般可恢复正常,预后较好;若病程久者,病情复杂,脏腑功能受损而预后较差。

8 结 语

血痹病位在肢体肌肤,可涉及脾(胃)、肝、肺、肾等脏腑。病性为本虚标实,本虚为气血阴阳亏虚,标实为风邪、寒凝、痰瘀。基本病机为气血不足,血行不畅,肌肤失养。多因正虚感邪,或内有痰瘀而发病。本病的治疗,以养血通络为主要原则。应根据病情,权衡缓急,辨证施治。或益气补血、或调和营卫、或温补阳气、或祛风散寒、或祛痰化瘀。标本兼治,使气血调畅,肢体肌肤得以濡养而诸症悉除。在治疗中要注重健脾益胃,顾护中气。多数患者经过治疗,预后较好,若体质虚弱或久病迁延者,内舍脏腑,则预后较差。另外,根据规范化研究,把风湿病(痹病)作为一级病名[8],那么血痹就是二级病名(特殊痹)下面的三级病名。血痹在临床上有着重要的意义,研究发现西医很多疾病都属于血痹的范围,并且用中医的治疗方法效果显著[9],因此,血痹值得进一步研究。

9 参考文献

[1] 娄玉钤.中医风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27-232.

[2] 娄玉鈐,李满意.特殊痹的源流及临床意义[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11):49-57.

[3] 娄玉钤.风湿病命名与分类的规范化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8,23(9):840-844.

[4] 娄玉钤,李满意.风湿病的二级病名及其相互关系探讨[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12):53-57,64.

[5] 娄玉钤,娄高峰,娄多峰,等.基于“虚邪瘀”理论的风湿病学科体系建立及相关研究[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2,1(1):10-15.

[6] 李满意,娄玉钤.风痹的源流及相关历史文献复

习[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4,3(1):73-80.

[7] 李满意,娄玉钤.脉痹的源流及相关历史文献复

习[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4,3(10):54-61.

[8] 娄玉钤,李满意.“风湿病”的病名源流[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1):37-41.

[9] 李朝阳,娄玉钤.血痹源流考略[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2,1(1):61-62,67.

收稿日期:2017-08-23;修回日期:2017-09-20endprint

猜你喜欢
风邪风湿病黄芪
治风邪 按摩风府穴
风湿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黄芪枸杞茶补气血虚弱
黄芪茶,泡不如煮
出门晒太阳 风湿病患者要注意这些方面
风湿病 你了解多少
总干眼 看看风湿科
从湿毒挟风论治炎症风暴引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程演进
黄芪当归汤益气又补脾
浅谈黄芪在宠物临床上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