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的互动发展

2017-11-07 11:54江省身
社会科学家 2017年6期
关键词: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

江省身

(华中师范大学 政治学研究院,湖北 武汉 430079)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的互动发展

江省身

(华中师范大学 政治学研究院,湖北 武汉 430079)

当前我国城镇化水平超过50%,处于城镇化的中后期阶段,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已经完成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水平也不断提升。当前我国城镇化发展进入新常态,大量城市群出现,工业集聚和规模效应凸显,农业机械化程度加强,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在城镇化高速发展的推动下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发展关系,推动我国宏观经济健康稳定发展。但由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等原因,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互动发展也存在一定问题,例如工业经济效益有待提升,城乡差距大,工业反哺农业力度不足等,应当通过加强科技创新提高产出投入比,缩小城乡二元差距以及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力度,实现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的良性互动,更好地实现我国经济整体水平的提升和发展。

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互动发展

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之间形成了良性互动关系,农业现代化为工业化发展提供坚实的原料基础,工业化反过来给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提供先进的农科技术和设备配置,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新型城镇化是整体发展的方向,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两个抓手,二者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必须重视二者之间的协同发展与良性互动,从而更好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促进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一、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互动发展的理论分析

(一)新型城镇化是我国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互动发展的载体

当前我国城镇化的主要特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即总体水平高,发展速度快,城市集群化发展。下图所示是我国近年来的城镇化水平和发展速度折线图。

通过图1可以看出,近10年来,我国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在2012年突破50%;我国城镇化提高速度基本保持在2%左右,2012年速度达到7%。当前我国已经形成三大城市群,即环渤海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此外还规划建设长江中下游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等。城镇化发展进入新常态,对工业和农业现代化的支撑和推动作用更强。

图1 2004-2014年我国城镇化水平及发展速度折线图

新型城镇化对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载体效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城镇化的本质是农业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变,农业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变,因此城镇化带来的最大的影响就是经济转型和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涌入城市,构成丰富的人力资源,而工业化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丰富的劳动力,因此,新型城镇化为工业现代化带来大量劳动力转移,促进工业化的可持续发展;二是新型城镇化带来大量的消费人群,成为工业产品和农业现代化产品的潜在市场,能够进一步带动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三是城镇化的发展使得农业用地面积逐渐缩小,大量农业富余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得到解放,进入城市成为工业劳动力,对农业生产而言,劳动力的流失需要用科技创新和机械化设备的推广来替代和弥补,农业生产逐渐走上产业化和组织化的道路,单位面积产出提高,同时机械化耕作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为助推工业化提供更强劲的动力。因此,新型城镇化给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带来充足的人力资源和强劲的助推力,是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载体。

(二)工业化是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动力

农业现代化的本质是农业生产的科技化、机械化,由传统的劳动力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和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这个过程中需要现代工业化的成果作为工具和引导动力,例如机械、信息、数字以及生物化学等。

(三)农业现代化是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工业化的基础

农业现代化是工业化的基础,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产生大量的富余劳动力,这部分劳动力会随着城镇化的推进转移到城市工业部门,由农民转而成为产业工人,为工业化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进一步促进工业生产的产业化和规模化,实现工业经济水平的提高及其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同时农业现代化所带动的农业生产能力的提升能够为工业生产提供更加优质和充足的原料供应,从供给侧推动工业经济的发展;需求侧方面,农业现代化会增加对农机设备、化肥、农药等的需求,工业生产有了更为广阔的市场需求,也会强劲地拉动工业生产,推动工业化水平的提高。

二是农业现代化为工业化发展提供更优质、丰富的生产原料。食品行业、纺织工业、建筑行业等很多工业原料都要来自农业。农业生产能力的直接影响工业化发展水平。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科技成果的利用培育出新的作物品种,为工业化发展奠定更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农业生产为城镇居民和产业工人提供最基本的衣食住行,是整个城市化过程的后盾,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农业现代化是工业化的基础,这一点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体现的更为明显。

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互动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当前我国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

当前我国工业生产和农业化发展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是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速度快,图2所示是2010-2014年我国工农业经济增加值的变化折线图,通过数据可以看出,2010-2014的五年来我国工业和农业经济增加值保持较为匀速的增长,工业化水平和农业现代化水平在稳步提升。从图2中也可以看出,工业经济增加值始终高于农业经济增加值,说明工业化相较农业现代化而言体现在经济增加值这一方面更为明显。

图2 2010-2014年我国工农业经济增加值变化折线图(单位:亿元)

二是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推进,使得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产业结构是指一个经济体产业之间的比例和变化趋势。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都是第一产业(即农业)比例不断降低,第二第三产业(即工业和服务业)比例不断提高的过程,但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比大,国情决定了我国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不能走西方的路子,即不能通过压低农业在国民经济比重的方法来实现,而是要达到合理的区间。表1所示是我国2010年到2014年工业和农业在国民经济产值中的比重。

表1 2010-2014年我国农业、工业产值比重数据表

分析表1可以看出,2010年到2014年的5年间,我国农业产值比重有逐渐下降的趋势,但下降速度比较稳定,而且农业与工业产值比重的比重较为平稳,符合我国农业人口比重大、农业经济是国民经济基础的现实国情,也说明2010-2014年来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稳步推进,经济结构稳中向好。

三是新型城镇化催生的城市群,成为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重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形成了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这三个城市群是现阶段我国城镇化比率最高的地区,三个城市群周围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水平相较其他地区更为突出。

(二)当前我国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1.工业化效益不高

当前我国工业化效益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工业化效益不高的问题比较明显。工业化效益不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能源资源投入产出比不高。投入产出比衡量的是单位能源资源投入生产过程后,最终产品的经济效益,是衡量一个经济体的资源利用率与科技化程度的重要指标。当前我国工业化体系虽然已经完整地建立起来,但是发展程度还没有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投入产出比较低。

二是能耗高,污染大,生态效益差。过去几十年,我国工业化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一个门类齐全、体系完整的工业国,但发展模式是粗放式的,是以资源高度消耗和能源低效率利用为代价,以破坏生态环境为成本的发展。据统计,我国每年因环境污染导致的经济损失不下8000亿元。

2.农业现代化水平不高

当前我国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与传统的千藕其耘的方式相比,在机械化和科技化的方面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尤其部分经济发达、农业基础好的地区已经能够开展大规模机械化耕种,但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农业基础一般的地区的农业现代化水平还很有限,还在沿用传统的耕作方式。从全国来看,农业机械化生产方式还没有得到大规模推广,农业现代化水平不高。

当前农业现代化水平不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业产值比重仍然偏高,虽然我国农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已经稳定在9.5%左右,但和西方发达国家7%的平均水平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资源配置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二是农业从业人员比重偏高,我国当前城镇化水平超过50%,但和西方发达国家普遍超过70%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互动发展机制的问题

我国现阶段城镇化继续深入发展,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之间的互动发展机制存在不完善之处。

一是农业人口向工业人口转变渠道不通畅,主要表现为户籍限制和技能限制。城镇化使得大量农业人口涌入城市,但我国现行的户籍制度对城市新增人口的户口有严格的限制,这使得大量农业人口进入城市,在城市生活、工作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城市居民的身份认同,在医疗、就业、升学等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障碍,影响其转为工业产业工人。再有,相对于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对工人的技能以及纪律性有更为严格的要求,生产线流水作业的高强度工作要求工人有一定的工作能力和耐性,有的工种对学历有较高的要求。而新型城镇化带来的转入城市的农村劳动力在技能和学历方面达不到要求,无法转为产业工人。

二是工业化成果转化为农业生产力的效率低。工业化带来的科技创新与农机设备改良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动力,但我国农业以精耕细作的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方式已经延续几千年,除了东北、华北平原外,占全国土地面积三分之二的山地丘陵地区没有开展大规模机械耕种的地形条件,大型农机设备没有用武之地,工业化成果不能很好地应用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既影响到农业现代化的建设进程,也不利于扩大工业产品的市场份额。

三是城乡二元制发展模式的影响仍在,政策对二者协同发展缺乏支持。改革开放以后的一段时期,为发挥农业对工业化的基础性作用,我国实行城乡二元制发展体制,片面强调农业支持工业,对工业反哺农业的重视则有一定的忽视。新世纪以来,虽然中央连年下发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并从制度上废除了城乡二元制,但长期以来的发展思维惯性仍然存在于地方政府决策中,同时由于工业产值对GDP贡献率远大于农业,因此在资源配置和制度安排上,部分地区仍然偏重农业对工业的支撑,忽视工业化对农业现代化的推动,由此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无法发挥工业反哺农业的效用等问题,制约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的互动发展机制的作用发挥。

三、进一步推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的互动发展

(一)夯实工业基础,反哺农业现代化

夯实工业基础,反哺农业现代化,需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

一是提高工业的投入产出比,提高工业生产效率,提高工业生产力。一要抓工艺,利用好已有的技术创新,以此来优化生产环节,实现生产率的提高;二要抓工技,要培育一大批优秀的技术工人,加强技术培训,后续学习,发挥技术工人在实践中创新的精神和能力,在实践中摸索,在实践中形成新的技术创新;三是要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工业生产力的速率,加强产学研的联系,对生产实践中产生的技术创新加以理论研究,复制推广,工业企业要和高校实验室开展合作,为实验和理论要求提供现实平台,同时对理论研究成果大胆试用;四是节能减排,减少能源资源浪费,减少不必要的投入。

二是要优化工业部门结构,坚持将改造提升传统工业与培育新兴工业相结合,积极培育和支持新型工业的发展,积极促进轻工业、重工业之间的协同发展,形成门类完整的工业体系。

三是要以工促农,各级政府要做好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工作,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格局,加大对周边县镇的支持,扭转当前部分地区出现的“富市贫民”现象,用城市发展集聚工业资源,用城乡协同发展的战略眼光引导工业成果向农业转移,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政府要加强对国民经济再分配环节的调控,增加对以工促农环节的财政资金倾斜,引导工业资源合理向农业产业流转,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支持和扶持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落实以工促农、城乡协同发展的战略。

(二)加快农业现代化,助力工业化发展

当前我国农业现代化存在的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解决:

一是要加强政策引导,制定切合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政策。农业现代化需要融合工业发展成果,尤其在农业机械化和生物化肥的利用方面,加大资源的合理引导。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前提是机械化和规模化,因此相关政策要从农业生产规模化和机械化这个角度入手,以产业化经营为引导和依托,进而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质的飞跃。同时要加强政策引导,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到农业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

二是要实现多样化的产业方向,优化农业结构。农业现代化要求农业自身内部的结构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能够适应工业化的发展要求,为工业化成果提供广阔的市场,让工业化切实起到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功能和作用。

三是要加快农业产业科技创新步伐,用创新拉动农业现代化步伐。要大力培养高新技术人才,形成科技人才梯队,加大对农业科研机构的扶持力度,支持和鼓励农业科研机构立足于当地的自然环境和工业基础等,研发适合当地的农业科技成果,同时要加强农业信息化网络建设,搭建农业物联网、农业电子商务平台甚至是农业小贷服务,加快信息流传导,提升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力度,通过信息化建设给农民更便利的途径了解科技成果进而应用,了解市场需求进而更好安排生产计划,了解工业化发展前沿趋势进而更好地调节自身的发展策略,更好地服务工业化发展。

(三)稳步推进城镇化,促进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互动发展

城镇化、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三者不是独立的个体,而是互相影响、相互促进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推进城镇化水平,反过来城镇化带动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是工业化的基础,工业化的成果可以有效反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因此,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促进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的互动发展,必须稳步推进城镇化,解决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解决:

一是对城镇化速度快的中小城市,要深化管理体制改革,中小城市城镇化应当从周边地区进行,逐步向农村地区扩展。在城镇化不断深入进行的同时,控制好城市扩张的节奏,完善户籍管理制度,落实放宽中小城市落户的制度措施,加快农业人口向工业劳动力的转变,为工业化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对城镇化程度较高的大城市,要合理控制城市人口规模,发展多样化产业结构,加大工业反哺农业的力度。大城市工业基础好,辐射范围广,周边乡镇应当利用好这一先天资源,积极引进工业化成果,重点培育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推动农业经济集群化发展趋势,更好利用工业化带动农业现代化。

二是积极引导、鼓励工业化成果应用于农业生产过程中,助力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业化生产的大型农机设备等往往成本高昂,农业生产者负担不起,可以由政府采用类似于前些年“家电下乡”的补贴措施,加大资金扶持力度,鼓励农民购置机械化设备;政府应当组织科技人员开展“科技兴农”的下乡活动,到田间地头亲自参与农业生产活动,引导农民科学使用化肥,推广最新科技产品,放开放活农技服务机构,扶持发展农业科技组织,将工业化的科技成果应用到农业生产的每个环节中去,更好地开展农业活动,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四、总结

本文分析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概况,总结出诸如工业化效益不高、对生态环境破坏大以及农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速度慢等现实问题,并结合我国城镇化发展趋势给出对策建议,包括夯实工业基础,加快农业现代化,助力工业化发展和稳步推进城镇化,促进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互动发展三个方面。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之间的紧密相连的协同发展关系,在当前城镇化背景下应当更好地配合,从整体上促进我国经济结构优化转型和升级发展,更好更快地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

[1]冯献,李宁辉,郭静利.“四化同步”背景下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思路与对策建议[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4(01):11-14.

[2]张琳,邱少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评价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4,(04):124-130.

[3]宋洪远,赵海.我国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面临的挑战与选择[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2,(02):135-143.

[4]徐君.中原经济区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评价[J].技术经济,2012,(03):72-75.

[5]曾超,钱晓颖.我国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发展关系研究[J].农村金融研究,2013,(12):68-72.

[6]贺翀,肖功为.中部六省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测度研究[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3):6-22.

[责任编校:周玉林]

F424;F299.2;F320.1

A

1002-3240(2017)06-0085-05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长时段理论”视阈下资源型地区政治生态的构成及优化研究(批准号:16AZZ001)

2017-04-28

江省身(1990-),河南驻马店人,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博士,研究方向:基层治理。

猜你喜欢
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
边疆治理现代化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新型工业化》征稿启事
工业化失败的国家缺了什么?(上)
家乡的城镇化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
对构建新型城镇化的观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