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单芳靖
宽 恕
文/单芳靖
正在医学院护理系上学的她,那天并没有在校园里安心地读书。此刻的她正紧张又充满期待地等候在市医院ICU病区的门口,不断地看着时间。已经快到下午三点了,她知道再过一会儿父亲就可以从ICU转到普通病房了。这不仅意味着已经渡过了术后的危险期,转危为安,还可以和家人在一起,有了亲人的陪伴,她想父亲的病情会恢复得更快些。
等待的时光那么难熬,她焦灼着不停地看表,希望时间能懂她的心思,走得快一些再快一些,好让父亲早点转出来。
她紧紧地盯住ICU的门,希望眼前的门豁然打开,然后医生和护士陪着父亲从里面出来。然而已经过了四点,ICU的医护人员并没像早上说的那样,把父亲转出来。她心里隐隐有几分不安,别不会是父亲的病情发生了变化,不能转了吧?这个念头刚一闪现在脑子里,她就一下子害怕起来,想按门铃,问一下父亲的情况,又怕打扰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只好强忍着内心的不安和烦乱,梳理着近日探视时间见到父亲时的情形。父亲昨天精神很好,晚饭也多吃了一口,还告诉她说,医生说他的病情基本平稳了,就能转到普通病房去。
是的,父亲不会有什么的,都是自己胡乱猜测。早上查房后ICU丁主任明明和自己说过:“你父亲术后情况稳定,顺利渡过了术后的各种风险期,今天要转到外科病房去,你们去外科再确定下床位,等下午一上班就转过去。”一定是医生、护士太忙还没来得及为父亲办理转科手续。
这时,ICU的主任来了,她想趁主任开门时顺便问一下里面的医护人员,父亲什么时候能转出来。“你干嘛的?”一位年轻的男医生问她。“我,我想问下X床,早上查过房丁主任说下午一上班就要转外科普通病房的,啥时候能转?” 她因为着急而语无伦次。“你是X床的家属吗?”主任问。“是的,我……”她话还没说完,就被主任打断了:“你进来看下你父亲吧,他不能转科了,要继续观察处理。”她的脑袋“嗡”的一下,有点站立不稳,重现了那天得知父亲查出肺癌、瞬间被击了一闷棍般的感觉!
作者单位/安徽省蚌埠市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为爱“手”护 摄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她磕磕绊绊走到父亲病床前,尽管已有些心理准备,还是呆住了!她浑身颤抖着,想狂吼、想大声质问医护人员,可她的喉咙像被棉花塞住了,发不出声。她拉住身旁的护士,牙齿直打颤:“这这是是某某某病人吗?”她怎么都不能相信,面前这位危在旦夕,上着呼吸机,新插的两根管子里在不断往外渗出着殷红血液的病人是她慈爱的、术后一切平稳的父亲……
这是丁主任早上说的情况稳定可转出ICU的父亲吗?是昨天傍晚还和自己说“闺女你别怕,我熬过来了,在这里天天看不到你们,心里还有点害怕”的父亲吗?眼前这一切到底是怎么了?她迫切地想知道。轻声喊了喊病床上奄奄一息的父亲,父亲艰难地睁了睁眼睛,没能像往常一样,和她说话。
“我父亲怎么了?”她问守护在床边的护士。“下午一上班我们就准备给你父亲办转科,值班护士给你父亲喂好饭,不小心把两根胸引管碰掉了,她也不是故意的。”护士紧张地解释着。“那个护士人呢?”她有些气愤。“她自己很自责也很害怕,觉得给你父亲带来那么大的伤害,不知你们家人会怎么处理呢……”护士看到她充满怒气的眼睛,说话的声音越来越小。
这时医生过来了,让她在病危通知书和重新置管同意书上签字,并向她解释:“因为抢救时情况紧急没顾上喊你们家属,现在还有点出血,我们用过止血药了,出血慢慢会好转。”望着病床上因痛苦而面部扭曲的父亲,她不想听他们的解释……忍不住失声痛哭。
她看到父亲脸上有泪流下来,并吃力地用手拿开呼吸机面罩,像是有话要说,赶紧俯身倾听。“闺女,别哭!别害怕!我会好的。今天的事你先别找他们医生护士算账,他们不是故意的,这几天他们对我尽心尽力。”父亲声音微弱,有些上气不接下气。“好,我答应你。”她抽泣着。儿科主任来到了病床前,父亲又忙着向主任为护士求情:“那个护士她是不小心把管子碰掉的,你们别怪她,她是好心,想让我多吃饭,快点好起来。”她不想让父亲说下去,怕再增加他的痛楚。“别说了,好好休息。我在外面等着,有事让护士喊我。”她更不想让父亲看到自己撕心裂肺的痛,她无法想象父亲遭受的痛苦和生命受到威胁时的无助……她只想尽快地去找医院领导,让犯了错的护士受到应有的惩罚!
她一边快步往前走,一边想着刚才发生的事,该如何要求医院处理那个闯祸的护士。突然,她停下了脚步,因为她忽然想到了父亲经常教育她的一句话——“得饶人处且饶人,不要得理不让人”。回望病房楼,她似乎看到了父亲平常说这话时的那种目光,于是她内心的怒火没有刚才燃烧的那么强烈了。
她在担惊受怕与愤怒中呆坐到天亮……
第二天一早她进去看父亲,父亲看起来好了些。父亲看着她红肿的眼睛,就知道她肯定是在痛苦和煎熬中度过的。父亲示意她坐下来,问她的打算。“我想一会上班了就去找他们领导,要求护士、医生先给我们道歉,其他的事以后再说吧。”“你说的合情合理。可你还小,有些事还不懂。你可想到为什么那个护士不敢出来,是因为她怕担不了这个责任。”父亲缓慢地和她说。“她怎么担不了这个责任?!她担不了还有医院呢。”她怒气未消。“唉,你不看看这里的年轻人,白天黑夜地忙。他们好不容易考上学,费多大劲才找到工作,他们能不好好干嘛?他们爹娘不知道做了多少难才把他们供养出来的,你一找一闹,医院再把她开除了,她以后咋办?我觉得那个护士不是不想承认,可能是她不知道咱家里人会怎么对待她,才躲起来的。她来上班时间不长,根还没扎稳呢,难着来。”父亲艰难地喘了口气,征求似的望着她,“我也是家长,你以后也要工作,可能会不在我身边,我盼着你以后遇到的都是好人,遇事会有人帮你。你也是学护理的,以后也干这个工作,可能你也会遇到像这样的情况,爸也自私地希望人家能宽容你。”
她一直都知道父亲的善良温厚,但实在没有想到,父亲在这种时刻还在为她的将来着想;父亲自己受到了极大的伤害,病情还没有稳定,就帮着护士求情;父亲对于他自己差点就要失去性命的境况却没有说什么,只提出一个简单的道歉。
思前想后她认为那个“闯祸”的护士不会是故意的,更不想有这种不该发生的事情发生。护士在父亲转科前还给他喂饭,说明她是关心父亲的,也说明她是认真负责的,经历了这种意外,相信她以后在工作中会细致。她说不出话,含泪点了点头,平静地接受了父亲的意见。
对于那件事情她没有追究。她毕业后,被一家省级综合性三甲医院录用,成为一名临床护士。患者和家属都说她能设身处地地为患者考虑,她笑笑不语。只有她自己知道,在她当患者家属那两年里,她有太多的刻骨铭心,深切体会了这一角色。是父亲教会她如何做患者家属,又如何做好一名护士。
她未向任何人说过陪着父亲看病那两年的心路历程。在父亲和她那番谈话时,她就告诫自己:“如果以后你做了护士,一定不能因你个人原因,给患者带去意外的伤害,否则你将无法原谅自己!”
在痛苦的回忆和泪水模糊中,她写出了自己这十多年的经历与体会。希望医务人员能多去体谅患者和家属的心境,希望患者和家属能够宽容医务人员作为凡人的不完美。医患之间相互理解和宽恕,是治愈当今愈病愈重的医患关系的一剂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