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堂动态生成研究

2017-11-06 13:01刘琰
学习导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研究探讨高中数学

刘琰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进程,邓小平于1985年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新型教育观在当下看来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当今社会注重的更大一方面是效率,打造动态课堂,让学生在兴趣中成长以是新时代高中数学教育所追求的方面。笔者通过对现代高中教学中存在失误的方面进行分析,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得出打造动态课堂的措施,以供教育工作者借鉴。

关键词 高中数学;动态课程;研究探讨

【前言】从历年的数学高考真题来看,高考教研组越来越关注高中生对于高中数学课本中那些数学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的理解与看法。我国的应试教育问题严重,大多数学生都是功利性的学习,没有对数学研究产生浓厚的兴趣。似乎通过高考,考上大学成了唯一追求。高中生如果不能正确的理解高中课本中的各种概念,那么高中生不能掌握各种定理,掌握各种公式的推导,对于概念的整体把握。在高中的教学,首先应当是概念的教学,不少高中整体就是以升学率为主,利益熏心。概念的教学,一类是全新的概念,高中生在上高中之前从未听说过的,一类是陌生但是相对来说能够很好的理解的。还要注重观念的转化,如果仍然还是将减号看成减号,那么就暴露了对于函数问题的理解的欠缺。

一.动态课堂的概述

动态课堂,简而言之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学生获取最多的知识,但是获取知识只是教学的目的之一,在教学的过程中既要让学生学到知识,又要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既要授之以鱼,又要授之以渔,使学生打到自主学习的目的,才是真正的动态课堂。

二.传统教学的弊端

2.1学生兴趣不高,课堂气氛沉闷,没有结合家庭教育

教学从本质上讲,应当是“教”、与“学”的结合,高中阶段的数学教育,高中生目标并不明确,对于高考的概念是模糊的。学生没有较大的积极性和主动意识,这导致学生的学习动力大多是来源于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时学生对学习重要性的理解往往是从家长那里得来的,很容易对学习产生抵触心理,教师应该意识到这一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习气氛。一些教师没有结合家庭教育在学生的德智体美劳进行全方位发展,导致一些学生家庭中家长学历较低的学生在校外不能实现对课上所学知识的及时复习,以及对未学知识的预习,从而降低了学生教育的高效性。

2.2教师照本宣科

传统教学中,教师扮演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多数时间都是在照本宣科,没有向课外延伸拓展,例如:在进行函数演算时,只是对照课本所列出的计算方式进行实体演练,并没有自己的想法,也没有让学生进行思考,这样的算法相比与日常算法有何简洁之处?这使得教师不但应承担教书的责任,更应该善于利用特殊的角色達到育人的目的。

2.3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高中时期的学生对于学习目的的要求不够明确,由于现在大部分的高中都是以升学率为主,加上课业压力大,大部分的高中生没有养成课前预习、课下复习的学习习惯,高中时期提分的方法的是以在做题中学习为主要的学习方法,所学习的只是也是常识性的知识,并没有对高中的所学知识进行预习,许多学生还停留在做题阶段的刷题学习中,虽然刷题对分数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功利性的学习就是目前教育的现状。对于进入义务教育阶段的读书式教学不够适应,没有及时进行学习方法的转变,需要数学教师教师进行指导。

三.打造动态课堂的措施

3.1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结合家庭进行教育

新时代的高中数学教育不应局限于算式的推演或者应用题的计算上,想要实现动态课堂,教师应当学会使用教学用具。当今世界是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微课、超星泛雅、狸米式的网络教学方式层出不穷,当代教师应该顺应时代潮流,在数学的教学中开阔视野,通过使用网络课下教学的方式与家庭教育实现联系。例如:学生的作业不应该仅仅只是书面的作业,可以组织学生在放学后讲课上所学知识向家长进行“教授”,既能让学生体验到教师的角色,提升学生对知识获取的好奇心,提升学习兴趣,又能巩固课上所学知识,一举两得。

3.2加强教师对课本的熟悉程度

教师在进行课上教学前要对课本进行充分的熟悉,可以其它教师的教学计划进行参考观摩,在观看过程中做好工作记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将自身课堂上没有落实的部分进行分析并借鉴精品课堂上的精华部分。例如:一些新入职教师的教学经验十分匮乏,在课堂实战教学中往往会产生卡顿、冷场的问题,这时应该多向老教师“取经”,在空闲时间对老教师的课堂进行旁听,在不断的磨砺中找到解决方法。例如:在课前对需要讲得课程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和分析,在讲到相关数学知识时可以加入一些历史人物介绍以及一些历史故事讲述,在学生学习数学的同时对历史进行了解,正如培根在《论求知》中所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在学习数学的同时了解历史,从而使学生得到全方位发展,

3.3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高中阶段的学生对于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并不了解,没有自身的体会,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达到“启蒙”的作用,“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教授不但对课堂教学的效率提升打到有效作用,对学生高中阶段以外的学习也有帮助。可以通过自己的学习经验告诉学生,通过归纳整理的数学学习经验授之于学生,必定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实现动态课堂。教师要教会学生使用举一反三的方式,高效的解决问题。对于高年纪有较高数学逻辑水平的学生,可以向其传授公式法的解决问题方式,引导其进行解决方式的归纳,实现高效教学。

四.结论

要真正实现动态课堂,不仅需要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更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指导以及学习兴趣的培养。不仅要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更要结合家庭教育,实现家校结合,完善学生的课下学习,提高课上学习效率。实现高中数学高效教学的方式不止这些,还需要教育工作者的不断探讨思索,以形成新型的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率,创造动态课堂。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04).

[2]刘淑珍.从皮亚杰的理论数学概念教学.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5期.

[3]匡继昌.数学教学要重视基本概念的深入理解.数学通报,2008,9.

[4]郑步春.谭数学概念的特点、教学原则与方法.

[5]马伟开.让学生掌握数学概念的途径.数学通报,2009(02).endprint

猜你喜欢
研究探讨高中数学
关于种子包衣技术的探讨
践行工匠精神激励机制的探索研究
新课程中的数学教学策略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