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春花
摘 要: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而奥数就是侧重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思维能力又是智力的核心。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小学数学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所谓思维品质,是人的思维的个性特征。思维品质反映了每个个体智力或思维水平的差异,主要包括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和敏捷性五个方面。它直接影响着人的素质的高低。
关键词:鸡兔同笼;思维;分析比较;归纳推理
一、问题揭示课题
师:(出示主题图)大约在1500年前,《孙子算经》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有趣的问题。书中说:“今有雉(野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问:这段话是什么意思?(生试说)
师:这段话的意思是:有若干只鸡兔同在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问:笼中鸡和兔各有几只? (板书课题:鸡兔同笼问题)
二、主动探究,学习新知
师:为了研究方便,我们先将题目的条件做一个简化。
(课件出示)例1:鸡兔同笼,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条腿。问答中鸡和兔各有几只?
(学生讨论)
学生初步交流,教师提炼:可以用画图法、列表法、假设法。
师:请同学们先认真思考,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交流,看看你们小组该选择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思考、分析、探索,接下来小组讨论、交流。小组充分活动后进入小组汇报、集体交流阶段。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我设计了展示鸡兔同笼的图片,先由学生自由提出图中的数学问题,再由学生自己解答能力范围内的问题,再渐渐地引导学生关注到鸡兔脚数的不同,引导他们自己发现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师:谁能说一说你们小组探究的过程,你们是怎样得出结论的?鸡兔各有几只?
学生汇报探究的方法和结论:
就这样一道“鸡兔同笼”问题中较为简单的题目,通过让学生自由发散思维,讨论合作,加上我的引导,学生竟然想出了三种适宜的方法:
1.画图法
给每只动物先画上2条腿(也就是都看成鸡),这样一共用16条腿,还剩下10条腿。一次增加2条腿,一只鸡就变成了一只兔,要把10条画完,要把5只鸡变成兔。
总结:画图的方法非常便于观察、非常容易理解。
设计意图:使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鸡兔同笼”问题的基本解题方法,初步渗透假设思想。
2.列表法(展示学生所列表格)
学生说明列表的方法及步骤:
学生汇报:我们先假设有8只鸡,这样一共就有16条腿,显然不对,再减去一只鸡,加上一个兔,这样一个一个地试,把结果列成表格,最后得出3只鸡、5只兔。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有序思考,严谨推理,进一步渗透假设思想。
师:同学们的探索精神和方法都很好,都能用自己的方法成功地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3.假设法
教师引导:
板书:方法一:假设8只都是鸡,那么兔有:(26-8×2)÷(4-2)=5(只) 鸡有:8-5=3(只)
同样如果8只都是兔,则一共只有32条腿,这样就比26条腿多6条腿,这是因为实际每只鸡比每只兔子少2条腿。一共多了6条腿,于是鸡就有6÷2=3(只),所以我们还可以这样去想:
板书:方法二:假设8只都是兔,那么鸡有:(4×8-26)÷(4-2)=3(只) 兔有:8-3=5(只)
设计意图:经历用“假设法”推理的过程,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体验数学的思维美。
三、解决问题,课堂延伸
1.尝试解答课前提出的古代《孙子算经》中记载的鸡兔同笼问题。书中说:“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
2.自行车和三轮车共10辆,总共有26个轮子。自行车和三轮车各有多少辆?
设计意图:每个人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时,都是从不同方向进行思维的,有的是正向思维,有的是逆向思维,无论从哪个方向进行思维,都能得到答案。有些问题如果从正反两个方面思考,分析时,就会得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答案。数学教学同一道理,如在教学“鸡兔同笼”应用题时,在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分清已知条件和所求問题之间的内在联系的基础上,采用正逆思维方法,先利用综合分析法,“由因导果”,一步步向所求问题推进,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全面发展。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师总结:这节课,我们一起用画图法、列表法和假设法解决了我国古代著名的“鸡兔同笼”问题。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善于思考,善于发现,善于总结方法。
小学阶段语言是思维的重要工具,说理说得明白、准确就说明学生思维清晰,头脑聪明。学习中,学生通过数学语言的表达,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使概念更清晰,算理更清楚,知识的内在联系更明确,从而使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逐步提高。思维品质的各个方面是交融在一起的。在现代课堂教学中我们不应该把它们机械地割裂开来,一个教学片段只能侧重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某一方面,而不应该把它绝对化。
参考文献:
[1]列宁.哲学笔记[M].人民出版社,1993.
[2]谟敦·亨特.人心中的宇宙[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3]伍新春.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