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玉玲
摘 要:探究性教学为小学语文的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改变了以往模仿记忆的学习方式,也改变了以往陈旧的教学方式,将自主探究和交流合作变为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方式。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小学语文的探究性教学:简要介绍探究性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倡导探究性教学的意义;如何具体的在小学语文课堂实行探究性教学。对探究性环节提出几点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探究性教学;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一、探究性教学简介
提起探究性教学,就不得不说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传统的课堂教学突出的是教师的主体地位,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学生的思维状态也长期处于机械的模仿和记忆。探究性教学恰好相反,探究性教学首先要求教师“让位”,即教师要让学生变成学习的主体,让学生能够自主探究,多留给学生一点思维空间,对一些学生能力范围内的探究性内容,教师不能代替学生探究,要让学生有空间和时间进行自主思考,不能急于求成。探究性教学就是要多给学生一点发展的平台和表现自我的机会。
探究学习在学科领域上就是要从语文中选择探究对象,在教学过程中,以探究对象为中心,开展探究情境,让学生在这个情境下独自发现问题、处理问题、搜集信息、小组合作探索、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获得语文知识、技能以及情感上的提升。可以说,探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良好途径。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行探究性教学的意义
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完全是“填鸭式”教育,整个过程就是将书本上的知识塞到学生的脑袋里,学生最终变成只知道知识内容的学习工具。对小学语文教学进行反思我们可以发现,语文教学只是在追求知识的传授,也将其当作教学的唯一目标,导致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地位被动。而在小学语文中实行探究性教学的意义主要有两个方面:语文学科和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就语文学科而言,语文学科紧密的知识结构、语文知识的发展以及语文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诸多联系,都是进行探究性教学需要的东西。学生可以借助语文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类比和联想,依据语文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通过猜想将生活与语文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通过这些方法,让学生产生对语文知识进行探究的欲望,从而提高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将语文知识的学习归结为探究和发现的过程,通过将一个知识点作为探究对象,让学生发现问题,进行猜想、验证,让学生自主地经历语文知识产生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从学生角度而言,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水平处在从表象思维向概念性思维过度的过程,在这个阶段,小学生逐步地将外部的行为转化为内部的心理演算,而语文教学肩负着帮助学生获得现代社会生活必须的语文知识技能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以及创新能力的责任,要求教师一方面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学习活动来促进思维的培养,另一方面提供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对其思维进行加工。在探究式教学中创设富有趣味的问题情境,组织观察、猜想等融为一体的语文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三、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进行探究性教学的策略
1.巧用教学实践活动进行探究性教学
听过不如看过,看过不如真正做过。在进行小学语文探究性教学的过程中,当遇到问题时,如果亲身做过的话,就能对知识有更深的理解。小学语文课程标准里很重要的理念就是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组织各种探究式教学活动,并鼓励学生动手去做,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从而让学生对知识有进一步的理解,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达到教学目的。通过这次实际的探究活动,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2.自主与合作融合,在探究中发现问题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实行探究式教学要注意自主性和合作性。即在进行探究过程中,包括了引入問题、提出猜想、实施验证三个方面,在这三个方面都要体现出学生的自主性。自主地引出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所探究的问题“自动”生成出来,这个过程应当建立在师生的互动过程当中,让学生感觉到问题与自己所学知识的联系。自主地提出猜想,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地提供一些暗示,由远及近地对学生进行启发。自主地进行验证,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自主地选择验证方法,体验验证的过程,让学生进行自主创造。
合作也是探究性教学的重要环节,语文是思考的产物,在思考过程中与别人交换见解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在进行探究式教学时,教师要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在充分的思考之后进行小组之间的探讨,从而建立起学习的共同体,共同反思,相互质疑,最终使得语文知识体系得以构建。
总之,探究性教学对于小学语文的教学可谓是注入了新的活力,改变了以往模仿记忆的学习方式,也改变了以往陈旧的教学方式,将自主探究和交流合作变为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方式。
参考文献:
[1]索桂芳,高翠任.新课程体系下小学语文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6(3):112-116.
[2]张锐,毛耀忠,杨敏.语文探究式教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1(9):38-4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