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晓梅
摘 要:当今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它已悄然成为教育领域的辅助与认知工具。对于小学阶段的教学,信息技术是学生接触的开始,因此,这两者的有效融合就显得至关重要。小学阶段的学生在不同年级有不同的特点,他们在认知和感知上会有很大的不同,所以老师在其中必须要起到关键作用,让信息技术的融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阶段教学;融合;教师
随着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领域的全方位、立体化、实质性渗透,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能否有效融合越来越受到瞩目。在学生、教师、家长这三个重要角色的共同目睹下,信息技术已越来越深入人心。有人对其有效性会有不同看法,其实,在我们发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之间微妙的关系之后,一切都会变得不同了。
一、融合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一)正确估量学生的学习能力
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做到不超纲而又能让知识得到延伸。学习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少了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功亏一篑,因此要做到循序渐进。老师对网上学习的资料要进行筛选,不能生硬地照搬下来,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将所得资料加工、处理,转化为自己的理解,小学阶段的学生理解能力是有限的。这样,学生能很快汲取其中的精髓,学到知识。
(二)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
学习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只有学生自己明白其中的真谛,才是真正的学习。有的老师为了将自己的课件在一节课讲完,没有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自己在讲台上讲得津津有味,而学生却晕头转向,失去了兴趣,还让学生课下思考,殊不知课上的思考才是最有效率的,才是能使知识根深蒂固的不二法门。
(三)培养学生的整合意识
许多教师希望学生能把知识学成一个系统,但是对于小学生而言这很困难。但是可以用每堂课前的知识导图培养他们的意识,让他们大概知道自己学习了什么内容。这种意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积累到高年级,就让他们自己简单地梳理知识,鼓励他们写下一些小总结也是必要的。
二、信息技术对教师的要求
(一)教师清楚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目的
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师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方式,教师要清楚这两者的融合是为了更有效地促进学习。包括下面三个方面。第一,对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重要性认识要足够。信息技术不是教学的一种点缀而已。第二,清楚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之间的作用关系,形成利用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整体性观念。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体性观念在教师执行的方式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能缺乏这种整体性观念,不能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的附属物甚至是多余物。第三,明确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的方向。有的老师只是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辅助工具,要有明确的使用方向,不能被动教学。
(二)教师要投入足够时间学习信息技术
对于习惯了黑板教学的传统教师来说,改变他们的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困难的,尤其对于上了年纪的老教师来说,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但是,在大环境下这是教师的必修课,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开始要花费大量时间从熟悉到熟练。但是这道困难迟早要跨过,如果不能掌握这门技术,在教育领域会面临淘汰。
(三)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要不断提高
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是影响信息技术与小学教学融合的一个关键因素,有许多老师已经掌握了很大程度的技术技能,但是将两者真正融合的能力没有提高。不仅仅要培训技能,还要升华教师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这对教育技术能力的提高是很重要的。
三、信息技术与小学教学有效融合要注意科学性
信息技术与小学教学有效融合要注意科学性,既包括知識的科学性,也包括教育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无论是什么学科,教学内容必须严谨,不管是简单的定义还是复杂的演算过程,都要避免不科学或模棱两可的内容,小学生还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很强的判断能力,在中国的教育方式下,有些学生一直都认为教师说的都是正确的,不会质疑教师,因此教师一定要严谨。在小学课程中,我们要学习科学、美术等有趣的课程。面对一些课程中难以解释的现象,教师可以把它们做成动画课件,把抽象复杂的事物简单化,让学生理解这些晦涩难懂的现象。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是大环境下的产物,但是绝不能追求形式,追求表象,这样的结果最终是哗众取宠,不尽如人意,学生学不到知识,教师不会被学生认可,这才是最可悲的。
总之,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信息技术为我们的社会生活谋求各种福利的同时,也同样冲击着教育领域,人们对其的评价也是众说纷纭,但是,就教育领域而言,它正在成为不折不扣的革命驱动力。而信息技术与小学阶段教学的融合为知识学习的方法注入了新的血液,使学生愿意在学习的未知道路上探索。加之教师的正确引导与教学,信息技术与小学阶段教学定能有效融合,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知识中不断成长。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