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雨阳
很多人喜欢李清照的诗词,对李清照诗词的语言魅力更是感受深刻。总的来说,李清照诗词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真挚的感情
李清照的词不是靠浮艳的辞采来作装饰,而是凭着那不羁的性格和真诚的感情,直言不讳地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来。如,《一剪梅》,短短的几句,就把那种难以排遣的相思之苦表现得淋漓尽致。作者通过视觉、嗅觉、触觉的感受点明了当时的时节已是进入到深秋,原本是为了怀人的缘故才去登舟的,而今“独上”却更平添了几缕愁绪。景由情生,情由景发。她多么盼望那些相传能送信的鸿雁从云中出现,遗憾的是她一直等到月满西楼时才见到雁行掠过。此时,忆起清晨所见的落花流水,心中顿然有悟,那独自飘零的红荷,与潺潺的流水,与自己的青春年华一般,难再留住。这时她与明诚虽然异地分居,然而两心相通,這种相思之苦,已是无法消除。暂且让她将它赶走,使她紧皱的眉头得以一时的舒展,却不料这种相思之苦又跑入她的心头去了,使她更加心绪不宁,愁思绵绵。结尾的八个字,“才下”与“却上”属对,“眉头”与“心头”重字,就完美地表达了那种无计可消除的相思之情由眉头过渡到心头的迅速与短暂。这句话与俞仲茅小词中的“轮到相思没处辞,眉间露一丝”,以及范希文的“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我计相回避”比较,则更为细腻委婉,曲尽人意,也更富于个性。全词从“独”字着笔:上片写登舟怀远,无一字言愁,但却处处含有深沉的离愁别绪;下片言愁情难解,用连续性的巧妙比拟,生动地刻画出了词人深切动人的愁情。
二、含蓄的风格
李清照向来是以婉约著称,其实婉约的词风并非从她开始,而是上承了花间、南唐派以及在北宋词坛占有了统治地位的词风。而李清照的功劳,就在于继承和发展了这一词风并使它达到了高峰,所以后人称她为“宗”。那么,什么是“婉约”呢?“婉约”是指抒情言志时不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奔放不羁,而是曲折委婉,含蓄隐约,而又寓意深永,是一种细腻而宛转的笔法。例如,《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貌,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这首词虽也写离别之情,但却调转笔调,从前写临别之情或别后所感,现在却是写别后设想。起头五句围绕着“慵”字落笔:铜制狮形的香炉中,炉子里的香烧完了,可见时之已晚;词人辗转反侧,难以成眠;起来后头也懒得梳,镜奁也懒得拂拭。接着又通过一段心理描写,她“生怕离愁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同时,她又非常清楚:“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可见,离别的痛苦并不是因为她的自我克制而丝毫有所减轻。在这几句词里,作者采用吞吞吐吐、曲曲折折的方式,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女性所特有的深婉感情。接下来写到,虽然对亲人一再挽留,却仍没有留住,表现出词人无可奈何的神情。下面“应念我,终日凝眸”几句中,“念”字措词十分巧妙,寓意更为深永。看到楼前不息的流水,词人寄情于水,也将满怀的愁苦附之于中了。别前,词人已因愁闷而消瘦,故而在最后引出了“凝眸处,如今又添一段新愁”。由流水知心,将词人的一腔离苦化作深沉的感情,隐于词中了。
三、清新的语言
语言贵在创新,贵在用浅易的语言创清新的构思,使俚俗的语言更显新意,使之失去鄙俗,更显清丽淡雅。如,“独自怎生得黑”,“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等等,这些词句近于白话,通俗易懂,似随口而出,但仔细体味,却又寓意深远,含蕴无穷。再如,《如梦令》中写到:“昨夜雨疏风聚,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在这段词人与侍女的一段别致的对话中,有一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很有新意。“肥”与“瘦”原是对人而言的,如今却写出了红花凋落憔悴时的神态与形貌,真是情融于物。“红瘦”二字,是咏物更是抒情,是惜花更是怀人。小令篇幅不长,就这样处处渗透着感情,尤其以最后一句为妙绝。另外,李清照在运用叠字叠句上的娴熟之笔,更为人所惊叹。如,词人的名作《声声慢》中开篇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十四个叠字,流转如珠,仿若大珠小珠落玉盘,自然流畅,而毫无晦涩之感,真可以堪称为古今之绝唱了。此外,词人所擅长的白描手法,如,《点绛唇》中的那句“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生动活泼,使人感到雅趣不尽。(指导老师:梅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