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六年高考全国卷“遗传与进化”模块考查特点分析及教学建议

2017-11-06 00:10申定健祝华珍
中学生物学 2017年9期
关键词:教学建议

申定健+祝华珍

摘 要 分析2012~2017年高考理综生物全国卷“遗传与进化”模块试题考查特点,为“遗传与进化”模块教学提出建议。

关键词 生物全国卷 遗传与进化 考查特点 教学建议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B

“遗传与进化”模块历年来都是高考全国理综生物试卷考查的重点内容,也是最能体现理科思维考查的难点内容。从2012~2017年高考理综全国卷考查的“遗传与进化”内容来看,近六年高考试题均在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要求及内容范围内,符合“稳中求创新,既照顾基础知识,又注重逻辑思维能力考查”的新课改高考命题要求。笔者通过搜集以往考生反馈的情况分析,“遗传与进化”模块内容依然是许多考生的失分点,以基础薄弱的学生尤为突出。鉴于此,下面对2012~2017年高考全国理综生物卷“遗传与进化”模块考查进行专题分析,为该模块备考提供参考资料。

1 近六年高考全国卷“遗传与进化”模块考查特点分析

高考全国卷是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全国卷命题中心组命制的高考试卷,根据不同地区使用的不同教材版本类型分为大纲卷和新课标卷两大类,其中大纲卷是为人教版老教材版本命制的高考卷,在2015年被取消;自2016年起,全国有25个省回归全国卷的考试,命题中心组根据不同地区的使用情况命制了全国新课标I、II、III卷。

以近六年的高考全国理综生物试卷为基础,结合考试说明的“遗传与进化”模块6个板块内容考查要求,模块命题分布统计见表1。1.1 模块考查形式

近六年高考全国理综生物试卷中,本模块基本考查形式是1道选择题和1道非选择题(填空题或问答题形式)。但是,自2016年全国卷考查“遗传与进化”模块的内容增加到3道题,在新课标I卷中增加了1道非选择题,新课标II卷和III卷中均增加了1道选择题,2017年新课标I卷和III卷仍然是保持3道题的考查,新课标II卷增加至4道题。可见 “遗传与进化”内容增加了考查比重。

1.2 6个板块内容考查形式及考频分布

关于“遗传细胞基础”板块的考查在2013年新课标I卷中的第2题(选择题),并且结合有丝分裂知识内容一并考查,在2017年新课标I卷的第6题和新课标II卷第1题考查减数分裂过程。“遗传分子基础”板块近6年均有考查,2016年前分布于不同试卷中,2016年新课标I、II、III卷均有考查,其内容多与蛋白质和核酸的结构和功能、病毒的结构及与宿主的关系等相关内容进行综合考查,考查形式以选择题为主;但2016年新课标I卷29题中以非选择题的形式考查了DNA分子结构和DNA半保留复制的相关内容,2017年新课标I卷29题以非选择题的形式考查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证明DNA病毒和RNA病毒类型相关内容。“遗传基本规律”板块是历年必考内容,也是“遗传与进化”模块考查的核心内容,考查形式以非选择题为主,但在2016年新课标III卷第6题和2017年新课标II、III卷第6题增加了选择题考查形式。“生物变异”和“人类遗传病”板块在2014~2016年连续3年都有所考查,其中“人类遗传病”板块在新课标I卷中连续4年进行考查,印证了考试大纲的“让考生重视健康生活”考查目标。“生物的进化”板块在近五年考查较少,在2015年新课标I卷和2017年新课标II卷32题以1道非选择题形式考查了种群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的相关计算。

1.3 “遗传与进化”模块考查特点

1.3.1 注重考查学生逆向推理能力

逆向推理在数学中又称目标驱动推理,它的推理方式和正向推理正好相反,是从现象或结果事实出发,为验证结果而分析其原因、所需条件或证据,或以设计实验验证其结果的正确性。遗传规律中的逆向推理正是对“假说-演绎”法应用考查,最能体现生物学科从现象到本质规律的理性思维特点,故“遗传规律”逆向推理必然成为高考生物卷命题趋势。如2014年新课标I卷第5题遗传系谱图考查中“两个个体婚配生出一个患该遗传病子代的概率是1/48,那么得出此概率值需要的限定条件”,第32题第2小题中“杂交育种前,为了确定F2的种植规模,需要正确地预测杂交结果。若按照孟德尔遗传定律来预测杂交结果,需要满足3个条件”。这两道题既考查了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又考查了学生的逆向推理能力。再如,2015年新课标I卷第32题第2小题中“若该果蜗种群随机交配的实验结果是第一代中只有Aa和aa两种基因型,且比例为2∶1,则对结果最合理的解释”,2016年新课标I卷第29题第3小题中“若得到的所有噬菌体双链DNA分子都裝配成噬菌体(n个)并释放,则其中含有32P的噬菌体所占比例为2/n,原因是_____……”,2017年新课标I卷第32题第2小题中“……如统计子二代中白毛个体的性别比例,若_____,则说明M/m是位于X染色体上;若______,则说明M/m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这三道题均考查了学生逆向推理能力,充分体现出学生生物学素养,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导向。

1.3.2 简答题逐渐成为非选择题命题一种固定形式

简答题形式是一种半开放式考查,综合考查了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充分体现考试大纲的“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能力,考查要求学生的能力进一步提高。近六年的高考生物卷中关于“遗传与进化”模块的非选择题以填空题为主要考查形式,而命题组在2015年改变了填空题单一考查形式,让简答题逐渐成为新的考查倾向。例如,2015年新课标II卷中第32题第1小题以简答题的形式进行了考查:“如果这对等位基因对于常染色体上,能否确定该女孩的2个显性基因A来自于祖辈4人中的具体哪两个人?为什么?”。在教育部考试中心在2015年权威发布的高考理综生物试题分析中得到印证,“该题首次尝试以简答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该题难度系数较大,区分度较高。再如,2016年新课标I卷第32题“(1) 仅根据同学甲的实验,能不能证明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并表现为隐性?(2) 请用同学甲得到的子代果蝇为材料设计两个不同的实验,这两个实验都能独立证明同学乙的结论。(要求:每个实验只用一个杂交组合,并指出支持同学乙结论的预期实验结果)。”2017年新课标III卷第32题“(1)若A/a、B/b、E/e这三对等位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请以上述品系为材料,设计实验来确定这三对等位基因是否分别位于三对染色体上。(要求: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2)假设A/a、B/b这两对等位基因都位X染色体上,请以上述品系为材料,设计实验对这一假设进行验证(要求: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这两题均以简答题形式考查,考查分值较大,答题字数明显增加。

1.3.3 减少遗传规律相关计算

2014年和2015年新课标卷的“遗传与进化”模块考查已经减少了遗传规律相关计算。在新课标卷中,2016年I卷、III卷和2017年III卷没有考查遗传的相关计算,2016年II卷和2017年I卷和II卷虽然涉及了计算内容,却是较为简单的计算子代基因型比例和概率。可见,遗传规律的相关计算逐渐被弱化。

2 “遗传与进化”模块教学建议

2.1 注重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生物课程以提高生物学核心素养为宗旨,注重学生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四种品格和能力培养,其中学生理性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在“遗传与进化”模块考查中体现得尤为突出。例如,2016年新课标I卷第32题第2小题对学生实验设计的考查,2015年新课标I卷第32题第2小题、2016年新课标I卷第29题第3小题和2017年新课标I卷第32题第2小题对学生逆向推理能力的考查,这些遗传题目均要求考生具备较强的理性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理性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在高三备考时加强对学生该能力巩固和训练。比如在“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利用“假说—演绎”法的教学培养学生理性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在高三专题复习时,可让学生描述“假说—演绎”实验过程,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加强理性思维训练,让学生在明确实验原理和实验基本原则前提下完成实验设计。

2.2 研究和用好新课标高考全国卷

课程标准、生物教材、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是高中生物教学和高考命题的重要依据。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好高考试卷导向作用,认真分析和研究考试说明中各知识点的要求,明确其所对应考查的能力,使教学和备考做到有的放矢。高考试题能直接体现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也能反映课标和教材的认知状况。教师认真研究和用好近六年新课标高考全国卷,结合课程标准、生物教材、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了解考查特点和命制趋势,有利于高中生物教学和高三科学备考。

参考文献:

教育部考试中心.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课程标准实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35-143.

猜你喜欢
教学建议
高职院校食品专业五年专学生的教学思考与实践
关于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建议
浅析泛义动词“打”及其对外汉语教学
“沉淀溶解平衡”认知结构测查及其学习困难分析
概率统计课程改革的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