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哲学是社会哲学

2017-11-06 20:49琳达·斯通孙彩平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实用主义民主

琳达·斯通+孙彩平

摘 要:这是一个新解杜威哲学的词条。本词条基于杜威作品一系列社会语境(生平、哲学以及民主)的阐述,提出了对杜威的一种社会性解读。作者并从此观念出发,分析了杜威的民主观念及教育观念。作者认为,在当今这个躁动的时代,在社会视角下解读杜威哲学,暗示着新的哲学方向与社会问题的解决方向。

关键词:民主;语言学转向;实用主义;理查得·罗蒂;社会哲学

中图分类号:G40-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7)05-0006-05

约翰·杜威(John Dewey)是20世纪早期美国哲学家的典范。他與威廉·詹姆士(William James)和查尔斯·桑德斯·皮尔士(Charles Sanders Peirce)一起,并称为实用主义哲学传统的奠基者。此哲学传统诞生于独特的美国背景,在整个20世纪跌宕起伏。20世纪晚期杜威及实用主义哲学再次复兴,特别彰显了其作为社会理论的重要性。与此同时,杜威作为一个教育改革者而蜚声世界。这一点很有讽刺意味,因为他首先而且主要是一个哲学家而非教育家。

当19与20世纪之交,在他们的孩子尚幼时,杜威及其首任妻子艾丽丝(Alice)曾深度致力于学校教育的理论化与实践。他们当时在芝加哥创办的实验学校,以及杜威给家长的讲话、公开写给教育者的一些短文至今依然有重要意义。通览杜威的作品会发现,杜威对教育的关注有一些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作品中对学校教育的关注日益减少,而更广泛的社会概念、置身社会民主生活之中并为了民主的教育观念,变得越来越重要。本词条正是要阐述杜威是社会哲学家这一观念。鉴于21世纪以来,全世界精神领域好像都聚焦在狭窄的只关注学业成绩与竞争性学历的学校教育上(一个混乱的世代),此社会视角的解读可能会是通向美好世界的最好教育观。

一、哲学背景

1979年《哲学与自然之镜》的出版,改变了哲学的面貌,其作者,分析哲学出身的理查得·罗蒂(Richard Rorty)也因此成为美国哲学的一代领军人物,尽管哲学界至今仍有人拒绝承认其重要性。罗蒂的研究,直指以威拉德·范·奎恩(Willard Van Orman Quine)、尼尔森·古德曼(Nelson Goodman)和威尔弗雷德·塞拉斯(Wilfred Sellars )为代表的逻辑实证主义研究的弊端,全面瓦解了哲学传统中对确定性和基础的寻求 [1 ]。自此,引鉴文学、科学、道德理论研究的诸多成果,后分析哲学、新实用主义、后结构主义等诸多相互交融的思路纷纷涌现,哲学成为一个多元的学科 [2 ]。社会理论是对这一新传统的最佳表述。因为20世纪以来,有一点已越来越明了,如新实用主义者考尼尔·莱斯特(Cornel West)所说,知识源生于语言的使用,而语言的使用是公共的,是主体间的。

罗蒂及其他哲学家的研究,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溢出哲学领域的巨大变化,即语言学转向。在《哲学与自然之镜》中,罗蒂把杜威与海德格尔和维特根斯坦并称为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杜威哲学的这一词条,以以下历史观为前提:不考虑哲学上的语言学转向,今天就很难理解杜威;同时进一步立论,杜威哲学是社会哲学,它预示了当代哲学的诸多发展走向。当然,按今天的概念,杜威不是社会理论家,但他的思想与此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此立论基于杜威的社会情境概念,这也是贯穿其著作始终的一个概念。本词条阐述杜威哲学的社会背景、生平、哲学观、民主观,最后提到他的教育观。这样安排的根本目的是要表明,藉哲学家史蒂文·卡恩(Steven Cahn)所言,在杜威看来,实际上,或隐或显地,所有社会哲学皆为教育的基础哲学 [3 ]。在社会哲学的思路上理解杜威,是把教育放置于广阔的社会秩序与民主视野之中,如引言所述,这一思路可望为教育家(不限于此)提供革新学校与师生生活的启示。

目前,对杜威及其在哲学史上的地位、教育影响存在着不同的解读。毕竟,他的思想融合认识论、伦理学和美学等现代话题,具有很大的综合性。例如,追寻杜威关于知识的思考,以他的心理学为基础,聚焦科学、探究和行动,形成了新古典派的教育研究思路 [4 ]。另外,在上文提到的语言学转向中也出现了诸多对杜威的各种广义解读,如“后-后现代主义杜威学派” [5 ]。

作为哲学史的一部分,杜威回应了他之前哲学研究的诸多议题,但并非全如罗蒂后来所言,杜威的观点是反体系、反绝对主义、反二元论的。理解杜威的一种方式,恰恰是要去读他的著作,去看一个哲学家生活的时代及其理论的写作方式,这些历史的——从而也是社会的——状况。杜威认为,哲学家的思想,如柏拉图和洛克,产生于他们自己时代的冲突与争议,不是永恒的知识。所有永恒体系的构想都已被另一种构想所代替,这颇具讽刺意味 [6 ]。杜威也认识到了自己思想本身的历史严肃性,这在其实用主义之作的新序言中表现得非常清楚。在《哲学的重建》中,他写道:

某种形式的哲学,生发于社会生活的种种压力与张力,产生出不同的门类、问题及主题……并随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人类生活总是奔涌向前,时常裹挟着的人类历史的危机与转折点。 [7 ]

这里,杜威道出了所有哲学的历史情境性,他自己的哲学也不例外,包括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他生活的重要影响 [8 ]。因而,理解杜威哲学的第一个社会性要素,是他的生平。

二、传 记

杜威是著作等身的教授、公共知识分子、哲学家,1859年生,1952年卒,享年93岁。

他成长于有浓郁英格兰传统的佛蒙特州,从小学到大学都就读于公立学校。他上的佛蒙特大学,就坐落在家乡的伯灵顿。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并不如意的学校教师。因哲学天分受到赏识,他后来考上了全美第一所研究院,约翰斯·霍布金斯大学研究院,一所实际上不需个人花钱而著称的大学。毕业后,他先在刚成立的密歇根和明尼苏达两所公立大学任教,后来,由于早期丰硕而优异的研究成果,他收到了芝加哥大学的聘书,在其新成立的研究所任教。再后来,芝加哥大学及杜威个人声名鹊起,他参与管理的实验学校轰动一时。1904年,他去了哥伦比亚大学,之后在纽约生活了近50年时间。在此期间,他还曾兼职于芝加哥大学的教育学院,并在哥伦比亚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过课,但他的哲学教授身份认可度最高。endprint

正如杜威自己经常一再解释的那样,他的思想反映的是美国主流价值观,包括对个人主义、社区和民主的重新阐释。杜威是他所在的时代的人,概略地讲是从1870—1920年,一个被称为进步主义的时代 [9 ]。这一时期的生活是复杂的,美国由于移民、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巨变,正面临着巨大的社会不平等问题。杜威本人投身于从地方到国际的改革之中,如从芝加哥琼·亚当斯(Joan Addams)霍尔难民营的工作到与伍德尔·威尔逊总统(Woodrow Wilson)一起倡议美国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他加入了很多社会团体。实际上,美国教师同盟(American Federation of Teachers)和国家有色人种促进会(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Colored People)都是在他的帮助下成立的。后期他还自认是美国的社会主义者。即使在那个个人和时代都难辞其咎的岁月,杜威也是心怀善意的激进分子。有关杜威的学术传记,罗伯特·威斯布鲁克(Robert Westbrook)写的著名的《约翰·杜威与美国民主》 [10 ]是最重要、最全面的。

当代历史学家路易斯·梅楠(Louis Menand)以几位创始人(皮尔士、詹姆斯和杜威)的观点为主,参考一些其他人的研究成果,对实用主义的特征作了很好的总结。众所周知,在他唯一的自传体短文《从绝对主义到经验主义》 [11 ]中,杜威坦承了詹姆斯对自己思想的重要影响。古典实用主义与传统哲学的重要区别,在于每个理论家都提出了自己独特的哲学框架,涉猎逻辑、宗教、科学、法律、社会状况等相关主题。按梅楠 [12 ]的说法,实用主义是对人类现实地应对世界问题之思维方式的阐述。真理、理性准则和抽象的东西统统消失了。没有绝对真理,没有任何自诩为日常生活基础的绝对的东西。“处理”(coping)指行动。他写道(自传文第8页):所有行动的正当性都由其后果来判断,效用性由“其影响和激发”的东西来判断。最后一点,基于美国内在的、旷日持久的文化多元性,实用主义行动表现出一种接地气的品质,一种可行和有用的品质,一种在问题解决中百折不挠的品质。从其不求最佳的行动指南来看,实用主义是反知识的,是通俗的功利论的——将“好使的”当作解决眼下问题的策略。

三、社会哲学

受新黑格尔主义者导师乔治·希尔维斯特·莫里斯(George Silvester Morris)的影响,杜威早期就对绝对理念论产生了兴趣,继而他越来越对他所说的“社会主体”感兴趣,这是其实用主义哲学的核心概念。贯穿其哲学生涯的一系列特色概念,既有抽象的、哲学的意涵,也有具体的、日常问题解决的意味。有些是更直接情境,有些是更间接抽象,这两类内涵在他的著作中交互使用,堪称其社会哲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13 ]。

杜威的处女作诞生于1882年,身后作发表于1953年。其文集包括早、中、晚三卷(1969—1991年),按时间顺序收录了他的37本书。近些年,美国哲学家将其作品按传统哲学思路分成如道德哲学、政治哲学等类别。也许在他们看来,“社会哲学”这一类别在一个分析哲学主导的时代过于宽泛、过于生僻,或者说,虽也重要但却分量不足。上面提到过,罗蒂确实支持对杜威进行社会哲学的解读。他曾论述说:“在杜威的知识概念中……‘确认……是一种社会现象,而不只是‘认识主体和‘现实间的事。” [1 ]尽管威斯布鲁克反对有人说他所写的“不是很……纯正的学术传记” [10 ],但他提供了自己对杜威“社会哲学”式的理解。

杜威的生平,特别在那样的历史时期,构成其社会哲学的外在语境;支撑杜威哲学的一系列“社会”概念,构成其哲学的内在语境。正是这些概念,使杜威的哲学与众不同。重要的是,杜威确实谈到过语境,主要是在涉及语言及其应用问题时。语境通常被看作是理解语词、符号等类似东西的背景 [14 ]。在1931年发表的《语境与思想》中,杜威首先批判了分析哲学对语境的忽视,继而转向了对“选择性兴趣”的一般性的讨论,从空间与时间背景谈到存在与理论旨趣 [15 ]。特别重要的是,在这篇文章中,杜威开始了他对文化的关注。因此,在他看来,是文化预示着语言而非反过来语言预示着文化。

从其内在概念来看,杜威哲学的目的是解决问题,探索可行的、即时的,特别是不断怀疑的策略。这一概念的重要前提,是认为生活本身就是探究过程,是永不停息的意义生成过程。这一过程是动态的,是在悬而未决、充满困惑和冲突的问题情境中运行的。这些或短或长的情境片刻要求问题解决方案是即时性的,因为在这一永不停息的过程中,下一情境总在不断涌现。而且,由于生活永不停息,情境的片刻性又总是青睐可行的策略,这就要求行动在某种程度上如杜威所说,拒绝任何先验的知识模式,成为“思考者在现实中的理性实践” [13 ]。

其次,杜威哲学的形式是有机的、整体的、同构的。在杜威这里,有机意味着源于自然的天性,意味着所有生活与思想都生发于达尔文意义上的现代进步观念。杜威的整体观认为,思想过程的类型或者说知识领域不是分割的,哲学总是全域的,是充溢着价值的,如某种道德含义不能与思想、行动分离。同构观是指社会过程的基本组织与形式是重叠的;个体与大的群体的问题解决思路是一样的。

最后,杜威哲学的过程,首先在思想层面,是抽象的,是改造性的;其次在具体层面,是经验的、实证的、后果论的。也许可以说,改造是杜威特有的方法论,表现为他总是深入钻研过去的哲学思想,寻找恰当的地方,通过改造与重组这些思想,提出新的当代思路——这会讓人想起辩证法。经验是杜威关于过程的基本概念,也是詹姆士影响下、杜威时代实用主义的重要标志。经验主义将经验纳入问题解决领域,在杜威看来,这是反映人类思想与行动如何运行的科学观念。后果论是问题解决的途径与目的:效果只有在行动实行过程中才能被认识到——它在最大可能上为真理的认证提供保证。endprint

至此,有人也許会说,杜威哲学“这样说来”是社会哲学。这在其核心概念“经验”的精心论证中表现得非常明显。他的经验是一个有机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过程。当有机体是人时,就成了人与各种环境、特别是与其他人的相互作用,社会就融入其中。杜威用这一经验过程来讨论人类群体组织。杜威时代,正是个体心理学突显的时代,不苟同于时代强音但又对此有所回应。杜威的思想的确关涉个人,但却越来越聚焦活跃的群体。个人总是处于与他人的相互作用之中(这一点毫无疑问)。当前人们争议的焦点是,相互作用或交往是否是体现这一过程的最佳概念。

四、民 主

民主是杜威社会哲学的终极语境,也常被看作是他的全部事业 [10,16 ]。杜威对民主的热衷肯定源于他的中产阶级出身及佛蒙特州的生活经历。民主一词最早出现在他1888年的“书评”中。当时杜威对民主的界定就不限于政治,而是有社会与伦理内涵的综合体。在著名的《民主与教育》一书中,杜威延用了这一概念,给出了民主的如下定义:民主不只是一种政府组织形式;民主主要是一种关系性的生活方式,一种共同交流的经验 [17 ]。他接着说,关系肇始于兴趣和自愿的倾向,又通过社会群体行动民主地推进。民主参与植根于自己的群体中,并在与其他不同群体的交往中得以扩展。除了这本教科书中的论述外,杜威在其他著作中也反复讨论了关系问题,特别是在1927年的“公众及其问题”中 [18 ]。在他看来,关系是有机的,在组织与行为模式上是交往性的、社会的,是有益他人的,是含有道德意图的人类生活模式,这一点很重要。《公众》一书被看作是杜威最重要的政治著作,其核心是公众、国家和社区——他总是在寻求更大的社区——的重构。

正是在这样的民主语境中,杜威明确了自己的哲学的社会性。举两个发表于不同却“相近”时间的例子。第一个是在1918年,他曾发问:“是否存在一种以关注社会秩序和民主为特色的哲学?” [19 ]有趣的是,他对此问题的回答,不同于现代其他哲学家——这些人往往采用回归经典、突显欲望与智慧而非科学与知识的思路,他以自己的方式,讨论了自由、平等、友爱的自由价值观,重申了他对个人的定义:个人,是在与他人交往中成就双方特性的关系中的人 [19 ]。第二个例子,也是民主的第二次表述,出现在他80华诞时一个向他表达敬意的聚会上宣读的论文《创造性的民主——我们面临的任务》中,这一说法更广为人知。

显然,杜威是在各种历史性时刻发表其民主主张的,这也许展示了民主在国际危机中的迫切性。如上述两篇文章让人无法不联想到1918年和1939年的历史背景!在第二篇短文中,杜威的确又一次呼吁(大家)审慎关切不限于政治的民主制度与责任,特别重要的是,(民主)需要个人特别是在面对各种差异与冲突问题时显示自己的人格与态度。其代表性表述如下:

民主的核心与最终的保障,是邻居们自由地汇集街头,反复讨论时下原味新闻……因在宗教或者政治或者商业酒吧(原文如此)的自由问题上意见相左而骂人、动粗、固执己见 [20 ]。

在上述文章中,杜威也谈到教育。在他看来,这些经验是教育性的,是培育自由和充分交流的“条件性知识”。

教育作为社会语境的构成要素而与民主相联系。教育是民主的手段,民主为教育的适当条件提供保障。在杜威几十年的思考中,教育话题几乎贯穿其中,但其关注点却如引言中所说有所转换。最为重要的也可能是他的信念发生了变化,认为学校不可能作为民主的手段,而他一度曾这样认为。他最直接地谈及学校教育的内容与实验学校的生活有关,在这些内容中,杜威有关组织、课程与教学的观念基本是社会性的。他跟家长的这些谈话中最著名的说法,即学校即社区。他说:“社区对自己孩子们的期待,必须与最好、最明智的家长对自己孩子的期待一致;任何其他理想……都是狭窄的,是不得人心的;依照这样的理想行动,会毁了我们的民主。” [21 ]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的《经验与教育》中,他重述自己前面谈及的基于社会语境与哲学观念的学校教育观,基本上是把个人放在社会群体之中理解的 [22 ]。杜威对教师们比较有启发和可借用的一些(非全部)观念如下:教育性是需要学习的有益于社会秩序的价值;持续性实际指教育经验的联系和真实扩展;社会控制指经验社会化的结果,在这些经验过程中,社会群体及其参与者自我约束从而实现秩序。非常重要的是,实验学校当时只是一个实用主义的教育实验,并非永远被人学习的学校教育模式。1916年和1938年分别发表的两本著作《民主与教育》《经验与教育》,是应邀之作,是他对学校的基本立场的例外之笔。

五、结 论

今天,教育家、哲学家和其他社会理论家们阅读杜威的作品,希望获得些许对当下生活的启示,而我们当下的生活情境与杜威当年已全然不同。语言转向以来,理解世界的新观念已然出现在当前的精神生活及其社会实践中。复杂的21世纪适合更灵活、更开放的观念,否定了对确定性的需求。从社会哲学立场理解杜威哲学,可以看到其对当代精神与社会生活的预示。延河基于杜威作品一系列社会语境(生平、哲学以及民主)的阐述,是对杜威的一种社会性解读。后面谈到的教育观也很重要,因为他的民主与教育互为表里。教育与其他领域的改革者们,可以从中获得启迪。在社会视角下解读杜威哲学实际上暗示着新的方向。这在当下如此躁动的岁月,是多么迫切的需要。

参考文献:

[1]Rorty,R. Philosophy and the Mirror of Nature[M].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9:9;West,C. Afterward,the Politics of American Neo-pragmatism[M]//J. Rajchman,C. West. Post-analytic Philosophy.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5:259-272.endprint

[2]Rajchman,J.,West,C. Post-analytic Philosophy[M].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5.

[3]Cahn,S. Introduction[M]//The Later Works,Volume 13:1938-1939.Carbondale: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1991:17.

[4]Biesta,G.,Burbules,N. Pragmatism and Educational Research[M].Lanham:Rowman & Littlefield,2003.

[5]Hickman,L. Pragmatism as Post-Postmodernism:Lessons from John Dewey[M].New York:Fordham University Press,2007.

[6]Dewey,J. Philosophy and Democracy[M]//In The Middle Works.1899-1924,(Vol.11,pp43-57). Carbondale: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1988.(Original publication 1919).

[7]Dewey,J. Reconstruction in Philosophy,introduction,Reconstruction as Seen Twenty-Five Years Later[M]//In The Middle Works,1899-1929(Vol.12,pp.256-277. Carbondale: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1988.(New introduction,original publication 1948;1920).

[8]Ryan,A. John Dewey and the High Tide of American Liberalism[M].New York:W. W. Norton,1995.

[9]McGeer,M. A Fierce Discontent: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Progressive Movement in America,1870-1920[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

[10]Westbrook,R. John Dewey and American Democracy. 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91:9.

[11]Dewey,J.The Public and its Problems[M]//In The Later Works,1925-1953(Vol. 2,pp.235-350) Carbondale: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1988.

[12]Menand,L. An Introduction to Pragmatism[M]//In Pragmatism:A Reader(pp.xi-xxxiv). New York:Vintage,1997.

[13]Toulmin,S. Introduction,the Quest for Certainty[M]//In The Later Works,1925-1953(Vol.4,1929 pp.vii-xxii). Carbondale: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1988:22.

[14]Ratner,S. Introduction,Essays,Reviews and Miscellany[M]//In The Later Works,1925-1953(Vol.6,1931-1932,pp.xi-xxiii). Carbondale: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and Edwardsville,1989:11.

[15]Dewey,J. Context and Thought[M].In The Later Works,1925-1953(Vol.6,pp.3-21). Carbondale: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1989.

[16]Bernstein,R. Deweys Vision of Radical Democracy[M]//M. Cochran.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Dewey.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0:288-308.

[17]Dewey,J. Democracy and Education[M]//In The Middle Works.1899-1925,(Vol.9). Carbondale: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1985.

[18]Dewey,J. From Absolutism to Experimentalism[M]//In The later works,1925-1953,(Vol.5,pp147-160). Carbondale: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1988.(Original publication 1930).endprint

[19]Dewey,J. The Quest for Certainty[M]//In The Later Works,1925-1953(Vol.4)1929. Carbondale: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1988:43,53.(Original publication 1929).

[20]Dewey,J. Creative Democracy—the Task before us[M]// In The Later Works,1925-1953(Vol.14,pp.224-230). Carbondale: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1991:227.

[21]Dewey,J. Experience and Education[M]//In The Later Works,1925-1953(Vol.13,pp.1-62). Carbondale: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1991.

[22]Cahn,S. Experience and Education,1938[M]//The later works,1925-1953(Vol.13,1938-1939,pp. ix-xviii). Carbondale: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1991.

Abstract:This is an alternative entry of Deweys philosophy. This entry has offered an interpretation based in a series of social contexts found in Deweys writings:biographical,philosophical and democratic. In the social philosophical vision,the author analyses Deweys democracy and education. It argues that in the turbulent global times,the social interpretation of Deweys philosophy may bring us some insights into both philosophy and social problems.

Key words:democracy;linguistic turn;pragmatism;Richad Rorty;social philosophyendprint

猜你喜欢
实用主义民主
王毅:秉持践行正确的民主观、发展观、安全观、秩序观
浅析日本国民性之实用主义
中国式民主
现实与虚拟
旧民主和新民主如何互适共存
尼日利亚 民主日
大学英语教学中实用主义思想应用瓶颈分析
势:一个实用主义社会学概念
以《折狱龟鉴》为视角浅谈中国古代法律传统
论中国协商性司法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