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历史课堂教学设计
——以《新文化运动》一课为例

2017-11-06 10:25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7年10期
关键词:新文化运动杂志历史

吴 勇

(福州第十八中学,福建 福州 350001)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历史课堂教学设计
——以《新文化运动》一课为例

吴 勇

(福州第十八中学,福建 福州 350001)

核心素养是中国新一轮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在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把握核心理念,通过巧设标题,运用好现代教学技术,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引导学生客观评价课堂教学等方式,促进高中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核心素养;课程改革;新文化运动

核心素养是指高于一般能力或一般素养的最重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它包含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唯物史观是探究历史的核心理论和指导思想,其中时空观念是了解历史的基础、史料实证是历史思维理解的方法与途径、历史解释是检验学生历史观和方法论发展水平的关键能力、家国情怀是实现历史教育的重要功能。由此可见,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是有机的整体,彼此关联、缺一不可。

一、精心设计教学,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思想好比火星:一颗火星会点燃另一颗火星。一个深思熟虑的教师,总是力求在集体中创造一种共同热爱科学和渴求知识的气氛,使智力兴趣成为一些线索,以其真挚的、复杂的关系把一个个的学生连接在一起。”可见教学设计与激发学生学习探究兴趣的重要性。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应吃透课标精神,以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为目标,面对教材,开动教学智慧,创造性地设计教案,激发学生学习探索兴趣,深刻把握历史内涵。

如,2017年陈仲老师为福建省历史高级教师研修班开设了示范课——《新文化运动》,这节课的课标旨在让学生了解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探讨它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传统的教材处理多采用三步曲:背景、内容和影响,而陈老师力图在教学立意上有所突破创新,以《对话:新文化运动》为标题,标题新颖、富有寓意。

陈老师从历史学的角度揭示了《新文化运动》“对话”的三个维度、多层含义:一是与历史对话,这是将微观历史现象置于宏观的历史时空框架下加以深入地理解与思考,以便能更准确地把握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中的地位与影响;二是与文本对话,教师通过选择真实可信的第一手文本史料——《青年杂志》和《新青年》等杂志的三张封面,让学生从中找出细微的区别与变化,努力还原历史真相,以便能更客观地认识、理解历史;三是指与学生对话,课堂上教师用亲切和蔼的声音描述了新文化运动的场景,并设计若干小问题,教师设计的问题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参与性,师生间营造出和谐共处的良好氛围。教师试图通过《对话:新文化运动》,带领学生重返中国近代史那场震古烁今的的历史现场,去理解、感悟新文化运动先驱们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

此外,《对话: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独特,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教材大胆取舍,只选取了教材中两个重要知识点,并以“白话与文言”“尊孔与反孔”两场论争为突破口,教学设计凸显了学科的核心素养。

二、妙用信息技术,将学生思考引向深入

当今世界是“互联网+”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深刻改变着人类的思维、生产、生活、学习方式。教育变革和创新,促成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的应运而生,其中微课以短小精练、突出重点、解决难点为目的,能较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学习的需要,信息技术已逐渐融入历史课堂教学。

《对话:新文化运动》依托智慧教室,课前先让学生观看教师自制的微视频——《新文化是如何“运动”起来的?》,学生在看视频过程中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师利用智慧教室系统中IRS软件——即问即答与抢答的功能,“观察”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以学定教,这对新课教学起到很好地铺垫。课堂中教师反复引用一幅油画——《北大钟声》,油画让学生重温了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他们是沈尹默、陈独秀、胡适、蔡元培、鲁迅、李大钊、钱玄同、刘半农等。

在介绍北大教授辜鸿铭时,教师利用智慧教室中SEEWO的“批注”和“聚光灯”功能,让学生在聚光灯下观察历史人物。此时清朝已经灭亡,剪辫已成为时尚,而“异类”的辜鸿铭仍然还要留着长辫子、穿着长马褂、戴着小圆帽,他的衣着举止与新文化运动干将们西装革履的打扮显得格格不入。民国时期,辜鸿铭对坚持蓄辫是这样说的,“我的辫子长在脑后,笑我的人辫子长在心头,老夫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而诸公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他还说:“纵观世界,哪个国家统治的精神,不是自己国家和文化所孕育出的思想?”面对满腹经纶、政治保守的老学究,我们将采用何种态度?(是一味的批判,还是以包容的心态),他所说的这些话难道没有一定的道理吗?对于特殊时代出现的特殊人物,我们何尝不能以宽容的态度来理解他,评价他。由于运用现代技术,提升了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能力,使得教师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深入思考,提升能力素养。

三、注重史料搜集,提升学生客观评价能力

历史唯物主义指出:历史上所有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程度,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辩证唯物史观也认为,客观世界是处于一种矛盾对立而又辩证统一的发展变化之中。

正是由于历史发展过程的不可逆,因此认识历史只能通过现存的史料。要形成对历史正确、客观的认识,必须重视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这是历史学的重要方法。在介绍《青年杂志》创刊、两次“变脸”时,陈老师选择了三张杂志的封面和两则原始材料,三张封面是《青年杂志》及《新青年》原有杂志的封面,两则材料也都选自这本杂志中陈独秀所讲的话,一是科学与人权;二是德先生与赛先生。因此不论是杂志封面,还是选用的两则材料,在当时都算是第一手史料,都是真实可信的。

图1

这本杂志为何取名《青年杂志》,杂志封面又是如何“变脸”的?从杂志的三张封面变化中可以寻到蛛丝马迹。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其封面上有一行法文LA JEUNESSE,意思是“青年”,杂志服务的对象一目了然。陈独秀在创刊号《敬告青年》一文中强调:“科学与人权并重。”他希望通过创办《青年杂志》来宣传民主科学思想,为新文化运动摇旗呐喊。

然而杂志从创刊到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这可以从杂志三张封面的变化可知。1916年《青年杂志》更名为《新青年》,封面多了陈独秀主撰,可是其发行并不理想,甚至一度停刊。1918年《新青年》杂志封面第二次“变脸”,杂志由原来一人主编变为北大六位教授共同主编,改版后的《新青年》,依托着北大雄厚的学术与思想资源,凭借着一批才华横溢的编辑与作者群,声势开始壮大,销量也稳步上升,到五四前夕,《新青年》的发行量已增加到一万五六千份。三张杂志封面选取富有新意,教师从三张杂志封面的细微变化深刻地揭示了杂志发展的曲折历程,这符合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特点,也符合史料实证的原则。

在新课教学中教师反复介绍油画——《北大钟声》(见图2),《北大钟声》又名《宽容》或《兼容并包》,画面中16位北大著名学者,既有积极宣扬新文化运动的干将,也有全面捍卫旧传统的名儒。油画上的每个人都曾思考过那个时代的中国该往何处去,只是他们给出的答案不尽相同。

以往教学中,往往对质疑新文化运动的这批名儒持否定的态度,像辜鸿铭这些质疑者固然多是以维护周孔之道和传统价值为依归,未脱“中体西用”的窠臼,但与此前的顽固守旧者相比亦有了新的变化。他们力倡中西文化融合,在文化转型理论方面也提出了若干有价值的思考,如新文化能否在摧毁旧传统的废墟上重建?……课堂上通过探究这些学者的时代背景和不同主张,使我们对新文化运动先驱们的所思所想有了更理性的认识,对他们的主张和所作所为也抱以“同情和理解”的态度。对事物的评价,只有采用唯物史观,理性地分析、客观地评判,才能揭示事物表象背后蕴含的本质。只有了解运动的时代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先驱们的不同主张,还原历史真相、客观评价历史。

图2 《北大钟声》油画

[1]杨祥银.与历史对话[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2]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插图本)[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徐小敏)

猜你喜欢
新文化运动杂志历史
新文科建设: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新文化运动”
东方养生杂志征稿函
杂志介绍
SOLO理论指导下的听评课——以《新文化运动》观课为例
新历史
“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探讨——基于“新青年”和《新青年》的角度观察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扶贫杂志走进“两会”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