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术在治疗老年不稳定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7-11-06 03:26:04董明解传信江乐健
当代医学 2017年31期
关键词:髋部置换术髋关节

董明,解传信,江乐健

(武宁县人民医院外一科,江西 九江 332300)

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术在治疗老年不稳定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董明,解传信,江乐健

(武宁县人民医院外一科,江西 九江 332300)

目的 探讨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术在治疗老年不稳定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依据不同老年不稳定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方式将其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于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共104例,其中采用关节置换术治疗为A组,共52例,采用内固定术治疗患者为B组,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负重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下肢活动能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显著高于B组,术中出血量远高于B组,而负重时间则远低于B组(P<0.05);A组患者下肢活动优良率为94.23%,显著高于B组80.77%,A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3.85%显著低于B组19.23%(P<0.05)。结论 于内固定术治疗效果相比,对老年不稳定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关节置换术治疗效果相比均具有明显的优势,更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改善下肢功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关节置换术;内固定术;老年不稳定粗隆间骨折

老年不稳定粗隆间骨折属于临床上常见的骨科疾病,尤其是随着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不稳定粗隆间骨折患者数量也明显增加,因此临床非常重视对其的快速且有效的治疗[1]。如今不建议采用保守治疗方式,采用手术治疗效果更好,而关节置换术和内固定术在不稳定粗隆间骨折临床治疗中应用比较普遍[2]。为了探讨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本次研究对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术在治疗老年不稳定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探讨,并选择104例老年不稳定粗隆间骨折作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过程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所选择的104例患者均于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均为老年不稳定粗隆间骨折患者,并依据患者手术治疗方式进行分组,各52例,均经临床及影像学检查确诊[3]。其中A组患者包含男34例,女18例,年龄65~79岁,平均年龄为(71.63±4.22)岁,骨折时间5~48 h,平均时间(16.93±4.86)h;B组患者包含男32例,女20例,年龄65~80岁,平均年龄(71.87±4.15)岁,骨折时间5~48 h,平均时间(16.01±4.72)h。排除严重心肝肾器官功能不全患者、免疫功能异常患者等。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

1.2.1 A组 对A组患者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采用气管插管全麻方式进行治疗,协助患者取仰卧位,将患侧髋部垫高,并选择髋关节后外侧15 cm位置进行切口,采取纵向切口,分离肌群,将髋关节关节囊切开,做好碎屑清除,但需要注意保护关节囊筋膜组织,采用钢丝对股骨大小转子进行固定,将小转子上方1 cm位置的骨组织作为截骨部位,常规处理髋臼,并将股骨小粗隆作为中心,向前倾斜15°,进行髓腔扩髓处理,安置股骨柄假体、股骨头假体等,做好测试后,进行创口清洗和放置引流管。

1.2.2 B组 对B组患者采用内固定术治疗,指导患者取仰卧位,通过C型透视观察骨折复位情况,在股骨粗隆上方切口,纵切口方式,长度为6 cm作用,将臀中肌筋膜和肌肉分离,当大粗隆暴露后,利用导针插入骨髓腔,控制导针在髓腔中央,并利用扩髓器进行扩髓,随后选择合适的髓内针插入骨髓腔,固定螺丝螺帽,观察髓内针安装情况。最后进行创口清洗和放置引流管。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负重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下肢活动能力进行比较分析。下肢活动能力采用Harris评分法[4]进行评估,满分100分,其中优为90~100分,良为80~89分,中为70~79分,差为70分及以下。

1.4 统计学方法 用统计学软件SPSS 14.0对本次研究所统计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负重时间比较分析A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显著高于B组,术中出血量远高于B 组,而负重时间则远低于B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负重时间比较分析(±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负重时间比较分析(±s)

项目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负重时间(d)A组(n=52)90.11±11.45 480.52±50.33 8.27±1.53 B组(n=52)51.42±12.32 152.16±45.68 34.52±4.26 t值15.4 34.83 41.82 P值<0.05<0.05<0.05

2.2 两组患者下肢活动能力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分析A组患者下肢活动优良率为94.23%,显著高于B组80.77%,A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3.85%显著低于B组19.23%(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下肢活动能力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分析(%)

3 讨论

近年来老年不稳定粗隆间骨折患者数量明显增长,主要是由于老年群体存在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很容易因为跌倒、坠落及其他创伤等引发不稳定粗隆间骨折[5]。当前对不稳定粗隆间骨折的治疗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虽然可能造成一定的医源性创伤,但疗效明显,利于促使患者尽快恢复[6]。为了进一步保证手术疗效,选择适宜的手术具有较大的作用,当前临床以内固定术和人工关节置换术应用比较普遍[7]。内固定术主要是通过股骨近端髓内钉进行轴向压力和垂直剪切力等,对股骨头断端进行固定,固定效果显著,利于促使股骨头骨折部位的愈合,且具有力臂短和弯矩小的特征,具有较高的疗效[8]。但内固定术可能引发患者出现各类并发症,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则能够有效降低骨折畸形愈合的风险,有效防治股骨头坏死情况的发生,其主要是通过骨关节假体恢复关节的活动和功能,能够促使患者术后尽快康复,早期下床活动锻炼,避免卧床并发症的发生[9]。本次研究对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术在治疗老年不稳定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A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显著高于B组,术中出血量远高于B组,而负重时间则远低于B组(P<0.05),表明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虽然术中出血量较高,但不会对患者身体造成较大的影响,且能够有效减少负重时间。A组患者下肢活动优良率为94.23%,显著高于B组80.77%,A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3.85%显著低于B组19.23%(P<0.05),表明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效果效果更好,利于促使患者下肢活动能力的尽快恢复,且安全性更高,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但需要注意,无论哪种治疗方式,均需要注重术后的功能训练,确保不断改善患者活动能力,恢复正常[10]。

综上所述,用内固定术和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不稳定粗隆间骨折均具有较高的疗效,虽然内固定术术中出血量更少,但人工关节置换术能够进一步促使患者下肢活动能力的恢复,并保证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1] 包乾录.用内固定术和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髋部骨折危险性的比较[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5):178-179.

[2] 胡国忠,黄纯聪,杨德兵,等.内固定手术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髋部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2):132-133.

[3] 李浩亮.中老年人髋部骨折经关节置换与内固定治疗的临床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1):52-54.

[4] 曾国华,谢泰安,刘胜元,等.老年髋部骨折行内固定术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效果比较[J].浙江临床医学,2015,17(12):2140-2141.

[5] 侯颖周.老年髋部骨折行内固定术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8):65-66.

[6] 马也.内固定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应用于老年髋部骨折的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158.

[7] 吴宗明,侯波,杨伟,等.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死亡高危因素分析[J].创伤外科杂志,2016,18(4):226-228.

[8] 李梦远,陈宏,马元琛,等.老年髋部骨折内固定失败后补救性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研究[J].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2016,2(2):81-86.

[9] 王晓斌.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J].当代医学,2016,22(18):86-87.

[10]Duriez P,Devaux T,Chantelot C,et al.Is arthroplasty preferable to internal fix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extracapsular fracture of the upper femur in the elderly?[J].Orthopaedics&Traumatology Surgery&Research Otsr,2016,102(6):689-694.

10.3969/j.issn.1009-4393.2017.31.058

猜你喜欢
髋部置换术髋关节
髋关节活动范围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高级篇)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初级篇)
中老年保健(2021年8期)2021-08-24 06:23:40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中级篇)
中老年保健(2021年9期)2021-08-24 03:51:10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冰雪运动(2020年4期)2021-01-14 00:56:02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3D打印人工髋关节获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