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雪英 梁晥泳 陈艳花 陈丽秋
(广东省江门市人民医院,广东江门529000)
弱视儿童家庭管理模式研究
梁雪英 梁晥泳 陈艳花 陈丽秋
(广东省江门市人民医院,广东江门529000)
目的 探讨弱视儿童在治疗过程中通过家庭管理,建立个性化家庭管理模式,提升弱视训练的效果,从而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方法 纳入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000例弱视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500例和对照组500例,两组均给予综合治疗,观察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以家庭管理模式,治疗1年后,记录两组治疗效果和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痊愈率和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36.40%和77.80%,与对照组的20.40%和61.00%比较均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为91.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60%(P<0.05)。结论 在弱视儿童治疗的同时,加以家庭管理,给予科学有效的干预措施,可显著提高患儿治疗效果和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有临床推广价值。
弱视;儿童;家庭管理模式;临床效果
弱视指眼部无器质性病变,矫正视力在0.9以下的患者。弱视儿童为临床眼科常见的疾病,在婴幼儿时期由于运动、视中枢、知觉、传导未能接受适宜的视力刺激,视发育受到影响而引起的视觉功能退行性改变[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上升,对视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弱视患儿在以后的升学、工作和生活能方面均会受到严重影响。在儿童期,大多数弱视患儿还处于视觉敏感期,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大多数患儿可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但由于治疗时间长,患儿及家属不能长期坚持视觉训练,本研究将家庭管理模式应用于弱势儿童管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纳入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弱视患儿100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儿均明确确诊,符合全国儿童弱视斜视制定的标准[2],矫正视力<0.09,均为单视力,患儿家属均知情同意,排除眼部器质性病变、斜视患儿和失访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两组,观察组500例,男276例,女 224例;年龄 3~12岁,平均(5.24±1.58)岁;轻度弱视268例,中度弱视134例,重度弱视98例。对照组500例,男280例,女220例;年龄3~12岁,平均(5.32±1.60)岁;轻度弱视 259例,中度弱视138例,重度弱视103例。两组患儿性别、年龄、弱视程度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两组患儿均正确佩戴眼镜,给予双眼交替遮盖、视觉生理刺激疗法红光闪烁和海丁格光刷等。双眼交替遮盖时间和程度根据患儿年龄、两眼视力相差等综合因素考虑,对于两眼视力相差较大的患儿,可以给予遮盖优势眼4 d或5 d,再遮盖弱视眼1 d,如此反复多次;对于双眼视力相差不大的患儿,遮盖优势眼3 d,再遮盖弱视眼3 d,遮盖同时,给予家庭视觉刺激仪治疗,2次/d,15~20 min/次。
1.2.2 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以家庭管理:①健康教育;②佩戴眼镜;③建立激励机制;④心理辅导;⑤点药指导;⑥定期回访。
1.3 观察指标及临床疗效[3]:干预1年后,统计两组临床疗效,干预6个月后统计患儿家属满意度,包括满意、一般和不满意三项,满意度=满意+一般。临床疗效评价:痊愈:经过1年随访,患儿视力得到纠正,且保持正常。基本痊愈:进治疗后,患儿矫正视力提高≥0.9;进步:经治疗后,患儿实力提高2行或2行以上;无效:进治疗后,患儿视力无改善,甚至退步或只提高1行。治疗总有效率=痊愈率+基本痊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数据分析用SPSS 19.0的统计学软件,两组治疗效果用率(%)表示,比较经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组治愈率和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36.40%和77.80%,与对照组的20.40%和61.0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儿家属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满意率和总满意率分别为62.80%和91.40%,较对照组的40.60%和77.60%比较显著提高(P<0.05),详见表2。
当前对于弱视的治疗方法有很多,包括佩戴矫正眼镜、遮盖疗法、压抑疗法以及视觉刺激疗法等,但均需要患儿长期坚持,很多患儿和家长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因为长时间看不到效果而懈怠或放弃。治疗医师必须督促家长和患儿,认真落实每个治疗步骤,才能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需要患儿家长的长期坚持,而依从性的提高需要严格、良好的家庭管理。
表1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 [n(%)]
表2 两组患儿家属满意度对比 [n(%)]
本研究中,给予观察组患儿家庭管理模式,通过加强患儿家属健康教育,为患儿配合合适的眼镜,建立激励机制,加强患儿及家属的心理指导、用药指导,并定期回访,获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其观察组治愈率和治疗总有效率分别达到36.40%和77.80%,较对照组的20.40%和61.00%显著提高,提示家庭管理模式可提高弱视患儿治疗效果。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家属护理满意度达到了91.40%,较对照组的77.60%显著提高,提示家庭管理可显著提高弱视儿童家属满意度。
综上所述,弱视儿童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患儿及家属的长期支持,家庭管理在弱势儿童中的应用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和患儿家属满意度,但本研究随访时间较短,其远期治疗效果还有待进一步随访。
[1] 高荣萍,刘旭.系统化健康教育对弱视患儿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12,11(1):77-79.
[2] 倪茹.弱视儿童训练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分析[J].世界临床医学,2016,10(17):154.
[3] 王英,肖信,刘伟民,等.两种视力表检测弱视患儿视力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32):8-11.
R777.4+4
B 学科分类代码: 32037
1001-8131(2017)05-0457-02
江门市科技计划项目(2013019)
2017-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