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程雯+胡梦捷+李迅
摘 要:中低压配网是庞大电力网架中的“毛细血管”,是连接千家万户的“最后一公里”,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武汉城市大跨步的发展,社会对供电质量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配电网迎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更大的挑战。武昌配电运检室以降低配网故障率为目标,建立以“提早谋划、紧盯指标、主动运维、闭环管理”为主线的工作模式,同时创新“一线一册”资料档案,有效提升了配网运维水平,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一定的推广性。
关键词:配网;运维;提升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21.225
1 背景及意义
2015年湖北省启动史上最大规模配网改造,近年来配网改造建设资金不断加大投入,有效的改善了部分配网的运行状况,但与主网相比,基础仍显薄弱,老旧设备基数大、市政建设导致外破频发等问题仍然存在。武昌配电运检室努力探索并实践,如何通过“运维提升”来有效的控制配网运行中的各类风险点,消除危险源,提高配网设备运行健康值,内強设备可靠性,外修优质服务。目前配网运维理念仍不够先进,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1 配网负荷屡创新高,老旧设备急需改造
2016年迎峰度夏期间,武汉电网负荷9创新高,严峻的连续多日高温天气也暴露出武昌片区设备存在的薄弱点:老旧社区、城中村等负荷密集区域仍存在供电卡口,部分架空线路连接处刀闸老旧。2016年7月受暴雨影响最严重的南湖灾区,多个小区配电房因建于地下,排水不畅,给供电抢修造成很大的阻碍,造成周边居民供电长时间无法恢复。
1.2 施工点多面广,外破防不胜防
当前武汉市处于市政建设的大跃进时期,多条地铁线路、BRT快速公交的建设位于武昌区内,防外破形势严峻。虽已采用下达隐患通知书、缩短巡视周期,但市政建设存在点多面广,施工时段的不确定,施工人员流动性大的特点,外破依然是防不胜防。
1.3 管理模式相对滞后,主动运维还需加强
人员结构老化,对新技术的掌握不够及时,创新意识不强,状态检修工作开展不够深入,“主动运维”积极性不够,都将影响配网运维水平。
1.4 优质服务工作压力空前,投诉风险需加强管控
随着广大居民的维权意识以及社会对供电企业的监督力度越来越高,供电企业面临着更加复杂的舆论环境和投诉压力。
2 运维提升技术手段
2.1 提升运维质效,持续降“两率”专项行动
紧紧围绕降“两率”(跳闸率、投诉率)这个重心开展排查与整改:一是领导包片,专责到班,管理重心前移,力保指标考核有效提升;二是强化主动运维,全面落实设备主人责任制;三是及时处缺,提高设备健康值。对设备运行中暴露较多的树障、鸟巢、线路接点、配变台架等问题,每周收集整理倒排计划,主动出击,减少高低压停电隐患;四是管理到位,制度现行。加强对设备巡视到位率、缺陷处理及时率、事故分析措施落实率、抢修服务承诺兑现率和报修工单处理规范率的考核力度,大幅工作的计划性和落实率。
2.2 严防死守,建立“政企合作”电力设施保护常态机制
目前,武昌管辖区域内各种大型施工现场多达600多个,设备和线路外破防范压力较大。为有力防止外破事故发生,一是打牢基础,掌握地下管网设备走向及运行状况,分片包保实施动态化特巡,将目光迁移,认识和控制潜在危险源,从事后补救向事前防范转变;二是加强主动沟通,促成良性互动。主动联系施工方、市政相关部门,做好电力电缆保护宣传及技术交底,掌握施工时段及作业方式;三是政企合作,建立沟通快速通道。
2.3 精准申报项目,打造坚强配网网架
牢固树立“网格化”规划理念,遵循“规、改、建、运、行”五字方针:一是以“合理规划”为前提,制定敏感用户双电源改造方案,完善重要敏感用户网架结构;二是以构建“结构合理、技术先进、灵活可靠、经济高效”配网为目标,合理申报各批次配网改造项目,确保项目可行性和高质量;三是为重要敏感用户建立“一对一”定制化服务,运维班组与用户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
2.4 持续开展二次隐患排查整治工作
通过对辖区内一级开闭所、重要用户开闭所、主线上柱上开关的继电保护及二次设备开展拉网式缺陷排查,及时更换损坏设备、恢复二次电源、修改不合理的定值,有效拦截住部分故障,防止越级跳闸至变电站,但越级跳闸事件仍时有发生。新投运的开闭所或配改工程,严格按照典设要求设计二次回路,逐步解决二次电源不稳定的问题。
2.5 打造“窗口”品牌,提升优质服务硬实力
一是规范流程、严格落实制度考核;二是狠抓执行,打造优质“窗口”服务;三是急难险重任务前勇于担当,真抓实干;四是“零差错、零闪动”,彰显保电真实力;五是大力开展不停电作业,安全、快速处理线路设备紧急缺陷,提高配网安全运行水平。
2.6 整合资源,创新“一线一册”资料档案
打牢基础台账管理,在完善PMS系统台账的基础上,创新10kV线路“一线一册”资料档案,手册从四个方面对线路进行梳理:一、线路概况;二、资料台账,包括线路沿布图(带地理背景)、线路单线图、站房站内一次图、联络关系、二次台账、照片采集6个子部分;三、主动运维,包括巡视记录、缺陷记录、外破防范3个子部分;四是工程管理。“一线一册”是结合每条10kV线路运行特点编制的运维宝典,以查找、分析和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为出发点,在精益运维上下功夫,推动精益化运维管理成果固化。
3 “一线一册”应用成效
在武昌内部推广“一线一册”运维提升手册,有效规范了资料台账的管理,通过整合资源,实现运维相关工作的规范化管理:一是以10kV线路为主体,对配网资料进行合理的分类和归档,便于数据和资料的查询;二是由于配网运行方式变更较为频繁,新设备投运老设备退役量较大,要求配网资料要及时更新,保证资料台账于现场设备高度一致;三是建立线下图纸资料,可存储于手机中,便于抢修中随时查看设备资料,提高抢修效率。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运维提升相关措施均是紧密围绕配电运维中心工作开展的,切实可行,覆盖日常运维、项目储备、服务提升等多个重点环节,可有效的夯实配网日常运维和基础管理水平,提高供电可靠性和运维水平,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推广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