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化教学,将快乐交给孩子

2017-11-04 14:07陆冬燕
文理导航 2017年30期
关键词:游戏化幼儿教学

陆冬燕

摘要:游戏作为幼儿的基本活动之一,受到多数幼儿们的喜爱。这是由于游戏本身带有趣味性、简单性特点,使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感到快乐与放松。在这种宽松、自由的环境下,孩子的自主权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审美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得到有效提升。本文将通过角色扮演游戏、操作游戏、如何让幼儿自选游戏材料这三个方面对游戏化教学作出论述。

关键词:幼儿;游戏化;教学

幼儿天生具有极高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针对幼儿的性格特点和年龄特征,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教育时应选择适合他们的教学方式,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游戏化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可以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智力因素以及非智力因素,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使幼儿在学习中收获满足。那么在实际教学中该如何合理利用游戏化教学,将教学效果发挥到最佳化呢?

一、自选游戏材料,尊重幼儿主体地位

材料的选择是开展游戏的前提。很多教师没有考虑到幼儿的个性特点,在日常教育中习惯为幼儿选择游戏材料,导致幼儿的主体性不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为了有效激发幼儿进行游戏的主动性,教师应给幼儿权利,让幼儿自主选择游戏材料。当他们在选择过程中遇到困惑时,给予帮助和引导,使他们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材料。

比如在设计剪纸游戏的时候,幼儿头脑中有自己想要塑造的剪纸形象。在准备剪纸材料时,教师可以让幼儿自由选择纸张、色彩、画笔、剪刀、胶水等游戏材料。有些幼儿偏爱小动物,比如小猫咪,那么他们要准备的游戏材料可能涉及到白色、黑色、黄色的纸张。而有些幼儿喜欢花朵,他们所选择的纸张的颜色可能会更加丰富与斑斓。在画笔的选择上也因人而异。擅长蜡笔画的,可以选择蜡笔。擅长水彩笔画的,可以选择水彩笔。选择的游戏材料不同,最终制作出的剪纸形象也各有特色。在他们尝试用自己所选择的材料进行剪纸游戏后,还会主动地去尝试用其他同学的材料创造新的形象。在这一过程中,幼儿的兴趣被调动起来,在游戏活动前,脑海中也有了明确的目标意识。游戏时可以围绕着这一目标进行,主动性得到极大发挥。

让幼儿自己寻找材料,能够激发他们对游戏的好奇心。使他们带着期待与求知欲等待着游戏的来临。教师要逐渐从自己为幼儿准备材料过渡到让幼儿自主选择材料,将游戏活动的目标传递给幼儿,引导幼儿依据游戏目标讨论游戏玩法,促进幼儿全身心投入到游戏中去。

二、通过操作游戏,开发幼儿智力水平

實际操作游戏最能够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开发幼儿的智力水平。观察表明,幼儿在游戏中不仅可以享受到精神上的快乐,同时还会产生不少新的发现。在操作游戏中,教师要对幼儿加以正确引导,使幼儿不断发现新的知识现象,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思考,在游戏中创造。

比如堆积木游戏。积木游戏的特点就是看上去简单。一般来说,大部分积木都只由简单的几种元素构成,对幼儿来十分容易理解。在实际操作中,积木可以不断的重复,只要幼儿积极动手,就可以搭建大的玩具模型,从而产生一种成就感。不过这个看似简单重复的游戏,事实上蕴含着许多奥秘。在幼儿进行积木游戏时,教师应在一边“观赏”。可以以一个“不知者”的态度提问幼儿想要搭建什么物品。比如有的幼儿想搭建一列火车,教师就应提问幼儿火车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幼儿会想到车头、车厢和车尾。这时,教师再以问题的形式提问幼儿这三者有哪些区别。当幼儿出现困惑时,教师可以为幼儿解说,并搭建出一个模型供幼儿参考。在幼儿搭建完后,教师可以为幼儿讲解与火车有关的故事。比如火车诞生的时间、发明者是谁,火车有哪几种类型,与火车相似的交通工具有哪些等等。这样一来,在游戏中幼儿不但学会了堆积木,同时也了解了很多课外知识。

游戏与学习是紧密结合起来的。或者说游戏就是学习,而学习则是另一种游戏。游戏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让幼儿从中学到知识,丰富技能。教师在不失时机地为幼儿介绍一些百科知识,当幼儿们发现游戏可以与知识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内心会得到满足,从而在以后的游戏中积极地思考,努力探索新的奥秘。

三、利用扮演游戏,提高幼儿道德认知

幼儿由于年龄较小,生活经验不足,道德认知仍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利用简单说理的方法很难对幼儿的道德认知起到大的作用,因此,教师可以尝试利用角色扮演游戏使幼儿明白社会生活中的一些道德规则,并学会遵守必要的道德守则,提高幼儿的道德认知。

比如在玩“乘公车”游戏时,教师一开始不必要强调乘车的游戏规则,而是要幼儿自己去乘坐。孩子的玩心都比较大,对于规则没有什么概念,他们通过第一次的游戏发现“乘公车”很拥挤,甚至不小心还会摔倒。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安排一个幼儿为公车司机,另一个幼儿为秩序员,教师则为他们讲解乘公车的规则道理。比如上车前应按先后顺序排队,上车后要“投币”,并学会为老人、病人、孕妇让座,在公车上不随便扔垃圾等等。在有了规则概念后,再组织幼儿玩一次游戏,观察他们在游戏中的表现。游戏结束后,要求幼儿比较有秩序与无秩序的区别。幼儿会懂得,没有秩序的情况下,公车游戏无法进行下去。只有排好队,有秩序地游戏,才可以玩的开心。如此一来,秩序这个要领自然而然地就在幼儿的头脑中形成了。

幼儿在角色扮演游戏中可以学到很多社会交往、做人处事的道理。这些认知来源于游戏,却不局限于游戏。教学效果要比直接对幼儿传授德育知识好的多。幼儿只有亲身体会后,才能够学会站在他人的立场上去理解和处理问题,知道道德与规则重要性,从而不断完善自身的人格内涵。

总而言之,孩子是天生的游戏者。在游戏中,他们的经验、思想以及行为都会得到质的改变。教师要善于利用游戏的方式使幼儿从游戏中收获快乐与成长。把游戏的权利交给幼儿,让他们在游戏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敢于尝试,勇于创造。相信他们在游戏中可以收获更多不一样的精彩!endprint

猜你喜欢
游戏化幼儿教学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我园美术园本课程游戏化的开展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幼儿画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