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兴忠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基础部,广东 广州 511365)
话语标记语“对”的话语功能与认知特征
——基于电视访谈节目的研究
李兴忠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基础部,广东 广州 511365)
作为话语标记语的“对”出现于句中或句尾,一般仅出现于访谈语境中,个体间具有使用频次的差异性,可以叠用或后加语气词“啊”或“呀”,体现了基于不同生活体验的被访谈者对信息的真实性和新奇性的认知水平,以及对听者信息接受度的认知判断情况。“对”具有延迟应答、自我肯定、断句和转换话题等话语功能,体现了被访谈者在访谈过程中的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的心理认知活动。
话语标记语“对”;访谈语境;话语功能
在口语会话中,现代汉语“对”可以单独使用、重叠使用或后加“啊”“吧”“呀”等语气词,主要起应答的作用,出现在句首或单独成句,起到对相对会话者话语的判断、赞同功能。笔者观察发现,在口语会话尤其是在电视访谈节目会话中,作为应答语,“对”不仅仅出现在句首或单独成句,而且可以出现在会话者的陈述过程,位于句中或句尾,可以单独使用、重叠使用或后加语气词“啊”“呀”。笔者认为这是“对”作为话语标记语的一种用法。
话语标记语不构成话语的命题意义,而是对话语理解起到引导和制约作用[1]92。早期研究者Ostman、Schiffrin、Watts等学者对话语标记语进行了定义,并对英语常见话语标记语you know、I mean等进行了语用分析[2-4]。之后,国内外学者Blakemore、Unger、冉永平、李勇忠等人从分类和语言功能方面对话语标记语进行了深入研究[5-8]。其中,Blakemore最早从关联理论和认知的角度对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功能进行了研究,认为说话人和听话人有共同的认知目标,说话人通过使用话语标记语来引导听话人与其达到共同的认知水平,帮助听话人最方便、有效地理解说话人的话语含义[9]92。
话语标记语是话语成分之间的“粘合剂”,其作用是语用方面的[10]16,具有语言的三大功能中的语篇功能和人际功能,现代汉语中用作应答的表达式,经过语义虚化后可充当话语标记语[10]17。“对”的以上两种用法中,第一种是应答表达式,第二种是应答语义虚化后用作话语标记语。那么,作为话语标记语的“对”如何使用?其主要话语功能和认知特征是什么?本文将通过语料分析和对比分析的方法试图回答以上两个问题。语料来源于电视访谈节目《鲁豫有约》2016年度的9期节目,9位被采访者分别来自大陆、港澳台地区,每位被采访嘉宾在访谈开始前进行一小段个人演讲,然后进入主持人和嘉宾互动谈话的访谈阶段。笔者记录含有话语标记语“对”的语句,对比分析演讲环节和访谈环节的语料。
本研究共搜集到符合研究目的的话语语料83条,整理分析后发现,作为话语标记语的“对”在使用上表现出以下一些特征。
所有含有话语标记语“对”的语句都出现在访谈环节,而不是访谈开始前的演讲环节,这表明“对”具有访谈语境的专属性,即仅用于有双方或多方参与的面对面的口语交流情境,而不是单方参与为主的的演讲或陈述情境。为了验证这一论断,笔者也进一步观看了本研究中被访谈者的其他演讲和访谈节目,观察发现被访谈者在其他访谈节目中也会使用话语标记语“对”,同时并未发现其在其他演讲节目中使用“对”,进一步验证了访谈语境专属性的论断。
如表1所示,9位被访谈者使用“对”的频次存在明显差异,最多的使用21次,最少的仅使用4次。从所属语言社区来看,使用频次较高的被访谈者中,既有来自大陆的嘉宾,也有来自港澳台地区的嘉宾。也就是说,频次差异性与被访谈者所属语言社区不相关,只是存在个体差异性。也可以进一步说,在访谈语境中使用“对”是一种普遍现象,个体间整体语言风格的差异性也表现在“对”的使用差异上。
表1 使用“对”的频次个体差异
“对”不仅以单字形式用于句尾,有时也会三字叠用,即“对对对”,或后加语气词“呀”,即“对呀”。在9位被采访嘉宾中,3人有叠加使用“对”的情况,1人有后加语气词“呀”的使用情况。其中,相同嘉宾的叠加使用频次明显少于其单字使用频次,而“对呀”使用的频次明显多于单字使用频次(详见表2)。
表2 叠用与后加语气词情况一览
作为应答词的“对”可以两字或三字叠用出现于句首,“对”的重叠使用与肯定、赞同的程度有关,可以增强赞同功能,增加承认或赞同的语气[11]38。在本研究中,用于句尾的“对”叠用具有加强其单独使用的语气。另外,研究者通过观察被访谈者在叠用“对”时的眼神、面部表情等信息,认为本研究中“对”的叠用兼有应答访谈者的功能。
“对呀”或“对啊”作为应答词使用表示确认和判断,具有强烈的兴奋的语气[11]37。而在本研究中,来自台湾地区的嘉宾三使用“对呀”的频率明显高于来自大陆的其他嘉宾,说明“对”后加语气词使用与人们的所属语言社区有一定相关性,作为话语标记语使用的“对”不具有兴奋的语气,“对”单独使用与后加语气词“呀”使用用法基本相同。
作为话语标记语的“对”与作为应答词的“对”有着密切联系。根据语言单位的大小(词、短语、句子),肯定应答可以分为简单应答和复合应答[12]。而本研究发现,考虑应答反应时间的因素,作为话语标记语的“对”具有延迟应答的话语功能,即对谈话对方的话语不是立刻进行肯定应答,而是先叙述相关内容或陈述个人观点,然后进行补充性或延迟性应答。Levinson也认为话语标记语有标记后面话语对前面话语的回应和延续的功能[13]。“对”用于句尾或句中可以起到对相对话语参与者的应答作用,即延迟回应对方说话者的话语。
例1:访谈者:是你自己选择的?还是你父母帮你选择的?嘉宾一:是我自己选择的,对。因为我小时候其实学习很差。例2:访谈者: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吗?嘉宾二:如果没有急事的话,暂时不要联系我之类的,对。
赵聪注意到了“对”用于句中和句尾的用法,他认为这种用法是对听者和说话人自己的双重肯定,听者往往伴随微笑或点头的动作[14]20。而本研究中也发现了一些类似的用法,即“对”用于句中和句尾时,听者往往以微笑或点头予以回应。但是,这种情况是极少数出现的,大部分情况下,听者并没有微笑、点头等表情或肢体动作,不对说话人的陈述做出伴随性回应。另外,即便听者做出微笑或点头的动作,说话人也不一定看着对方的眼睛说出“对”。因此,本研究认为“对”的这种用法主要起到自我肯定的功能,双重肯定功能值得进一步商榷。
例3:嘉宾三:这是一个小故事,对。今天没打算说出来,你还记得,我就说,对。
例4:嘉宾五:之前我一直很欣赏姜文,对。我上中戏的时候,他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对。
除了肯定、判断的应答功能之外,“对”还有明显的话语标记功能。如“对”后加语气词“了”,即“对了”,该结构可用于句首作为话语导入标记语,是说话人向听话人表明自己有话要讲[15]。本研究发现,“对”用作话语标记语起导入新信息功能之外,当“对”单独、叠用或后加语气词“呀”用于句中时,是被访谈者向访谈者表明一句话的结束,相当于逗号的作用,然后开始下一句话。“对”前后两句话属于同一个意群,表明被访谈者的停顿和思考,在同一个意群的两句话之间起话语衔接的功能,与出现在应答语开头的“对”所具有的承上启下作用类似[14]24。
例5:嘉宾一:其实以前我很长时间都很压抑,对,我情感上也没有出口去宣泄。
例6:嘉宾一:因为太突然了,对,就是没有准备,就是10分钟。
上文提到的断句功能,“对”前后两句话属同一个意群,可以说是对长句的断句,“对”起到逗号的功能。而“对”的话题转换功能是对两个意群的划分,甚至是两个话题的划分,“对”可以被看作上一句话的一部分,起到句号的功能,与下一个意群断开。“对”在话语中的位置既可以在两个意群之间,也可以位于整个话语的末尾,即被访谈者最后一句话的末尾。通过分析语料发现,“对”最常用的功能就是话题转换功能。刘永峰研究发现应答语“对”作为新旧话题转换的标记的用法十分普遍,起到话语衔接和话题转移的功能,这与本研究所认为的“对”的话题转换功能相似[11]39。
例7:嘉宾一:我还给我爸发了信息,对。我觉得就是脑子里一部分是不敢相信的。
例8:嘉宾五:我认为天赋异禀都应该是少年人,对对对。
例9:嘉宾六:他一直保持最单纯的那一面,对。
关联理论认为人们的交际过程是认知活动,话语标记语在交际过程中起到制约和引导的作用,说话人通过使用话语标记语来制约和引导听话人对话语的理解和认知[9]92。通过与应答语“对”进行对比,上文分析和论述了话语标记语“对”在使用和话语功能方面的特征。这些特征一方面反映了被访谈者为达到制约和引导访谈者的理解和认知的目的,另一方面也体现了被访谈者在访谈中个人的心理活动和认知特征。
在访谈语境中,访谈者试图挖掘被访谈者不为人知的经历和故事,而且很大一部分内容有关家庭、爱情等隐私话题,因为被访谈者的经历和故事容易引起观众的兴趣和关注。而这些信息往往具有传奇性,甚至不能被听众所相信和接受。在叙述过程中,被访谈者一是要保证信息的真实性,二是要力求让访谈者和观众相信他说的话,制约和引导访谈者做出正确的理解和认知。基于这两点的认知,被访谈者通过使用“对”加强自我肯定,向访谈者和观众表达“我说的话是真的”的含义。在演讲、新闻等语境中,说者和听者对信息的真实性有共同的认知,即双方都认为在这些语境中所讲的话是真实的,不需要太多自我肯定来加强信息的真实性。
在使用“对”时,被访谈者个体间表现出使用频次的差异,有的被访谈者使用频次较高,而有的使用较低。这些差异反映了被访谈者对客观世界的不同体验和认知。对同一事物的体验,人们既可以得出相同或相似的认知,也可以得出不同的认知,通过语言的选择和使用表现出来。基于个人生活的体验经历,不同被访谈者得出的认知不同,他们对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的认知不同,对听者接受理解和接受能力的判断认知不同。面对同一信息,有的访谈者认为信息的真实性是显而易见的,不需要反复强调。而其他被访谈者则认为信息的真实性不是很明显,需要多次、叠用“对”来加强信息的真实性。“对”的使用差异表现了被访谈者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差异。
“对”的话语功能体现了被访谈者两方面的心理认知活动,一是积极应对谈话或当前阶段的谈话内容,二是消极应对谈话或当前阶段的谈话内容。自我肯定和延迟应答功能体现了被访谈者的积极应对心理,自我肯定功能表明被访谈者担心对方怀疑信息的真实性,通过自我肯定加强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延迟应答功能表明了被访谈者首先表明自己的观点或态度,积极应对访谈者提出的问题或信息,然后进行二次应答,表明积极参与谈话的态度。而断句和话题转换功能体现了被访谈者消极应对的心理,表明被访谈者不情愿回答或应对访谈者的问题或信息,对当前话题不愿给出更多详细的信息,急于结束当前所谈论的话题或改变话题。
本研究把出现于句尾或句中的“对”与出现于句首的应答语“对”进行了区分,认为前者属于话语标记语的范畴。通过分析电视访谈节目《鲁豫有约》中被访谈者的言语,并与他们在其他演讲语境中的话语进行对比,本研究发现作为话语标记语的“对”一般仅出现于访谈语境中,在主要由一个人完成的演讲语境中极少出现。“对”的使用频次呈现被访谈者个体间的差异性,有的被访谈者在访谈过程中较多使用“对”,其他则较少。另外,“对”可以叠用或后加语气词“啊”或“呀”使用,这与被访谈者所属的语言社区有关,即“对啊”、“对呀”的使用受方言的影响。“对”的话语标记语用法体现了基于不同生活体验的被访谈者对信息的真实性和新奇性的认知水平,以及对听者信息接受度的认知情况。“对”具有延迟应答、自我肯定、断句和转换话题等话语功能,体现了被访谈者在访谈过程中的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的心理认知活动。
[1] 肖武云,曹群英.话语标记语语用功能的认知分析[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9(1):92-96.
[2] OSTMAN J O.You Know:A Discourse Functional Approach[M].New York:Garland,1981.
[3] SCHIFFRIN D.Discourse Markers[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4] WATTS R J.Taking the pitcher to the‘well’:native speakers'perception of their use of discourse markers in conversation[J].Journal of Prag⁃matics,1989(2):203-237.
[5] BLAKEMORE D.Understanding Utterances[M].Oxford:Blackwell,1992.
[6] UNGER C.The scope of discourse connectives:implications for discourse organization[J].Journal of Linguistics,1996(2):403-438.
[7] 冉永平.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学研究综述[J].外语研究,2000(4):8-14.
[8] 李勇忠.论话语标记在话语生成和理解中的作用[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6):77-81.
[9] BLAKEMORE D.Relevance and Linguistic Meaning:The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of Discourse Markers[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10] 谢世坚.话语标记语研究综述[J].山东外语教学,2009(5):15-21.
[11] 刘永峰.“是、好、对、行+语气词”的话语功能[D].北京:北京语言大学,2008.
[12] 邓锡琴.现代汉语中肯定应答的表达方式[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1.
[13] LEVINSON S.Pragmatic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
[14] 赵 聪.应答词“是、对、行、好”的话语功能分析[D].延边:延边大学,2006.
[15] ERMAN B.Pragmatic Expressions in English:A Study of You Know,You See and I Mean in Face-to-face Conversation[M].Stockholm:Almqvist&Wiksell International,1987.
The Cognitive Features and Functions of Discourse Marker“dui”
LI Xingzhong
(Department of Foundation Courses,Guangdong AIB Polytechnic,Guangzhou 511365,China)
As a discourse marker,“dui”generally appears in the context of interview in the middle or end of an ut⁃terance.The frequencies of its use differ among individuals,and it can be overlaid in two or three or jointly used with modal particles“a”or“ya”,which shows that interviewees based on different cognitions have different per⁃ceptions on the interviewers’acceptability and truth and novelty of the information shared.“dui”shows the dis⁃course functions of delay answer,self-affirmation,punctuation and topic shift,which shows the interviewees’positive and negative engagement in the interview.
discourse marker“dui”;the context of interview;discourse functions
H030
A
2095-4476(2017)10-0063-04
2017-05-25;
2017-06-20
李兴忠(1982—),男,山东乐陵人,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讲师。
(责任编辑:刘应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