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文娟,姜小凌
(湖北文理学院 文学院,湖北 襄阳 441053)
地方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讲、练、展、评”教学模式建构初探
——以湖北文理学院为例
管文娟,姜小凌
(湖北文理学院 文学院,湖北 襄阳 441053)
基于地方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学生的就业趋向及地方新闻媒体对新闻传播人才的素养要求,并结合地方高校的教学特点,提出新闻传播类专业“讲、练、展、评”教学模式:“讲”环节精讲理论,强调实践;“练”环节课堂实训、课堂实验、课外实践相结合;“展”环节学生作品班级展播、全院展播、社会媒体展播逐级递进;“评”环节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考评、业界专家点评共同构建科学合理的学生学业成绩评价体系。该教学模式的建构,对理顺完整系统的教学过程、提升新闻传播类专业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促进新闻传播学界和传媒业界的共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及推广价值。
新闻传播;教学模式;湖北文理学院
随着网络与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传统媒体遭遇极大的冲击,中国传媒业正朝着媒介融合、整合传播的方向发展。媒介格局的变革对新闻传播人才的要求更加多元化、专业化,给高校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带来了新的挑战。早在2013年6月教育部、中宣部出台的《关于加强高校新闻传播院系师资队伍建设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就明确提出:“培养具有全媒体业务技能的应用型、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支持高校在招生、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等方面进行综合改革”。[1]而在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也重点强调:“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要加快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2]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如何通过改革教学模式来提升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的教学质量,培养适应传媒业发展需要的应用性创新型新闻传播人才就成为当前地方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问题。
一种教学模式的提出并非凭空而来,必须基于广泛的社会调查和研究。笔者在进行毕业生网络问卷、媒体访问调查、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主要基于以下几点提出了新闻传播类专业“讲、练、展、评”教学模式:
地方高校培养的大学生,主要是服务于地方的经济及社会发展需要。为了了解地方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笔者通过网络问卷的形式,对湖北文理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2010届至2014届毕业生进行了调查,参与调查的毕业生共85人,收回有效问卷78份。通过对毕业生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该校新闻传播类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分布在媒体业务、办公文秘、自主创业等方面,其中从事媒体业务,包括在网络公司、影视制作公司、广告公司、广播电视台、报社和杂志社等单位就业的,占被调查对象的33%左右;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办公文秘、宣传策划、创意文案写作、营销管理等工作的,占被调查对象的20%左右;本科毕业后读研和创业的各占被调查对象的5%左右,其他所从事的职业基本上与专业不相关,如保险业务员、服务员、培训教师以及无业者等,占被调查对象的37%左右。从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地方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毕业生到媒体及行政、企事业单位从事新闻、宣传、策划等工作占到很大比例,这些工作需要学生有较强的新闻传播专业技能、社会交际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这就要求地方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的日常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这些应用性能力的培养。
既然媒体业务是地方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方向,那么地方高校在培养新闻传播类人才时就必须考虑地方媒体的需求。笔者针对襄阳地方媒体对人才需求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访问调查,调查对象涉及广播电视台、报社及网站媒体的领导。其中襄阳日报社调查对象7个,包括报社的社长、总编辑、副总编辑等;襄阳广播电视台调查对象7个,包括该台的台长、总编审、各频道中心主任等;百腾网调查对象1个,为该网络媒体总编辑。受访的地方媒体专家普遍认为目前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最主要的问题在于毕业生缺乏实践经验以及紧跟媒体发展的业务能力。为了改善新闻传播类专业人才培养水平,媒体专家建议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环节,与媒体联合培养新闻传播人才。
目前在国内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中,教学模式常见的主要有讲解—接受式教学模式、项目式教学模式等,这些教学模式各有其优缺点。如传统的讲解—接受式教学模式以课堂老师讲授为主,学生的主动参与较少,学生学习是一种被动地接受,但在传授知识、形成技能方面仍然十分有效;项目式教学模式是基于新闻传播业界工作流程的一种教学模式,将业界的工作项目嵌入到新闻教学中来,目的性、实践性较强,但在教学过程中难以按照知识点循序渐进。在吸收已有教学模式优点的基础上,结合地方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创新实践的要求,总结出“讲、练、展、评”教学模式,既强调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较强的实践能力,并将媒体专家、业界标准引入日常教学,使新闻传播类专业的人才培养能够与新闻传播业界的发展相适应。
湖北文理学院设有广播电视学及广播电视编导两个新闻传播类专业,在校学生人数1000余人。近年来,在“讲、练、展、评”教学模式方面进行了一些实践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效。
1.课程设置:设置实践课程或增加课程的实践环节
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来增加课程设置中的实践比重:一是直接设置实践课程,主要包括专业技能课程。如《摄影基础》《电视摄像》《新闻采访与写作》《广播电视编辑与制作》等课程,设置摄影、摄像、采访、写作、后期编辑制作等实验项目,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二是增加课程的实践环节,这主要体现在专业基础课程中。如《现代汉语基础》课程增加了普通话训练的内容,《演讲与沟通》课程增加了演讲训练、礼仪训练等内容,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基本能力。
2.教学内容:将新闻传播业界典型性案例引进课堂
通过建立课程案例库,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政治导向正确、传播效果较好、专业水平高的新闻传播案例,来增强学生对媒体真实情境的认识及掌握媒体实际工作的方法、技巧,并注重将地方媒体有代表性的案例引入教学。如《新闻评论》课程选择《襄阳日报》龙仲平系列评论作为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地方党报系列评论如何通过策划、选题来体现媒体的特色及定位,对提高学生的媒体实际工作能力具有现实意义。
3.教学方式方法:线上线下师生共同参与的全过程教学
教学方式上网络课堂和现实课堂相结合,全信息多渠道教学;在教学方法上师生共同参与,以学生为主体。通过采用教师课堂理论讲授、学生利用网络课堂课下自主学习、教师引导学生专题讨论、学生课内课外实践的全过程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较好学习效果。
4.师资队伍:引进或聘请新闻传播业界专家作为课程讲师
新闻传播类专业在教学过程中重视业务技能的训练和职业经验的传授,需要教师要有较丰富的业界实践经验,可以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来实现。“请进来”,既可以引进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又有一定的学术背景的媒体人作为实践课程的专业教师,也可以聘请资深媒体人作为实践课程的主讲教师或学生课外实践及创新创业项目的指导老师;“走出去”,可以有计划地输送青年教师到媒体单位参加顶岗工作、实践活动,以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业务水平,更好地服务于新闻传播教学。
1.模拟实际工作设计课堂实训
实践类课程依据社会实际需要设计课堂实训项目,以解决问题为中心,模拟社会工作实际操作环节进行课堂实训。如《公共关系学》课程设计了“组织新闻发布会”“公共关系调查”“公共关系活动策划”“公共关系危机处理”等项目,以课堂实训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课堂模拟操作,以提升学生的公关意识和对公关技巧的运用能力。
2.参照业界标准进行课堂实验
实验类课程参照业界标准制定课程实验教学方案,设计实验环节,按照业界工作流程完成实验项目。如《影视导演基础》实验课程围绕影视创作中导演的阶段性任务,学生以组为单位完成一个影视作品从前期策划、中期拍摄到后期制作的整个流程,学生按业界工作规范进行分工,各司其职,合作完成实验项目。
3.循序渐进开展课外实践
课外实践包括认知实习、专业见习、专业实习、创新项目等环节。为期一周的认知实习、为期两周的专业见习、为期三个月的专业实习分别安排在大一、大三、大四进行,创新项目则贯穿学生在校四年。这些课外实践教学按照由简入繁、由易而难的顺序进行设置,从最初的媒体参观、体验到后期的学生以准媒体人的身份进行实际工作,根据不同学期的学生培养目标设计不同的实践内容,通过循序渐进课外实践项目开展来扎实推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1.所有学生作品班级内展播
新闻传播类专业学生的学习情况如何,很大程度上要靠其作品来判断。相关课程的学生作品在完成后,首先要在班级内进行展播,并通过学生阐述作品、课堂讨论、老师点评等环节来检验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并促进学生相互学习、借鉴。
2.优秀作品参加“新闻传播类专业优秀学生作品展评会”
以定期举办“新闻传播类专业优秀学生作品展评会”的方式,跨专业、跨年级,按不同的作品类型如新闻节目类、公益广告类、纪录片类、微电影类等来征集优秀学生作品在全院范围内展播,并邀请新闻传播业界专家进行评奖、点评,以开拓学生专业视野和跨专业跨年级的交流。
3.获奖作品通过传统媒体及网络平台向社会展播
“新闻传播类专业优秀学生作品展评会”评选出来的获奖学生作品,可以推荐到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播出,也可集中上传至土豆、优酷等网络传播平台,向社会进行展播,以提升学生的专业自信心,并在更大范围内得到社会的认可。
1.学生自评互评
教师按照课程的相关知识点要求制定作品评价标准,所有课程作品在班级内展播的基础上学生按评价标准逐项打分,进行自评互评。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进一步把握,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学生对作品的优劣认识及自我评价能力。
2.教师考评
教师将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考勤、作业、课堂讨论、自主学习、实验、考试等环节都作为评价指标,将平时成绩、期中成绩、期末成绩各占一定比例计入最后的总成绩。使教师对学生成绩的评价不再是期末一张试卷,而是将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都纳入到评价环节。
3.业界专家考评
新闻传播业界专家主要以两种方式参与对学生成绩的评定:一是直接参与课程考试的出题、面试环节;二是对优秀学生作品的评奖情况计入学生的创新实践学分。业界专家参与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是用更专业的眼光来评介学生成绩,既开拓了学生的专业视野,也能让业界发现优秀作品和有潜力的专业人才。
“讲、练、展、评”教学模式是从教学实践中逐渐总结摸索而来,其目标是培养熟练掌握全媒体专业技能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要想使该教学模式真正在教学实践中取得成效,需要注意以下问题:一是在强调实践教学重要性的同时不能忽视理论教学。新闻传播类专业尽管实践性很强,但新闻传播理论是指导科学实践的重要基础,忽视理论教学会陷入“新闻无学”的错误境地,阻碍新闻传播实践的长远发展;二是“讲”“练”“展”“评”四位一体,“讲”“练”是基础,“展”“评”促提高,不能够只突出其中某一个环节而忽视其它环节;三是在不同类型的课程中“讲”“练”“展”“评”的实现方式有所不同。如理论型课程是在理论精讲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参与“练”“展”“评”。理论+实践(实验)型课程可以在学校教师主“讲”和业界教师的主“练”的基础上合作完成“展”和“评”,通过学界、业界教师的强强联合来提升教学质量。实践(实验)型课程强调按照新闻传播业界的工作流程、工作要求来设置实践(实验)项目和实践环节,完成“讲”“练”“展”“评”的整个过程。
教学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其系统性、完整性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教学环节的有机衔接。“讲、练、展、评”教学模式从课堂教学到课外实践,从课程成果展示到课业成绩评价,不同的教学环节环环相扣,科学衔接。讲、练环节是基础,教师课堂理论精讲,学生课内课外实践,讲和练的教学环节夯实了学生知识学习、技能训练的基础。展、评环节促提高,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学习训练成果进行展示和评价,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能够及时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激励自己更好地投入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
目前中国的新闻传播实践和新闻传播理论研究有两种不良倾向:一种是漠视甚至对抗理论研究的“新闻无学”观念,另一种则是脱离媒体实践的空洞理论研究。无论是哪一种倾向,对新闻传播学教育与新闻传播业的发展都是非常不利的。[3]“讲、练、展、评”教学模式是在对新闻传播实践中不断涌现的新现象、新问题进行思考、总结基础上进行理论精讲,不仅教给学生实践操作的技能,更教给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从而使学生的创新实践有了新闻传播理论和方法论的指导,为其创新实践能力的长远提升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传统教学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是主要老师说了算,一张试卷定成绩。“讲、练、展、评”教学模式建立起综合的学生学业成绩评价体系,在评价内容上将学生“讲”“练”“展”的情况按一定比例纳入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在评价形式上可以根据课程特点选择面试、笔试等方式,在评价主体上除教师外,还引入了学生和媒体专家,对学生学业的评价更为客观、更为专业。
新闻传播业界是新闻传播学界人才培养的出口,“讲、练、展、评”教学模式通过课堂教学环节引入业界案例及业界专家授课、实践环节按业界标准进行项目化管理、展评环节邀请业界专家参与等多种方式,将业界的工作流程、对作品的评价标准、对人才的能力要求等纳入教学各环节,有利于培养学生更早、更好地适应业界需要。同时也有利于业界发现优秀作品,发掘专业人才,促进学界、业界的共同发展。
“教学模式从本质上说是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指导下,影响特定教学目标达成的教学活动诸要素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形成的、以教学程序为其外在表现形式的一种教学实践活动结构和策略体系。”[4]新闻传播类专业“讲、练、展、评”教学模式在吸收已有的教学模式优点的基础上,经过在湖北文理学院三年多的教学探索和实践,已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教学程序及实施方法,已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该校新闻传播类专业学生近两年全国级、省级各类专业比赛中获奖30余次,获得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5项,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有所提升,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讲、练、展、评”教学模式的成绩固然可喜,但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此教学模式还存在相关课程如何均衡推进、各环节如何落实到位等问题,这与教师的教学责任心、对此教学模式的理解、新闻传媒业界的支持配合等都有较大关系;此教学模式的可操作性较强,便于在其他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学中予以借鉴和推广,但一个成熟的教学模式的成型与推广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实践的检验,还需要更多新闻传播教育工作者进一步地思考、探索和总结。
[1] 教育部,中宣部.关于加强高校新闻传播院系师资队伍建设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EB/OL].(2003-06-18)[2017-03-24].http://www.moe.gov.cn/jyb_sjzl/moe_1695/tnull_35946.html.
[2] 杜尚泽.习近平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坚持正确方向创新方法手段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N].人民日报,2016-02-20(1).
[3] 王春玲,牛炳文.从理论到实践,从课堂到媒体——新闻专业实践教学的系统思考[J].新闻界,2008(1):168-170.
[4] 张志勇.对教学模式的若干理论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1996(4):35-38.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Mode of“Lecture,Practice,Exhibition and Evaluation”of Journalism&Communication Major:Taking Hube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 as an Example
GUAN Wenjuan,JIANG Xiaoling
(College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Hube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Xiangyang 441053,China)
Based on the employment trend and the literacy requirements of local news media,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teaching mode of“Lecture,Practice,Exhibition and Evaluation”of journalism&communication major in local university,which combined with the following four parts:“Lecture”links fine theory,emphasizing practice;“Practice”links classroom training,classroom experiments,extracurricular practice;“Exhibition”links class ex⁃hibition,social media broadcasting;“Evaluation”Links students self-evaluation,teacher evaluation,experts e⁃valuation on academic performance.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eaching model is of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nd populari⁃zation value to enhance the innovative practical ability of journalism&Communication Major students and to pro⁃mote the win-win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and media industry.
journalism&communication major;teaching mode;Hube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G642.4
A
2095-4476(2017)10-0078-05
2017-05-04;
2017-05-31
湖北文理学院教学研究重点项目(JY2017003)
管文娟(1972—),女,湖北黄陂人,湖北文理学院文学院副教授。
姜小凌(1972—),女,湖北枣阳人,湖北文理学院文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跨文化传播,新闻史。
(责任编辑:刘应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