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王中翼
两位名人,同一故居
——《与妻书》及背后的故事
文丨王中翼
■简洁、凝练、克制而有分寸的文字如何写就?文言文篇章是磨炼文字功底的必读之物。在古意中探寻主题的侧面,在古文中聆听遥远的回响。如今,我们的心灵仍能与之共振,激起穿越千年的默契和声。
林觉民(1887—1911),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少年之时,即接受民主革命思想,推崇自由平等学说。留学日本期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1年4月27日与族亲林尹民、林文,随黄兴、赵声等革命党人参加广州起义(黄花岗起义),转战途中受伤力尽被俘,从容就义,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原文
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①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②
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③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④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⑤语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⑥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
汝忆否?四五年前某夕,吾尝语曰:“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我而死。”⑦汝初闻言而怒,后经吾婉解,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吾先死留苦与汝,吾心不忍,故宁请汝先死,吾担悲也。⑧嗟夫!谁知吾卒先汝而死乎?吾真真不能忘汝也!回忆后街之屋,入门穿廊,过前后厅,又三四折,有小厅,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栖之所。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⑨吾与(汝)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⑩何情不诉?及今思之,空余泪痕。又回忆六七年前,吾之逃家复归也,汝泣告我:“望今后有远行,必以告妾,妾愿随君行。”吾亦既许汝矣。前十余日回家,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语汝,及与汝相对,又不能启口,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故惟日日呼酒买醉。嗟夫!当时余心之悲,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
与妻书
[文|林觉民
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事势观之,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到那时使吾眼睁睁看汝死,或使汝眼睁睁看吾死,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即可不死,而离散不相见,徒使两地眼成穿而骨化石,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今日吾与汝幸双健。天下人之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吾今死无余憾,国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依新已五岁,转眼成人,汝其善抚之,使之肖我。汝腹中之物,吾疑其女也,女必像汝,吾心甚慰。或又是男,则亦教其以父志为志,则吾死后尚有二意洞在也。甚幸,甚幸!吾家后日当甚贫,贫无所苦,清静过日而已。
吾今与汝无言矣。吾居九泉之下遥闻汝哭声,当哭相和也。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则又望其真有。今是人又言心电感应有道,吾亦望其言是实,则吾之死,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汝不必以无侣悲。
注释
①意映卿卿:意映,作者妻子,姓陈,名意映。林觉民牺牲后她秉志抚孤,两年后终因悲伤过度以终,年仅二十二岁。卿卿,旧时夫妻间的爱称,多用于对女方的称呼。
②竟书:写完。
③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希望彼此有情爱的人都能结为夫妻。眷属,指夫妻。典出元代剧作家王实甫《西厢记》:“永老无别离,万古常完聚,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
④遍地腥云,满街狼犬:比喻清朝血腥凶残的统治。彀:同“够”。
⑤司马青衫:参见《琵琶行》。这里借以表达自己深切同情人民疾苦的心情。太上之忘情:古人有“太上忘情”之说,意思是修养最高的人,忘了喜怒哀乐之情。
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语出《孟子·梁惠王上》,意思是说,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要推己及人,也要敬爱其他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孩时,要推而广之,也应关爱其他的孩子。前一个“老”“幼”都做动词,分别是敬爱、关爱的意思。
⑦与……无宁……:与其……不如……。无宁,即毋宁,宁可,不如。
⑧以汝之弱:以(凭)你柔弱的身心。之,结构助词“的”,取消句子的独立性。禁(jīn):受得住,承受得了。一般用否定形式。
⑨适:正好,恰好。 望日:农历每月十五日。
⑩原文无“汝”字,根据文意补上的。低低切切:形容说话轻声细语,声音低微细小。
赏读
福州市鼓楼区杨桥路86号有一处宅院,过去是杨桥巷17号。它坐西朝东,三进,四周有风火墙。第一进与第二进之间有一长廊,廊两旁种有翠竹。第三进大厅两旁各有前后厢房。天井两旁为自成院落的南、北院。西南隅的厅与房前有小天井,小天井南端的卧房窗外有花台(昔时种植蜡梅)。小厅有门,往东通向家塾——“紫藤书屋”。显然,这是一处建筑布局颇为讲究,适合大家庭居住的精致院落。
这里曾是现代著名女作家冰心的家,她在《我的故乡》一文中写道:“那时我们的家是住在‘福州城内南后街杨桥巷口万兴桶石店后’。这个住址,现在我写起来还非常的熟悉、亲切……这所房子很大,住着我们大家庭的四房人。祖父和我们这一房,就住在大厅堂的两边,我们这边的前后房,住着我们一家六口,祖父的前后房,只有他一个人和满屋满架的书,那里成了我的乐园,我一得空就钻进去翻书看。”“这所大房里,除了住人的以外,就是客室和书房。几乎所有的厅堂和客室、书房的柱子上墙壁上都贴着或挂着书画。” 在这个家中,少年冰心在这里度过了幸福难忘的时光。
同样在这座宅院里,庭院的西南一隅,有一座二层小楼,叫双栖楼,楼前种植蕉梅。在冰心住进这座宅院的前几年,有一对恩爱夫妻在这里建立了温馨甜蜜的小家庭,小日子过得羡煞神仙:“回忆后街之屋,入门穿廊,过前后厅,又三四折,有小厅,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栖之所。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吾与(汝)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这是革命志士林觉民1911年4月24日写给他妻子的绝笔信——《与妻书》中回忆描述的情景。
这座宅院至今还保留在福州著名的三坊七巷附近,现在是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名字叫“林觉民·冰心故居”。一座宅院,两位名人,确实是一个传奇美谈,但是林觉民和冰心两人非亲非故,为什么会先后住在同一所宅院呢?这背后有着怎样的人事变故,隐藏着一个怎样的动人故事呢?
那是一个大情大义、为国舍家的悲壮故事。
1911年,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一年。这一年,是农历辛亥年,轰轰烈烈的广州起义(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相继爆发。辛亥革命终结了封建王朝对中国两千多年的统治。杨桥巷17号的变故就与这场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革命密切相关。
1911年5月之前,这所宅院一直是林氏大家庭的住所。1887年,林觉民出生在这里,林觉民的祖父林彦起是举人,觉民为其四子林孝颖所生,后过继给林孝颖的兄弟孝凯。1905年,18岁的林觉民与17岁的陈意映在此成婚。这是一门好亲事,陈家是望族,晚清重臣、担任末代皇帝溥仪老师的陈宝琛即为陈家族人,陈意映喊他叔公。陈意映的父亲陈远凯是位举人。出身于这样家庭的陈意映,自然是知书达理,端庄大方。林觉民与陈意映情投意合,琴瑟和谐,夫妻感情十分融洽。林觉民曾在一篇记录两人缱绻情感生活的文章《原爱》中说:“吾妻性癖好尚,与君绝同,天真浪漫,真女子也。”
如果满足于眼前小家庭的安乐日子,他们定然是可以过得非常幸福美满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是天下有情人的共同心愿。但是,天性聪慧,读书过目不忘的林觉民,少年时代就无心科举功名,而是接受了民主革命思想,推崇自由平等学说,此时的他已成长为一位有着强烈的家国情怀、道义担当的时代先驱。
面对“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的黑暗现实,他忧国忧民,积极投身于推翻腐朽统治的民主革命斗争中。他力赞邹容“革命与教育并行”的主张,与进步同学自办私学,还在家中办女学,动员妻子、堂妹等亲友入学,抨击封建礼教,并介绍欧美先进国家的社会制度和男女平等情况。1907年,林觉民告别陈意映,东渡日本留学。不久,加入了中国同盟会,成为骨干成员。1911年1月底,中国同盟会在香港成立了统筹部,策动广州起义。林觉民得知后,从日本回国参加广州起义,遂赴香港,后回福建召集革命志士。起义临近,林觉民临行前回家探望了父母和妻子陈意映,跟家人说学校正在放樱花假,当时陈意映已经怀孕。
广州起义的前三天,即1911年4 月24日,他从广州来到香港,迎接从日本归来参加起义的同志,当晚住在临江边的一幢小楼上。夜阑人静时,想到即将到来的残酷而轰轰烈烈、生死难卜的起义,以及自己的龙钟老父、弱妻稚子,他思绪翻涌,不能自已,彻夜难眠,在手帕上分别写下了给父亲和妻子的诀别信——《禀父书》和《与妻书》,天亮后交给一位朋友,说:“我死,幸为转达。”写《与妻书》时,林觉民满怀悲壮,已下定慷慨赴死的决心,在信的开头,他就毅然决然地告诉妻子:“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
三天后,即4月27日,广州起义爆发。林觉民随黄兴勇猛地攻入总督衙门,纵火焚烧督署。冲出督署后,转攻督练所,途中与清巡防营大队人马相遇,展开激烈巷战,受伤力尽被俘。清两广总督张鸣岐、水师提督李准亲自在提督衙门内审讯,他毫无惧色,在大堂上侃侃而谈,综论世界大势和各国时事,宣传革命道理。几天后泰然自若地迈进刑场,从容就义,年仅24岁。后被葬于广州黄花岗,和其他七十一位烈士长眠于此。
林觉民在广州遇难时,陈意映的父亲陈元凯恰好正在广州任职,为避免清政府满门抄斩,他托人连夜到福州报信,让陈意映火速逃离。住在这幢老屋里的林家七房兄弟,急匆匆将祖屋卖掉后逃离。而买下这座宅院的人,叫谢銮恩,他是冰心的祖父。1911年9月,冰心的父亲谢葆璋辞去了烟台海军学校校长之职,携全家经上海回福州。11月,11岁的冰心住进了这所宅院。这就是杨桥巷17号一座宅院、两位名人的来龙去脉。
林觉民为什么甘愿牺牲个人的幸福、甘愿抛弃幸福美满的家庭,而义无反顾慷慨赴难呢?在这封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情书”的《与妻书》中,他给出了令人动容的完美答案。
首先,是他的大仁大义。作为一个民主主义革命战士,林觉民深受自由、民主、博爱思想的影响,同时又具有传统知识分子以天下为己任的道义担当,表现出一个革命者追求正义与真理,舍生取义的高尚情操和宽广胸怀。为自己的小家,他本可以过得安逸幸福,可是放眼天下大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清廷统治残酷腐朽,人民大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第以今日事势观之,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他关心国家和人民的命运,对天下局势和社会现状有着深刻而清醒的认识。正如鲁迅所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林觉民就是这样一位始终“以天下人为念”的“真的猛士”,他为现实的黑暗和人民的痛苦而哀痛,为自己能投身革命,救国救民而感到幸福。因而,他像古代的仁人志士一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同时劝慰妻子“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一己之福与天下人之永福,小家与大家,当两者不能兼顾的时候,他想到的不是独善其身,而是毅然牺牲,为天下人谋永福。
他在给父亲的诀别书中这样写道:“儿死矣,惟累大人吃苦,弟妹缺衣食耳。然大有补于全国同胞也。”这是更甚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大仁大义啊!而怎样为天下人谋永福呢?《与妻书》信中虽未言明,但从“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吾今死无余憾,国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之类的话语中可以看出,那就是武装起义,推翻清政府的统治。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他预料大业非一时一事可以奏效,发动起义凶多吉少,流血牺牲在所难免,但正如他被俘后面对审判他的清廷官员所说的:“只要革除暴政,建立共和,能使国家安强,则死也瞑目。”他置个人生死于度外,抛却娇妻幼子而“勇于就死”,大义凛然、无所畏惧地投身到推翻清政府黑暗腐朽统治的武装起义中。
其次是他的大情大爱。说到英雄豪杰,许多人往往有一个刻板的印象,以为那是一群不食人间烟火的人,他们铁石心肠,不重感情,不讲亲情、友情,更别说儿女私情了。或者是宣传英雄人物的时候,刻意淡化、回避感情问题,似乎担心有损英雄形象的高大。其实,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英雄也由凡人做,革命者同样是肉身凡胎,有着七情六欲、儿女情长。“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与妻书》展现了一个革命志士有情有义、有血有肉的生动形象。
林觉民固然英雄气壮,气壮山河,但同样儿女情长,侠骨柔情。他爱妻子,爱家人,爱得一往情深,至真至诚。这是赴难前写给妻子的诀别信,自然不可能满纸豪言壮语,也不可能满纸甜言蜜语。字里行间都是他对妻子的满腔赤诚、无限爱恋,以及抛家弃子的肝肠寸断。写信时,他“泪珠与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但“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于是强忍悲痛,娓娓倾诉他“以天下人为念”,不惜抛却儿女情长,舍身参加革命的坚决与执着,以及他对爱妻的留恋与不舍。
一篇《与妻书》,让我们看到一个热血革命者真实多情的一面。他不是神,他是人,一个用情极重极深的男人。书信第三段作者详细回忆了夫妻间的几件私密小事,足见他们夫妻感情之亲密,也足见林觉民对妻子的挚爱与真情。他爱他的妻子,也爱他的国家和人民,也正因为对妻子爱得真、爱得深,才能推己及人,“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为天下人谋永福”。这样,从儿女情长、家庭之爱,自然扩充为人间大爱,对祖国和人民的大情大爱。这是一种情的扩大,一种爱的升华,本质上就与大仁大义相通了。有真情真爱,方有大情大爱,有大情大爱,方有大仁大义。
细读整封书信,第二段开头一句“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实在是全文纲领性的句子,作者把对妻子之爱的至情与献身祖国和人民的大义融汇在一起,全文抒情说理由此展开。“今日吾与汝幸双健。天下人之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他袒露胸怀,从儿女私情说起,毫不掩饰与亲人永别时悲伤的泪水,又引申出献身于为天下人谋永福的革命事业的道理,用革命者的豪情激发妻子对天下人和祖国命运的关切。这样,既抒情,又说理,情愈浓,理就愈深。正因为烈士对妻子眷恋之情那样诚挚,才使他忍心抛家舍妻赴义的“理”具有了巨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其爱情之伟大,其革命情操之高尚,可歌可泣!
因此,《与妻书》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情真意切、情理交融。书信字字泣血,到处都是浓得化不开的真情,缠绵悱恻而又充满激情,悲而能壮,浩气充塞,为国捐躯的激情与对爱妻的深情两相交融,相互辉映,叫人断肠落泪,而又撼人魂魄,令人感奋。另外,这封书信语言浅近平易,明白晓畅。虽用文言,又杂有白话,既通俗易懂,又不失典雅庄重。多处运用排比、反复和反问句式,又化用“太上忘情”“望夫化石”“破镜重圆”“司马青衫”等众多典故,增添了文采,增强了语言表现力。
孙中山评价广州起义说:“然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烈士的英名和事迹光昭日月,百世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