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各地高校都在逐步推进现阶段的新课改。然而与此同时,很多大学生整体上表现为迷茫与困惑的心态。对于大学生某些潜在性的心理倾向如果不加关注,那么很可能演变成严重度较高的心理问题,进而干扰到了大学生自身应当具备的健康心态。因此作为思政辅导员来讲,应当探析多样化的心理健康隐患以及健康问题,在此前提下给出与之相适应的改进对策。
[关键词]高校思政辅导员;心理健康问题;相关对策
从基本特征来讲,思政辅导员的各项日常工作具备显著的指引性以及指导性价值。这是因为,思政指导员面对同学们表现出来的各类心理困惑以及其他心理难题都要予以妥善解决。因此可见,思政辅导员作为开展思政辅导的关键性人员,本身承受着相对较重的日常工作压力,而与之相应的各类心理问题也表现得尤为突显。对于现阶段的高校来讲,针对思政辅导员有必要给予更多的关注,运用多样化的激励手段与措施来培育健全的心态,优化其日常工作的整体氛围。
一、探析问题根源
受到市场化带来的强烈影响,高校学生整体上承受着相对较重的深层次心理压力;对此如果不去加以缓解,那么很有可能将会转换成心理问题。在情况严重时,高校学生本身无法获得全方位的情绪疏导,因而倾向于各种各样的偏激行为,以至于带来悲剧。因此可以得知,心态健康对于现阶段的高校学生来讲,应当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与意义。
高校设置思政辅导员,其根本宗旨就在于塑造健康心态,培育同学们具备的高水准心理素质。从日常工作的视角来看,思政辅导员涉及到就业指导、贫困生的救助、大学生日常安全、不良情绪疏导等多样化的领域。因此,思政辅导员有必要密切关注同学们日常生活的真实状态,经常与同学们进行沟通,借助多样化的沟通途径来疏导其内心情绪。近些年以来,思政辅导员正在尝试探究适合现阶段大学生的新型心理工作模式,此项举措有助于优化大学生自身拥有的心理健康水准。
然而与此同时,思政辅导员本身也面对多样化的日常工作压力。这是由于,思政辅导员应当格外关注潜在性的心理动态,对于琐碎的各项事务都要亲身去操作。因此可见,思政辅导员应当兼顾自身具备的教育职责以及其他相关职责。在这种状态下,辅导员应当借助合适的途径来疏导自身的负担与工作压力,对于疲劳状态予以全面的缓解。
二、化解心理问题的可行措施
1.适当调适自身的心態
高校辅导员如果要从源头入手来疏导长期以来承受的繁重压力,那么应当适度进行全面的心态调适。只有强化了根本性的心理调节,辅导员才能够拥有更高层次的职业素养,确保自身始终能够处在优良的人际氛围中。在业余的时间段,辅导员有必要密切关注深层次的内心情绪,借助多样化的手段与方式来疏导其中涉及到的不良情绪。从人际关系的视角来看,辅导员与其他同事之间应当拥有良性的相互关系,对于日常性的情感交流予以更多的关注。如果能够适度予以自我疏导,那么有助于疏导多种多样的不良心态,确保乐观的心理状态。
2.健全保障体系
近些年以来,辅导员具备的心理健康现状逐渐受到了更多关注。作为高校而言,关键在于健全相应的保障机制。在必要的时候,高校可以创建专门性的心理辅导室,协助辅导员顺利实现自身从事的各类日常工作。高校及其有关部门如果察觉到某些思政辅导员内心潜在的不良情绪,则有必要耐心予以疏导。通过运用上述的举措,思政辅导员将会感觉到自身具备的职业成就感,确保其拥有不断创新日常工作的动力,调动其创新潜能并且优化思政工作的实效性。
3.创建优良的日常工作环境
从本质上来讲,辅导员所处的日常环境直接决定着其心理健康的真实状况。因此为了改进现状,高校就应当着手构建全方位的疏导系统,进而为辅导员创建更适合自身的优良工作环境。具体来讲,高校针对现阶段的管理模式应当加以优化,通过运用心理疏导的手段与措施来帮助辅导员排解长期以来的不良情绪,对其进行相应的发泄。在此基础上,高校针对某些辅导员自身承受的繁重日常任务也要予以适度减轻。通过运用更加健全的奖励机制,确保辅导员能够感受到高校对于自身的关爱与帮扶,从而激发其工作热情。
三、结语
经过上述分析可知,思政辅导员本身作为高校学员的贴心人与指导者,针对多种多样的心理难题有必要予以全面疏导,避免大学生呈现偏激的心理状态或者行为倾向。高校管理者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更多关注思政辅导员的真实心理状况,对于其深层次的心理素质予以全面改善。未来在实践中,思政辅导员本身也需要累积多样化的日常工作经验,从源头入手来优化思政辅导的模式,激发同学们对此的浓厚兴趣。
参考文献:
[1]孙晓芳. 浅析高校思政辅导员心理健康问题和策略[J]. 才智,2017(24):62.
[2]杨一杕. 浅析高校思政辅导员心理健康问题和策略[J]. 法制博览(中旬刊),2014(10):385.
[3]廖芳. 高校思政辅导员心理健康问题探析[J]. 商,2012(18):155.
作者简介:张力 33 男 198406 湖北武汉 研究方向 心理类思政。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