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文才
摘 要:课室,是老师与学生开展教学活动的场所。讲台,是教师的一亩三分地,是教师的“用武”之地。由此,在课堂上,许多老师不会轻易让出,也不会轻易走下讲台。这无可厚非,但老师尤其是语文老师该不该“走”下讲台,“走”在什么位置最为恰当?值得深思,同时这也是本文探究的重点。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堂活动;教师“走位”
笔者教了17年的高中语文,也听了各种类型的公开课,发现教师的“走位”是个值得探究的问题。这里所说的“走位”,是指老师在教学活动中相对学生的导与学虚拟位置而言,教学活动主要指的是课堂教学,但又不限于课堂教学,因为学生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整体。
一、教师“走位”的情况
笔者所经历见识的大概有这样几种走位:第一种是走在学生后方,使出了全身力气来推动学生前进,讲解知识之后反馈练习,督促检查,评讲到位。学生被动接受老师的力量,初期会有进步,但会有些茫然没有方向感,由此学生缺乏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学有所悟的乐趣,老师也就会显得琐碎、辛苦;第二种是走在学生正前方,老师与学生间似乎有条无形的绳索,借此拉动学生前进,学生学习的方向与目标明确,但又缺乏学习的自主性,无法超越老师的思维,亦步亦趋,也非良法;第三种是教师跟学生完全不在一个轨道上,所讲授的内容完全不能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或者与学生所能理解的不太搭界,又想把学生拉到自己的轨道上来,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和方法一起走,这种情况下拉一两个学生还可以,整体的拉动就收效甚微。这种斜向的力气会分解于无形,吃力不讨好,是最该让老师警醒的站位;第四种是跟学生走在一个位置上,看起来与学生同步,一起学习教材,一起解题,气氛融洽,学生会感觉比较轻松,但是教师思维受限,自己没有走过一遍的路,如果自己功底不够,跟学生一起走未免会有些艰难,更重要的是不能很快抓住要害关键,总结归纳,举一反三,学习效果不会很好。所以,笔者认为,教师,至少是语文教师,是要走在学生的侧前方。
二、语文教师要在以下方面走在学生的侧前方
教师要走在学生的“前方”,意味着以下三个方面教师必须先要走在学生的前面。
第一,相关知识储备上。语文教师一定要在某篇文章的阅读理解,某个知识点的讲授学习上要先于学生有整体把握和细节准备,尽可能有足够多的全面透彻理解要讲授的内容,给学生一个广阔的视野。比如,讲诗歌鉴赏要知道有哪些鉴赏术语,知道表现技巧中烘托和渲染的区别,象征和托物言志是不是一回事等,并且每种技法都要储存经典的诗歌例题,提到时能脱口而出。讲渲染就可以念“风急天高猿啸哀”,讲托物言志就可以说“只留清气满乾坤”。如果教师在这方面都不能理直气壮走在前面,谈何有效教学?
第二,整个文学造诣上。语文教师要有大语文观,古今中外文学名著流派都要有所涉猎,用自己的语文情怀去感染熏陶学生。谈到某个作家、某部作品、某个流派来要能侃侃而谈,自己布置给学生的作文题自己也要能在45分钟内写下水作文。但不要沉迷于古代典籍,做寻章摘句老雕虫。当今时事,杂文乱弹都要略知一二。培养学生观察社会、关注生活的眼光和分析、评议的能力,教他们如何读书看报也是语文老师一大责任。燃油税该怎么加、扔向布什的鞋子该怎么看、黎明演梅兰芳是否合适等,尽是语文应有的题中之义。老师不走在前方,怎能让学生走进繁花似锦的语文大花园。
第三,在讲授技巧上。语文教师要留有学生向自己靠攏的余地,但不是用绳子来拉,生怕学生“出轨”,牢牢控制主动权,反而禁锢压抑了学生,而是要用自然吸引的技巧,老师也不是站一个固定的位置,也是随着学生向前移动,这点在某些公开课上表现得尤其明显。比如,笔者听过两节诗歌阅读的公开课,一位老师讲到朗读的重音节奏时安排了学生的体会交流,但是当学生讲的内容跟标准答案不是很一致时,老师马上模糊回应,跳过了他的发言,按自己的轨迹往下走了。整堂课看起来安排得滴水不漏,如果老师预料到了可能有不同的答案,给学生一个机会,适时灵活调整自己的所谓“轨迹”,也许气氛会更轻松,效果会更好;另一个讲苏轼的《定风波》,提的问题是:如果把全词的情感浓缩到一个字上,你会用哪个字?本来是开放式问题,学生答了“任”“定”“无”字已经是比较好的答案,按道理可以见好就收,但是老师仍然鼓励学生给出不同的答案,并且要说出理由。最后分析归纳起来答案丰富多彩,一个“归”字不仅能答出了苏轼的宁静淡泊,还能挖掘出他沉着豪迈、买地归隐但没有归于田园山林,而能让百姓安乐归于内心的内涵。《定风波》里不起眼的一个字,在学生那里,在老师的引导下简直都能写出一篇漂亮的论文,这就是教师诱导到位,走在前方的功劳。这种课,看起来老师在后面等着学生的答案,实际上老师是在前方准备好了迎接学生的八面出击,自然是精准深刻。
所谓“侧”方,是指老师对学生学习的各个阶段都要能尊重关注并给出客观的评价。自己往前带动的同时,一定要留一只眼睛看着学生有没有跟上来或者能走得更前。比如,有位功底很强的老师讲《雨巷》,动用了几乎所有能用的媒体,用舞蹈视频《小城雨巷》导入,用名家朗读感染,用美女和丁香的图片来给出意向,用现代歌词《青花瓷》来比较,但最后学生的体味反而杂乱茫然,因为老师用了太注重单向多线索的熏染,学生动用了太多听觉视觉等感官,而思考领悟诗歌的部分没有来得及跟上老师。相反,有位老师讲《再别康桥》,除了一张图片和朗诵之外,其他都很少,但学生体会很好,听课的老师也觉得轻松而有效,就是因为老师在每个阶段都在关注评价,非常明确自己的目标和学生的位置,每个学生回答问题都能得到客观鼓励的评价,本来很难讲清楚的康桥意境,也就轻而易举地拿下来了。
三、结语
走在学生的“侧前方”是一个语文教师最为恰当的位置,愿语文教师都能修炼到此境界。
参考文献:
[1]祝足胜.杜甫《登高》写景技法探微[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14(5):48-49.
[2]王俊鸣.意蕴剖析与语言通解——以杜甫《登高》诗为例[J].中学语文教学,2014(5):45-47.
[3]蔡伟谭.瑕不掩瑜七律之冠——中国古代诗话[J].语文世界(中学生之窗),2010(3):18-19.
[4]李侠.杜甫《登高》赏析[J].快乐阅读(上旬刊),2010(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