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指出了“乡愁”为新型城镇化注入了深刻的灵魂和内涵,而其本质是如何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创造具有乡愁内涵的景观环境。结合对乡愁文化内涵的解读及乡愁型景观特征的总结,理出了乡愁景观的构成要素及表现形式,以及在乡愁景观的创作中的运用方法。以期对新型城镇化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乡愁景观;景观元素;城镇化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9000105
1 引言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城镇化建设的战略思路和目标。之后,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对城镇化的具体内涵、策略及任务等提出了具体要求,是指导我国今后城镇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其中,特别提出城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注重生态文明,要求“把青山绿水保留给城市居民”,“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第一次將“乡愁”这样的历史文化内涵融入了现代城镇化建设的目标与范畴,将人文思想、文化艺术等与经济地理、城市规划等应用科学结合起来,为新型城镇化注入了深刻的灵魂和内涵。
2 研究背景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主要涉及城市格局规划及城市景观环境设计。这其中,望得见山和看得见水是对客观自然条件的利用,也是中国传统的人居环境建设中长期坚持的原则,相应的对其理论研究也比较系统。20世纪末出现的一轮“山水城市”的研究也将现代城市建设与山水景观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理论探讨,在城市客观景观环境建设理论方面有较为坚实的基础;而在此基础上加上“记得住乡愁”则是一种全新的城市建设理念,是“以人为本”思想在城建方面的具体体现,也是解决当前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诸多矛盾的重要一环,对我国城市建设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乡愁”在不同的文学和艺术作品中有不同的内涵和范畴,而在城市景观中,更多地可以归结为能够使人回忆和联想起成长环境、历史文脉、活动场景等城市环境元素,可概括为“故乡之景”,如故乡门前的小河、屋后的山丘、纵横的巷陌、夕阳下的老屋等等,都是故乡之景的典型意向。而由于中国的城市居民离开故土的时间并不久远,有非常深厚的故乡情结,因而“故乡之景”的营造是连接城市与乡土、物质世界与精神家园、现实世界与精神传承的桥梁与纽带。“故乡之景”从景观学意义上,是对“风景性”与“风情性”的统一与结合,是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是打造城镇风景的最高境界,势必在当今城镇化建设中普遍的人文缺失的大背景下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也急需一种全新的设计理论与景观创作思想指导城市景观的设计与规划。
正是由于“故乡之景”这一最能激发公众参与热情的主题,将会促进中国城市景观设计领域的公众参与之路。这将会准确反映公众需求、体现公众审美情趣,为解决城市景观千篇一律等景观设计痼疾提供新的途径。同时,这也是解决城市景观生态性、体现人文景观、呼应城市急需的养生、养老等领域的一种全新的尝试,而要将这一全新理念运用于城市景观的营造中,则首当其冲的就是要明确“乡愁”的各种景观元素及内涵如何通过景观元素合理地表达出来。
同时,当我国在大力推进城镇化的时候,反观一些已经过城市化过程的发达国家和地区如美国、西欧、日本等,已经出现了“逆城市化”或“反城市化”的趋势,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城市文明与农耕文明交替融合,越来越多地将生态引进城市,把农业作为城市生态的有机组成部分,呈现出“都市田园”和“田园都市”的景象。这一“否定之否定”的趋势强烈地表明着:中国在其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摸索出适合中国模式的乡愁型景观的合理性及迫切性。
3 乡愁的文化内涵及乡愁型景观特征
乡愁型景观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高度统一,也是景观类型中最能体现文化内涵与特征的一种型式,因为“乡愁”一词本身就是一个文学名词。景观的灵魂是文化,而文化又通过景观的具象形式的“躯体”展现出各种表达方式[1]。“乡愁”这种文化如何与景观结合生成乡愁型景观,将主要反映在如下方面。
3.1 乡愁的文化意蕴
“乡愁”在不同的文化领域有着不同的内涵和解读。概而言之,乡愁与故乡、故土相映射,是人们对过往的生活环境、历史文化的记忆与眷恋,是一种抽象的情感,这种情感的特质是“面向过去,却指向现实”。
从社会学的角度,乡愁可以从以下3个层次来理解:第一层次,是对亲友、故人、乡亲等“以人物为对象”的思念;第二层次,是对故乡风情、故土风景等“以事物为对象”的怀念;第三层次,也是最深层的,就是对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以情感为对象”的眷恋。前两个是其形而下的物质层面,后者则是其形而上的精神层面。现代意义上的乡愁的所指是抽象、模糊的文化意象,乡愁与怀旧是当代人的文化生存方式之一[2]。
乡愁也是一种家国文化,是人们的精神财富和文化瑰宝。乡愁有具体的承载体,对于一个城市来说,乡愁文化是蕴藏在花草树木、池塘河流等这样的场景和景观当中的(图1),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何来 “乡愁”?如何在推进城镇生态环境建设中,把蕴含在景观中的“乡愁”文化保留、挖掘和展示出来,是实现美丽中国目标最基础的内容[3]。
图1 乡愁孕育在景观中——乡愁景观的意蕴
3.2 乡愁型景观的内涵
蕴含着乡愁情愫的景观产生出乡愁景观。乡愁景观是指与人文景观相融共存、体现地域特色、富含文化,能使人产生归属感的生态景观。它不仅是生态环境的美,更是一种记忆,一种认同,是建立在良好生态环境基础之上的,体现地域特色文化的生命力之美,是有丰富文化的生态景观[3]。乡愁型景观具有如下内涵。
3.2.1 地域文脉特性
乡愁型景观最本质的特性就是反映景观的地域特征及历史文脉特性。典型的乡土景观一定是历经长时间的演变而保留下来,经过不断进化,与当地的地理、气候条件相适宜,与地方文化相融合的景观形态,是自然与人工高度结合的景观风貌。而在当前城市更新过程中再现这种乡土气息的乡愁景观,则能最大限度地从精神上引起人们共鸣,在灯红酒绿的城市环境中体验到灵魂深处沉淀的记忆,让外来的游子感到心情宁静,产生安逸感,将是现代城市景观应该具备的功能。因此,乡愁景观建设要回归地域性景观风貌,反映地方文化特色,这是解决当前城市景观千篇一律等问题的一种途径。endprint
3.2.2 乡土质朴特性
“乡愁”与“乡土”密不可分。乡土的质朴性是乡愁景观所独有的区别于现代城市景观的特质。乡愁景观必须具备的特征就是纯朴、简约,具有乡土气韵,而纯朴自然的乡愁景观的精神气质是建立在乡村淳朴的民俗风情上,历经时代变迁而积淀下来。在当今社会,“回归乡村”正成为人们的渴望,城市中方兴未艾的“农家乐”就是明证。因此,在城市更新过程中,保持和恢复景观的乡土质朴特性,是塑造乡愁景观的必经之路,也是城市文化的回归性探索。
3.2.3 文化记忆特性
人类需要生活,生活需要情感,情感需要记忆。在人居环境漫长的演变过程中积淀存留下来的地方文化和民俗习惯,浓缩成为乡愁记忆景观。城市在其不同发展历程中所留下的一砖一石都是乡愁的忠实的记忆载体,而山水树木花草等各种生态要素组合所呈现出来的景观形态,反应了其本身所蕴含的乡愁文化。乡愁景观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具有文化的记忆和传承性,它承载着人居环境发展历史,联系着过去和未来,延续着地域的历史文脉,推动地域持续向前发展。因此,无论世代如何轮替,乡愁生态景观已经变成一种文化,有其执着的传承性,可以唤起人们心里对故土的思念、对景观的追忆,这也正是开展乡愁型景观设计的基本手法和创意源泉。
3.2.4 情景体验特性
乡愁景观是能使人产生“离愁别绪”的景观,就一定会与记忆相连,与生活紧密相连,是在参与体验中积累的对美好景观的记忆。现在的城市面临着一个重要的问题——快速城市化,大部分城市在短时间内高速建成,大部分城市规划与设计并没有把人的情感考虑进去,没有创造温情和怀旧的空间,更没有创造人性化的空间。要解决这个问题,就一定要设法营造出可以引导使用者参与、实现互动与体验的空间,从而为单调的物质空间赋予温情和怀旧这样的“乡愁”功能。乡愁景观也会因为人的参与而变得有血有肉,散发着蓬勃的生命力。因此,提起乡愁生态景观总少不了牧童放牛、河边垂钓、田间嬉戏这样的体验性情景。这些画面反映了乡愁景观的生活景象。换言之,乡愁景观的塑造过程,也是创造这些情景体验场所的过程。
3.2.5 精神寄托特性
乡愁景观不仅具有美学观赏价值,还具有精神寄托价值。自然、优美、宁静、祥和的乡愁景观,是人们心灵的故乡,是游子的精神家园。一个漂泊在外的游子,一旦接触到故乡的景象,就会产生亲切感和精神的慰藉感。它能够让当地人感觉熟悉、唤起记忆、产生安定感,也能让外来者感觉亲切、舒适,产生归属感。因此,乡愁景观作为一种精神寄托的符号,能引起人们共鸣,产生共同感情,得到高度的认同感。乡愁景观的这种独特的具有象征精神的载体,在今天城市的“钢铁森林”中,是极其宝贵的一抹精神上的绿色。
4 乡愁景观的构成要素及表现形式
乡愁型景观是人类文化、情感及意境等在自然景观上的体现。在城市化浪潮汹涌澎湃的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城市人正是那些离开家乡在城市中打拼的人群,那么,通过合理运用景观的基本元素创造出具有浓郁文化特色的乡愁景观就是时代赋予的城市化过程中的景观设计之路。
然而,当前的现实状况不容乐观。城镇化的过程正使得“乡村建设城市化,小城镇建设大城市化,大城市建设欧美化”。越来越多的景观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趋同化。在这种背景下,乡愁型景观将乡愁文化元素与各景观要素的有机结合,将会促进景观设计的公众化与独特化的回归。这将会准确反映公众需求、体现公众审美情趣,为解决城市景观千篇一律等景观设计痼疾提供新的途径。乡愁景观将依赖原有的地理文脉,充分结合景观单元具体的聚落形态、产业类型、居住人口以及人文底蕴等,并对其进行适当的“城市化”改造,充分塑造原有的地域风貌,从根本上凸显乡愁文化,从自然环境、地域文化和景观聚落形态3个方面深入剖析乡愁景观规划,最后实现乡愁景观环境的“新型城镇化”进程。构成乡愁景观的基本元素主要来源于乡土景观的构成元素,这些基本元素主要包括田、林、水、路、屋、园等要素。
4.1 田——景观之肌理
提及乡愁景观或乡土景观,自然离不开最基本的符号——田地,包括农田、菜地、水田、旱田、果园等多种形式。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从农耕文明过渡到今天,大部分乡村仍以发展农业生产为主。农业景观虽是根据人民生活需求人为地在大地上创造出来的,但历经岁月变迁,它已成为乡土景观的基底,是乡愁景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田野作为乡愁景观最基本的构成要素,是形成地域宏观景观风貌特征的基本条件。不同地域的地形地貌不同,所表现出的宏观景观特征亦有所不同。北方平原农田广阔无垠,江南水乡水田与绿树相辉交映、美丽祥和,西南山区梯田层层叠叠、阡陌交错、优美磅礴。这些在不同地域环境下的形成的景观呈现出不同的乡愁生态景观风貌,反映了当地乡村发展历史和生活生产特征,从而也因此形成了全国各地多种多样风格显著、特征鲜明的乡愁景观。
宏观尺度的田地正像人体的肌肤,形成了景观的肌理和背景,同时也形成了景观的色彩、风格、性格等基本特性,田地元素是乡愁景观的“调色板”和“画布”(图2)。
4.2 林——景观之生命
植物与林地是构成乡愁景观的另一重要因素,特别是日本学者对于背景林与乡土景观之间的关系有着深入细致的研究。以民众居住环境为核心,住区及其周边所有喬木、灌木、花草等,包括围村植物 ( 风水林) 、庭院植物、水岸植物、道路植物及公共游憩空间植物等,构成了乡愁景观的植物基调环境。这些植物景观不仅为居民生活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还体现了乡愁生态景观的地域特色。由于地理气候条件和地方文化差异,全国呈现出多种多样地带性植物景观,反映不同的地域文化特色,如北方的白桦林体现了北方乡愁生态景观中的朴实简约,而南方的木棉树则体现了南方乡愁生态景观的火红热烈。山西洪洞的“大槐树”成为了人的故乡符号,也深刻地说明了植物所扮演的“乡愁”情结(图3)。endprint
4.3 水——景观之血液
水体景观是以水为主体的景观实体及其周边的景观元素,包括河流、小溪、水渠、池塘、水井等。水体景观是乡愁生态景观中最有活力、最能体现乡愁生态景观风貌的要素。水体景观及其周边景观的景观形态、与周围自然环境的融合关系、与村落民居的协调关系,均从不同层面反映了不同的地域生态条件特征、生活方式及乡土文化。
水向来是中国人乡愁和乡土情结的重要表征对象,门前一条弯弯的小河就是一幅故乡的画面。100集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中有一半以上涉及到水的例证。水就像流淌在景观肌体中的血液,滋养着乡愁的情愫(图4)。
4.4 路——景观之骨架
许多诗歌和绘画勾勒出路与家的关联性。道路在景观中起着联系空间和景观要素的作用,正像人体的骨架一样,撑起了整个景观单元的结构,而其物质功能外的作用,更多地表现在联系、纽带等“线性”情感元素上,成为体现乡愁景观的重要符号和元素。一条郁闭度适中的乡间小路就是家乡的美好回忆,而这样的景观空间应是现代景观设计中常用的空间创造手法(图5)。
4.5 屋——景观之穴位
建筑之美,在于其时代性、文化性及地域性,而乡土建筑展现出来的浓郁的地域性及文化性成为乡土景观中的画龙点睛之笔,成为乡愁景观的构图中心和视觉焦点。作为一种景观元素,建筑形态可以是老屋、楼阁、桥梁、墙垣,甚至可以转化为抽象的建筑符号,都反映出浓厚的乡土和乡愁之美。这些景观元素都是景观的重要节点,触发人们的“乡情”与“思情”,正像人体的穴位一样,是引起乡愁情节的触点(图6)。
4.6 构——景观之情趣
乡土的生活和回忆少不了水井、水车、锄犁、石磨等农具构造物,这些构件连接起历史长河中的场景,同时也成为记忆符号沉淀在人们情感的深处。地方独特的生态条件促使人们修筑与当地生态条件相适宜的构筑物,以此满足人们的生活和精神需求。这些构筑物历经历史演变,渐渐沉淀,与自然环境关系不断协调,形成人文景观,这是乡愁生态景观产生和服务的主体。正是由于这种反映着生活的最本源特质的构件,使其成为当代景观设计中经常被用于表达乡土文化的符号被广泛应用,同时也极大增强了景观的情趣,是塑造乡愁景观的重要手段(图7)。
4.7 园——景观之表情
乡土景观中包含有大量以“园”为单位呈现的综合景观,这些园包括菜园、田园、果园、农艺园等等。它们是乡土生活的基本单位,是与当地自然环境良好衔接、有機融合地反映地域特征、蕴含地方文化的景观。这样的景观形式在当代景观设计中已经越来越多地被运用于城市景观的营造中,展现出不同于传统景观的丰富表情,也深刻地反映出它是一条城市乡愁景观营造的捷径和可取之路(图8)。
上述景观要素是笔者在上海某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的2013级和2014级约100名学生的意象调查中,总结得出的最能反映乡愁(土)景观的基本元素。同时,在同一调查中,对这些基本元素的典型代表及其所能引起的联想也进行了统计,这些联想基本覆盖了从亲情、乡恋、岁月等情感元素到故乡、故土、空间等物质元素的几乎全部的乡愁意象,也从另一侧面反映出这些景观元素可以作为基本符号用在表现乡愁的景观设计中去(表1)。
5 乡愁景观的创建及营造
乡愁景观想要发挥出上述的核心功能,其关键是如何创建和营造出具有乡愁特性的物质环境。当认识到乡愁景观的本质是在“乡土景观”的物质基础上的“乡恋情结”的精神依托的结合后,应试图尝试从硬件的物质层面和软件的精神层面去把握营造乡愁景观的路径。
5.1 乡愁景观的“风情性”营造——精神场所的搭建
塑造乡愁景观,就是通过运用乡愁型景观构成要素,来营造乡愁景观的氛围,塑造出“有情(境)有意(境)”的景观特色,这是营造乡愁景观精神气质和内涵的过程,也是乡愁景观区别于其他景观类型的“标签”。
首先,乡愁景观应营造“有情(境)”的景观氛围。这种情,体现在人性尺度的亲和性、乡情乡恋的联想性等方面。情境,是乡愁景观内在的“灵魂”,是对文化、思想、风格等的综合反映和诠释。中国独特的景观理论中,就有很多方面是从环境的“情境”方面来考虑的,如“曲水生情”、“山欢水笑”、“桃李成蹊”等等,对具体的景观元素或场所注入了人的情感和感受,统一成为一个具有象征意味与文化精神的景观形式。正由于情境的高度含蓄性,就要求设计者要“意在笔先”,带领或引导使用者去体验和品味这样的“情境”,去“领悟”其中的含义,从而获得对景观意义深层的把握,引导观赏者达到乡愁景观艺术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形成一个有特定意义的“场景”反映出乡愁景观的品质与价值。
其次,乡愁景观应营造“有意(境)”的景观氛围。乡愁景观营造的目标是一种“境界”,是通过综合的及抽象的元素构成的,在景观意义上是对“意境”的一种构成。如果说“情境”是设计者创造的,那么“意境”主要就是靠使用者来领悟与“二次创造”,通过联想与会意等形式去开拓景观的意境,是一个“品味”的过程。当然,引发这个“品味”过程的契机,正是设计者在塑造“情境”的过程中埋下的伏笔。
可见,对于乡愁景观来说,“有情(境)”是其本质和基础,而“有意(境)”是其结果和目的。“情境交融”是乡愁景观成立和存在的形式。
5.2 乡愁景观的“风景性”营造——物质场地的创出
归根到底,不论哪一种类型的景观,都是由各种具体的景观元素组成的,而乡愁景观的营造过程就是将这些元素有机地整合,并将反映人们记忆与情感的部分符号化,将乡愁的主题简化为符号元素,进行组合集成,并进行抽象化表达。这一过程就是运用空间形态的符号表达社会公众的集体意识和重大的社会主题,把乡愁的符号转化为具体的景观物质空间。另外,为了使景观设计“高于生活”,并不是直接再现乡土场景,而是采用夸张和联想等手法来创造非日常体验的乡愁场景。笔者论述的乡愁景观元素正是通过这样一个符号化的过程反映和再现乡愁情绪和主题。endprint
首先,上述乡愁景观元素通过符号化的过程,使景观具有反映乡土精神的内涵,通过运用乡土材料,并对上述7种景观要素采用符號化、象征化等手法,将乡愁景观的“躯体”创造出来。在这一过程中,直接运用乡土的自然材料来打造景观是一个重要的方法,乡土材料是最生活化、最方便可取的资源,也最能反映场地特点,并使不同场地景观更具个性,更能反映出地域特色。
其次,就是运用上述7种景观要素的典型代表物件来表现和创建乡愁景观的形象。通常,一口老井就能诉说一段沧桑的历史,一盘石磨也会让人想起老父操劳的身影。俞孔坚在沈阳建筑大学校园景观中留下的那一片稻田,作为一种乡愁代表物件的符号,勾起了多少莘莘学子的乡愁情怀[4],与其说是一种出人意料的景观营造手法,倒不如说是乡愁景观营造的一个成功范例(图9)。
图9 沈阳建筑大学稻田景观
6 结语
新型城镇化的过程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它在彻底改造城市面貌的同时,也会使人们失去祖辈守望着的精神家园。在这个巨大的洪流中,应该刻意留下一些温情的东西,能创造出一些可以使人们知道“从哪里来”的环境。这也就是全力保护四合院、石库门、古槐树和小溪流的原因,也是乡愁景观对于这个时代的意义所在。
城镇化浪潮正席卷中国,城市中越来越多的是这个城市的“新居民”。时代注定了人要与乡愁相伴[5]。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洪流中,乡愁联系着人的当下和未来,是人精神的原点和依归。乡愁景观是一抹温情的绿色,它刚刚发芽,虽然娇嫩,但已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它也许是城镇化这一鸿篇巨制中的一首小诗,用以搭建一处心灵的港湾。
参考文献:
[1]王新宇.城镇化背景下的文化景观设计初探[J].现代城市研究,2014(6):68~73.
[2]种海峰.当代中国文化乡愁的历史生成与现实消弥[J].天府新论,2008(4):114~118.
[3]王 成,唐赛男,孙睿霖,等.[J]论乡愁生态景观概念、内涵及其特征[J].中国城市林业,2015,13(3):63~67.
[4]俞孔坚.城市里的丰产稻田——沈阳建筑大学稻田校园设计[J].园林,2007(9):18~19.
[5]李明华.风口中的乡愁[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