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绿色走廊建设初探

2017-11-03 04:50曹琼马勇
绿色科技 2017年19期
关键词:绿化

曹琼++马勇

摘要:指出了为建构生态文化,凸显生态效益,昆石高速公路沿线绿化项目对于打造优美生态宜居环境,提速森林昆明建设步伐具有重大意义。针对昆石高速沿线绿化土地类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选择5种人工造林改造模式,对云南生态林业发展进行了创造性探索,以建成美观整齐、层次多样、结构合理、功能完备的云南绿色长廊。

关键词:绿色走廊;昆石高速;绿化

中图分类号:U49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9007403

1 引言

昆石高速公路总长约90 km,公路沿线面山海拔1520~2060 m。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02°47′17″~103°19′02″,北纬24°50′46″~24°59′20″之间。昆石高速是连接昆明与石林的交通动脉,石林于2007年6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是云南旅游的主要目的地之一[1]。

昆石高速沿线地貌为山地、谷地与坝子相间分布,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2.3 ℃,年平均降雨量912.2 mm。土壤主要为红壤。植被属云南高原亚热带植被区,公路沿线森林类型有云南松林以及人工桉树林、华山松林、黑荆树林和各种经济林。公路沿线地类为:有林地、灌木林地、宜林荒山荒地、水域、农地和其他非林地等。

昆石高速公路沿线绿化项目对于打造优美生态宜居环境,提速森林昆明建设步伐,改善沿线生态环境,提升昆明旅游及生态品位,塑造昆明对外的良好形象等均具有重大意义。加强绿色廊道建设,加强重点区域面山及主干道两侧面山绿化造林,通过实施一批工程措施,形成以绿色带建设为主体,点、片、带、网相结合,绿化美化融为一体的绿化新格局,最终达到增加森林面积,扩大森林资源总量,优化林分结构,提高林地利用率和景观效果,实现重点区域面山及主干道两侧面山绿化全覆盖,形成美观整齐,层次多样,结构合理,功能完备的绿色长廊。

2 昆石高速沿线绿化项目的建设方略

2.1 建设原则

(1)坚持属地实施管理,分级负责。实行属地人民政府负责制,建立市、县、乡、村联动机制,层层分解落实,明确责任。

(2)坚持从实际出发,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注重实效。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在分析需求和建设可能的基础上,科学规划,协调发展,坚持工程治理措施和生物治理措施相结合。

(3)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积极培育优质、速生、乡土树种,坚持“乔木为主”,实行乔木、灌木相结合,常绿、落叶相结合,针阔混交,建设人工复层林,实现近期景观和远期效果,培育多层次多色彩的植物景观。

(4)坚持造管改并重原则。造林绿化、抚育、森林经营与管护同时实施,共同推进,宜造则造、宜封则封,造改并举[2]。

(5)坚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尊重自然规律,科学选择树种,建设良种化、标准化的原则。尽量结合林业产业发展,发展观赏苗木和特色经济林产业。

2.2 昆石高速沿线绿化土地类型分析

项目建设规划控制区面积84139亩,其中乔木林面积25933亩,占总面积30.82%,乔木林经济林面积6244亩,占总面积7.42%,疏林地面积2878亩,占总面积3.42%,灌木林面积1238亩,占总面积1.47%,苗圃地面积1232亩,占总面积1.46%,未成林造林地面积16011亩,占总面积19.03%,宜林荒山荒地面积2258亩,占总面积3.10%,石漠化面积4115亩,占总面积4.89%,农地面积23880亩,占总面积28.38%(图1)。

按行政区划分阳宗海风景名胜区管委会面积49363亩,占总面积58.67%,宜良县面积25056亩,占总面积29.78%,石林縣面积9720亩,占总面积11.55%。详见昆石高速公路沿线绿化建设基本情况现状表(表1)。

2.3 昆石高速沿线绿化项目林地建设构成

在规划范围内,对现有资源分析的基础上,需采取措施,实施工程改造的面积65636亩,以提高林地利用率,提高林分质量。其中宜林地人工造林面积2248亩,占改造面积的3.42%;补植补造面积15670亩,占改造面积的23.87%;退耕还林面积20595亩,占改造面积的31.38%;石漠化治理面积4115亩,占改造面积的6.27%;抚育管护面积23008亩,占改造面积的35.05%(图2)。详见项目建设林地构成表(表2)。

3 昆石高速沿线绿化人工造林改造模式

根据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布局和市场需求,充分利用公路沿线的优势资源,形成高质量的森林生态体系[3],对有收益的地方,又有特色优势树种给予一定的扶持,优化树种造林,从而达到生态效益最大化,同时兼具经济效益。根据上面对林地建设构成分析,可选择以下5种基本模式。

3.1 纯林造林模式

主要适用于陡坡平缓、土质较差的坡耕地,营造树种:华山松、园柏、黄连木、清香木、桉树、滇青岗;春季观花树种:杜鹃类、云南含笑;旱冬瓜。夏季观花树种:火棘、金丝桃;秋季果叶树种:火棘、野漆树、矮杨梅等。对于坡度平缓的坡耕地和宜林荒山荒坡和休闲地可营造核桃、柿树、花椒等兼用树种。目的是通过营造水土保持防护林,增加土层厚度和有机质,有效控制水土流失,实现土不下山,泥不出沟,主要整地模式为鱼鳞坑和隔坡水平带,注意不能大面积破坏植被。乔木栽植密度为296株/亩以上(株行距为1.5×1.5 m,每亩296株),灌木栽植密度为667株/亩以上(株行距为1 m×1 m,每亩667株)。

3.2 乔乔混交林模式

主要适用于坡度平缓、土层相对较厚的坡耕地、沙化地、石漠化和宜林地。营造树种根据经营目的有旱冬瓜、云南松、华山松、园柏、黄连木、元宝枫、石楠、云南樟、刺槐、滇朴、香樟、桉树、银杏等树种。整地方式为穴状整地,采用宽行距窄株距配置,一般株行距为1 m×1.5 m,每亩营造445株以上。endprint

3.3 乔灌混交模式

主要适用于坡度较陡、土层较差的坡耕地、沙化地、石漠化和生态位置重要地段(包括集镇四周、旅游景点周围),可采用乔灌、灌灌混交。主栽乔木树种有:园柏、云南樟、桉树、香樟、麻栎、滇青冈、梧桐、合欢、云南松、华山松、旱冬瓜,灌木树种有:苦刺、马桑、车桑子、火棘、矮杨梅等。栽植密度=乔木树种栽植密度(445株/亩以上)×混交比例+灌木树种栽植密度(667株/亩以上)混交比例;整地方式为穴状整地和隔坡水平带整地,在生态位置重要地区和通道两侧、景区四周通过树种间的合理配置,达到“四季长青、三季有花”的景观效果[4],在其他地区通过适地适树配置树种,达到土地生产力的最大利用。

3.4 兼用树种造林模式

主要适用于坡度平缓的坡耕地、宜林荒山荒地和休闲地,兼用树种有:核桃、板栗、柿树、茶树、桑树、花椒等,不能采取大面积的垦复、松土、割灌、除草等抚育措施。整地方式采用穴状整地和间作水平带整地,兼用树种的密度依据《全国造林技术规程》的规定的上线标准,此模式主要解决林果业产业化经营和生态建设协调发展。

3.5 经济林模式

经济林是指营造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饮料、调料,工业原料和药材为主要目的的林木。主要适用于坡度平缓的坡耕地、宜林荒山荒地和休闲地,常见树种有苹果、梨树、樱桃、桃树、李子、葡萄、杏树等优良经济林品种。整地方式采用大坑整地和间作水平带整地,树种初植密度:核桃70株/亩以上,枣树60株/亩以上,其他水果类为80株/亩以上。要注意生物地埂和护坡,要营造护埂、护坡林,建设生物埂,不能林农间作。

根据营造林规程的有关要求,结合项目的人工造林林种和树种,选用以下二种造林形式:植苗造林,用于完成宜林地、退耕地人工造林任务;补植补造,用于完成宜林地、退耕地第一年后的改造任务。

该项目涉及人工造林小班面积2248亩,退耕还林面积20595亩,石漠化改造4115亩。

4 结语

不断加剧的水土流失,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产生活造成巨大危害,公路两边对坡耕地,实施一些措施,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水土流失问题,提高水源涵养能力,改善生态环境,有效地增强公路防洪能力,增强景观效果,吸收尾气,改善空氣质量。

公路两边的退耕还林也是国家退耕还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变农民传统耕种习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群众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实施退耕还林,使地得其用。宜林则林,宜农则农,扩大森林面积,从根本上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从而可以集中财力、物力加强基本农田建设,实行集约化经营。提高粮食单产,实现增产增收[5]。

主干道两侧面山绿化造林是建设现代新昆明的需要,是建设“森林云南”的需要,是把云南建设成为生态文明排头兵的内在要求,是昆明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必要因子,对昆石高速公路两边实施道路美化绿化,展现沿线地域人文风情,塑造热情的、绿色的公路入口绿色长廊。

参考文献:

[1]彭磊编.昆明六十年记忆[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0:539.

[2]刘于鹤.中国森林经营研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4:27.

[3]Mary Guzowski.可持续建筑的自然光运用[M].汪芳,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362.

[4]梁 磊.绿化工小手册[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174.

[5]方国荣.经济地理[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3:62.endprint

猜你喜欢
绿化
绿化树木科学养护措施初探
Kubuqi Desert: an Afforestation Miracle
2019年国土绿化确定七项重点任务
北京明年将绿化十万平方米屋顶
深圳绿化条例正式实施,绿色从地面向空中发展
我爱绿化
广西田林:完成21个村屯绿化 多植经济树种
沙湖立交绿化
小猴栽树
谈谈城市的立体绿化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