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是最强的内需潜力所在,也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依托。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对新型城镇化提出了顶层设计。而后,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则是从户籍制度改革、县改市、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等方面对新型城镇化进行了全面的制度安排,为未来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出了改革思路。紧接着,中共中央政治局在2013年12月3日召开的会议上提出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并将出台实施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至此,新型城镇化建设再次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可以预见,城镇化将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推力。在新型城镇化成为热词的背景下,新型城镇化建设之路面临怎样的阻力和动力?新型城镇化与改革之间又是怎样的相互关系?新型城镇化这个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如何充分开掘出来?我们不妨从新型城镇化之“新”入手来解读一二。 新型城镇化“新”在何处 所谓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
必须承认的是,过去乃至现在在城镇化的认识上都存在不少误区,一些地方简单地把城镇化等同于造城、建楼,或者简单地通过户籍集中、人口搬家来实现城镇化,这些都是走了弯路,导致一方面各种“城市病”逐步爆发、蔓延,另一方面农民工虽然到城市里就业了,但并没有分享到城市发展的成果,城镇化进程缓慢,且城镇化质量不高。 新型城镇化的“新”主要是相对于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的城镇化而言的。本质是由偏重城市物质形态的扩张提升向满足人的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转变,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这从内涵上和战略上都是一个重大的历史进步。
第一,从“土地的城镇化”到“人的城镇化”。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说过,我们强调的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从“土地的城镇化”到“人的城镇化”,这无疑是对城镇化认识的一个进步。这就要求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不仅注重改善人们的居住和生产环境,建立宜居、人性化的城镇,而且注重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提供人们多样化的发展空间。
第二,从“城乡二元”到“城乡一体”。
过去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城乡二元体制、过于僵硬的城乡行政区划分等体制人为抑制了城镇化进程。推进工业化过程中既不考虑农村对城镇支撑作用,也不考虑城市对农村的反哺要求,往往顾此失彼;而外出发展的农民工的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又与城市职工差距明显,这种二元对立使得城乡割裂对立,城乡一体融合发展之路呼之欲出。
第三,从政府主导到市场主导、政府引导。
过去政府主导的城镇化在执行过程中过于依赖行政力量,容易引起各种利益的冲突。强征、强拆等社会问题尤为突出,既影响社会公平,又不利于社会稳定。新型城镇化可以通过市场化的公平高效的土地确权及流转制度来解决,并为农民在城镇安居乐业提供制度便利和政策条件,引导他们主动、乐意、真正成为城市居民。 推动新型城镇化的核心价值是以人为本 城镇化起源于人的自然聚集,要实现新的城镇化,并真正使新型城镇化具有“扩大内需的战略性作用”的意义,其出发点、立足点和落脚点都必须是以人为本,必须要实现无论是住在城市、城镇还是乡村,无论是住在核心区还是边远区,无论从事什么行业类别什么工种,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够享有过上幸福生活的基本权利。
因此,推动新型城镇化的核心价值是以人为本。我们推动新型城镇化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必须兼顾城市居民和农民、农村的利益,从提高广大群众的工作条件、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出发,并且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群众的主观能动性为经济发展作出贡献,使城镇化最终成为拉动内需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我们来反思我国过去乃至现阶段城镇化进程中生产的诸多矛盾,如城镇体系发展不协调、相同职能类型的城镇重复建设、广大农村地区建设滞后、城镇化速度与产业结构演进不协调、城镇化速度太快、新增城市人口配套不健全等问题,归根结底,是脱离了人的需求和权利片面发展所导致。因此要提高城镇化质量,应该以人为本,坚决扭转以GDP为指标的城镇发展道路,准确把握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意图与深刻内涵,加速由传统物本城镇化向新型人本城镇化的理性回归。 加快体制改革推进人本城镇化 以人为本推进新型城镇化,关键是要加快体制的变革与创新,打破城乡二元体制的障碍,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条件。新一轮的改革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重点而制定具体战略,正是处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尊重人的发展,维护人的权利,并且最终统一到城、镇、村协调发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这一目标上,从这个意义上讲,新型城镇化就是要走人本城镇化的道路。
第一,人本城镇化要破除壁垒,深度融合。新型城镇化要从顶层设计入手,从改变当前不合理、抑制人口城镇化的制度入手,通过推进改革,使城镇化符合人类向往美好幸福生活、追求合适发展机会的天性,破除城乡二元割裂的壁垒,引导群众在城乡之间合理自由流动、深度融合。
第二,人本城镇化要缩短差距,城乡共赢。要改变目前广大农村地区规划体系缺失,基础设施薄弱,要素集聚和承载能力差的现状,遵循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规律,强化城乡统筹规划的引领作用,建立两者之间支撑与反哺的纽带,大幅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和生活质量。
第三,人本城镇化要产业支撑,打造配套。城镇化发展必须有产业支撑,把城镇化与培育新兴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有机结合起来,建起定位明晰、布局均衡、城乡互动、支撑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切实提高城镇的就业承载力,同时打造不断丰富与完善的配套公共产品。
第四,人本城镇化要全面保障,城乡并轨。因此必须通过制度改革让农民在真正享受与城市同等的居住环境和公共服务的基础上,解决其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实行城乡并轨的社会保障制度,消除农民城镇化的后顾之忧,让其真正融入新的环境。
第五,人本城镇化要尊重自然,生态发展。要通过制度改革提倡绿色理念,强调集约高效、低碳生态,实现人、城市和环境协调发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