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进行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十三五”时期经济发展的主线,今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之年。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事物及事物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整体,也是相互作用的系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发展理念、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同样是一个系统工程,经济的、社会的,体制的、机制的,宏观的、微观的,国内的、国际的,各种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甚至相互制约,必须处理好各方面关系,坚持“五个协同”。下面围绕“五个协同”,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是结构与速度要协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主要有两个,即稳定经济增长、推动经济转型,质量要迈向中高端,增长要保持中高速,这是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必然要求,也是扩就业、保民生的必要条件。稳定经济增长、推进经济转型,必须在发展中处理好结构与速度的关系。从能源及环境角度看,“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年均增速预期不低于6.5%,如果经济结构及能源消耗强度不变、能源消费结构不变,2020年能源消费总量将接近60亿吨标准煤,5年累计增加煤炭消费31亿吨标煤,相当于多排放二氧化碳81亿吨、二氧化硫2600万吨、氮氧化物2300万吨,不论是资源还是环境,都难堪重负。为此,在保持合理增速的同时,必须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必须全面推动能源生产利用方式变革,加快推动油气替代煤炭、非化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步伐,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体系。
二是供给与需求要协同。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供给和需求两侧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同时也要认识到,没有需求,供给将无从实现。以能源行业为例,我国目前人均能源消费仅相当发达国家的1/2,需求增长空间仍然巨大。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能源供给质量,必须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持续优化能源系统,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必须积极推进煤炭去产能,主动防范化解煤电产能过剩风险。同时,也要引导需求,倡导绿色消费理念,建立健全可再生能源配额、绿色电力证书交易等制度,引导各类市场主体调整能源生产消费行为,鼓励居民生产生活更多利用清洁可再生能源,扩大高端能源需求,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提高电力在终端能源的消费比例。
三是目标与政策要协同。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特别是去杠杆、去产能,必须完善配套支持政策并保持其连续性和稳定性,才能确保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的实现。以煤电企业为例,去杠杆,需要增加企业的所有者权益,需要盈利。去产能,要处置僵尸企业、特困企业及低效无效资产,必须支付职工安置成本,也需要盈利。如果相关宏观政策及产业政策、财税政策调整不及时,企业经营局面起伏跌宕,甚至长期低迷、难以为继,调结构、去产能、去杠杆必将力不从心、难以落地。如果相关社会相关改革政策、社会托底不到位,不仅会背离“共享发展”的理念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而且很有可能因为就业、收入等问题,导致不稳定因素。
四是国内与国际要协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企业必须统筹运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特别是要深入贯彻总书记在“一带一路”高峰论坛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就能源领域而言,沿线国家工业化水平偏低,人均用电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2;基础设施及装备技术相对落后,升级改造资金缺口较大;虽然能源资源储量丰富,但总体开发率还较低。用好这些重大契机,必须加强政企统筹和政策配套,在深化政策沟通、推动贸易畅通中抢抓机遇,加快建设一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能源资源开发利用等战略性优先项目、示范项目,带动我国的装备、技术及标准走出去,为把“一带一路”建设成为和平、繁荣、开放、创新、文明之路,发挥中国企业应有的作用。
五是企业与社会要协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然导致产业此消彼长,企业优胜劣汰,必然会带来一些社会问题。作为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必须在破解这些问题中主动担当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在去产能中,要坚持“解”中有“化”,依靠科技进步、深化改革、全面创新,积极发展先进产能,有效替代落后产能,培育新的效益增长点和新的就业空间。在补短板中,积极参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助力脱贫攻坚,弥补民生短板,实现企业发展与社会和谐的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人是社会的主体,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既要注重调动发挥好企业家及各级干部人才和广大职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也要主动顺应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