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两种真菌病害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2017-11-03 16:21:07
农业知识 2017年38期
关键词:石灰粉培养料出菇

食用菌两种真菌病害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近年来,随着食用菌种植品种多样化和出菇模式调整,由过去单一的平菇种植发展成为双孢蘑菇、鸡腿菇、金针菇、草菇等多样化食用菌生产,出菇方式由过去的菌袋直接出菇改成覆土出菇,从而造成召陵区核桃肉状菌和白色石膏霉两种真菌性病害逐年加重发生,不同程度地影响着食用菌产品的质量和品质,轻者减产歉收,重者绝收。通过对病害的调查研究,基本摸清了病害的传播途径、发生特点,总结出多项综合防治措施。现将病害的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一、病原菌

1.核桃肉状菌属于子囊菌亚门。菌丝白色粗壮,有分隔、分枝。分生孢子串生或单生。菌落初为白色,后转为黄白色,有时形成浓密的菌丝束。子囊果由一团疏松交错的菌丝组成,初为奶油色,老熟后为红褐色,菌体形状不规则,表面的网状皱纹似核桃仁,直径1~3厘米,群生。子囊排列不规则,短而宽阔,内含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无色,近球形,且圆形光滑。

2.白色石膏霉属于半知菌亚门。菌落初为白色,成熟后变为水红色(或粉红色),手感如面粉状粉粒,分生孢子卵形至球形,基部平切,孢子堆呈粉红色,孢子脱落后在梗顶端留有环痕。

二、病害症状

两种真菌性病害都危害食用菌的培养料和覆土,在高温、高湿、通风不良的情况下,在料内、料面、土层中都容易发生并迅速蔓延。不同点:1.核桃肉状菌菌丝白色粗壮,侵染初期无法与平菇、蘑菇、鸡腿菇等菌丝区别。多发生在秋菇前期的覆土前后和春菇后期,致使培养料变成黑色并带一些黏团,同时,散发出强烈的漂白粉气味。若大量发生时,菌丝会逐渐被“吃掉”,不能形成子实体,严重者甚至绝收。2.白色石膏霉先在培养料内出现白色棉毛状菌丝体,随后扩大到覆土层,在培养料或覆土层表面形成圆形菌落,不久变成白色石膏状的粉状物,最后变成粉红色粉状颗粒。受污染的培养料变黏、发黑、发臭,食用菌菌丝不能生长,且大多不出菇,偶尔出菇个头小,不规则,品质差。其病菌传播速度快,待其自溶后,臭气消失,食用菌菌丝仍能恢复生长。

三、传播途径

它们是一种常见的土生霉菌,真菌性病害。其孢子在老菇房中通过土壤、设备、空气传播,菌种和培养料带菌,污水、空气中的菌丝碎片,以及菇场操作、搬运泥土等造成该病连年传播流行,且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极易发生,并迅速扩展蔓延。

四、发生特点

菇场连用、管理不当、土壤带菌、寄生性强等原因是造成此类病害发生的主要原因。

五、综合防治

1.搞好环境卫生,菇棚(房)在使用前进行严格消毒处理。

2.挑选优质菌种。严格检查,挑选优质菌种。

3.推迟播期。发生过核桃肉状菌和白色石膏霉的菇棚(房),在秋播时尤其要注意:应适当推迟播种期,当温度稳定在25℃左右时开始播种,在温度由高向低发展的季节里播种出菇是比较安全的。

4.合理配料。发酵料中增加过磷酸钙和石灰粉的用量,以降低培养料的pH值,避免偏酸或偏碱,生产中一般将pH值调为7.5~8,最高不超过8.5。

5.覆土要严格消毒。覆土材料要选用含腐殖质少且消毒处理的土壤。

6. 搞好二次发酵。二次发酵期间,保持菇棚(房)温度70℃维持7小时以上,可杀死培养料和菇棚(房)内病菌孢子。

7.加强通风,降低菇棚(房)空气湿度。加强通风是有效的防治措施。菌丝培养期间,如外界气温高,可在早、中、晚通风3次,如外界气温低,可中午通风1次,每次通风时间保持在20~30分钟,保持大棚、日光温室湿度在60%~65%,不要超过70%以上。

8.尽量采取袋式栽培、墙式出菇,而不用覆土出菇。若用覆土出菇,可将覆土掺入10%石灰粉,将pH值调为7.5~8,最高不超过8.5,脱袋覆土后当天不浇水,2~3天后待表面菌丝恢复后再浇1次足水。

9.化学防治。使用化学农药应遵循最低限度原则,交替使用多种杀菌剂。一旦发病,菇房、菇床表面应立即停止喷水,加大通风量,待土面干燥后,立即连同其周围5厘米范围覆土一起清除,并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2~3天后病斑区要及时覆土,覆土要严格消毒,使之与原畦面等高,然后在覆土上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如发生严重,可适量撒施石灰粉抑制病斑扩大。注意:石灰粉不要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

(朱富春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植保植检站)

猜你喜欢
石灰粉培养料出菇
汉钢烧结生石灰粉质量管控实践
山西冶金(2021年5期)2022-01-24 03:30:36
培养料pH和含水量对海鲜菇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杏鲍菇出菇实践操作技术浅析
草菇出菇为何怪
农家之友(2020年5期)2020-06-28 02:16:46
不同含水量培养料栽培银耳期间料理化性状分析及对银耳质量影响初探
食用菌(2018年5期)2019-01-08 02:52:34
香菇白棒出菇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长江流域蘑菇栽培系列之一
科学种养(2017年8期)2017-08-10 20:46:40
双孢菇出菇过程的疑难问题及解决办法
灰树花菌棒第二潮菇春季出菇催蕾研究
食药用菌(2016年6期)2016-03-01 03:24:28
醮石灰粉储藏甘薯好
科学种养(2014年7期)2014-09-12 00: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