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燮 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 研究员、经济学博士
水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着力点:满足人的需求
谢燮 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 研究员、经济学博士
近些年,水运市场持续低迷,2016年是水运市场低迷的最低点,BDI指数甚至低于300点,水运业继续在市场的严冬找寻新的突破点。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水运业的需求产生了意想不到的作用,进而推动水运市场从2016年的第三季度呈现向好的迹象。但是,从长远眼光来看,水运业货运需求的增长空间十分有限,新能源、3D打印、共享经济以及智能制造都会对水运需求产生负面影响,人们对运输时效性和个性化的需求在不断提升,这都将给水运业的长远发展蒙上阴影。当前,水运业也在按照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在去产能、降成本、补短板、强服务、调结构等五方面发力推进结构性改革。在调结构方面,提出了邮轮游艇、现代服务业、“互联网+”等三方面的内容。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水上旅游休闲业正在快速增长,也是未来中国居民消费升级的着力点,需要重点关注。总结成一句话:水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调结构,就是要将水运人从过去重点关注运输货物,到未来逐步关注并服务游客的转变。水上普通客运的需求仍然不会有较大的起色,在部分边远地区、农村渡口满足人们基本出行需求、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政府应当做的事情,但不会成为未来的新动能。水上客运的新动能一定在于满足人们休闲旅游的诉求。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消息,2016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21元,比2012年增长44.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33.3%,年均实际增长7.4%,快于同期GDP年均增速0.2个百分点,更快于同期人均GDP年均增速0.8个百分点。2020年,中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比2010年翻番,进而推动人们休闲旅游消费的进一步提升。经济学人智库(EIU)报告《中国消费者2030年面貌前瞻》对未来中国消费潜力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到2030年,中国低收入人群的占比将从2015年的36.9%下降至11%,而中等收入群体扩大,其中中高收入人群的比例会上升得更快。年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0万元(32100美元)的高收入人群比例将从2015年的2.6%增长至2030年时的14.5%。据此可以预测,2030年中国邮轮市场将达到1530万人的市场规模。这些人不但会介入沿海邮轮港出发的国际邮轮,还可能参与内河游轮乃至其他水上休闲旅游活动。
根据携程旅游和中国旅游研究院联合发布的《2016年中国出境旅游者大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出境游人数达到了1.22亿人次,中国继续成为世界上出境旅游人数最多的国家。在如此惊人的出境数据的带动下,中国旅游者们的旅游花费达到1098亿美元。这样看来,中国旅游消费的市场已经打开,未来也将为水上休闲旅游注入动力,如何将这些人的消费需求留在国内,相应的水上休闲旅游应该迎头赶上。
从长江水上客运的数据来看,2016年长江旅游客船的客运量为44.1万人,同比下降4.7%。2015年普通客船的客位大于旅游客船,可是到了2016年,旅游客船的数量和客位已经大大超过普通客船了。2017年上半年,沿海的国际邮轮受“萨德”事件的持续发酵而增长乏力,进而使一部分游客转往长江三峡的内河市场,三峡游市场将会呈现一个较好的增长态势。未来随着内河邮轮产品的进一步升级和优化,一定会将客人引向这一新的消费领域。
2016年欧洲内河上有340艘内河游轮在运营,比2015年多20艘。床位数由46661个增加到了49812个,增长了7%。欧洲内河游轮需求在2015年得到快速增长,从113万增长到了133万人,增长率为17%,这主要来源于北美市场不可思议的增长。2015年,北美游客第一次超过德国游客,北美游客的份额从2014年的32%增加到了2015年38%,而德国游客的份额从36%下降到29%。莱茵河内河游轮的份额从2014年的30%增加到了2015年的38%。多瑙河的份额从41%下降到了38%。客源主要来源于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和澳大利亚。(资料来源:莱茵河航运中央委员会(Central Commission for the Navigation of The Rhine)发布的《2016年欧洲内河航运发展报告》)
莱茵河两岸分布着无数的内河游轮码头。这些码头建设都很简易,一个岸桥连接一个趸船,不用花多少钱,京杭运河完全可以按照莱茵河的做法来建设。对于长江三峡库区,由于不同季节的水位差异很大,因此建设相应码头的成本就会高很多,因而也无法像莱茵河那样建那么多的码头。对于长江下游,其实也有建设这样简易码头的条件。内河游轮码头后方并不需要货运码头那样的堆场空间,只需要一个方便的通道以及大巴停车场即可。未来,通往各岸上活动地点的大巴会把游客送往目的地。
表 长江干线省际旅客运输企业运力情况
莱茵河两岸,还有无数游轮、游艇以及房车露营地共存的空间,这其实是中国水上休闲旅游的未来,因而需要水运人为这些未来的发展方向预留空间。而且,这样的时代并不需要多长的时间就会到来。
对于莱茵河上的城市巴塞尔,一年一度的巴塞尔博览会已经有500年的历史,这是瑞士每年举办的最大的商品博览会。与博览会同时举行的还有“欧洲钟表和首饰展览”,各种奇特的新理念手表都可以在博览会上看到。此外,巴塞尔每年还会举办20到30个中小型展览会。如此多的人蜂拥而至,对于一个本地人口仅20万上下的小城来说是不小的压力。巴塞尔大约有400家酒店和旅馆,只有1万左右的床位,在博览会期间不足以应对,于是莱茵河上的游轮发挥了作用。往返于巴塞尔和莱茵河其他城市的内河游轮在博览会期间停靠巴塞尔,会将船上客房当作旅店租给游客。这不但解决了旅店不足的问题,而且发展出“莱茵河上的水上旅馆”这一特色旅游项目(资料来源:汪越琪等,莱茵河流域可持续发展案例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6年10月,P65~66)。 这样的经验,也可以被未来由内河游轮所连接的特色小镇的相关活动所借鉴。
首先,建设和升级相应的码头设施。沿海的邮轮码头近些年已经被快速增长的游客需求所推动而进入快速建设时代,设施条件和能力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很多地方的邮轮码头已经呈现一定程度上的过剩态势。但是,对于内河,相关的码头设施建设还相对滞后。三峡库区经常出现很多艘船并排停靠的景象,最外面停靠的船上的游客下船需要经过很多条其他船的通道,高高低低的通道为游客带来了不便。三峡库区巨大的水位落差为建设相应的内河游轮码头造成了很大的困扰,需要通过技术创新为新时期的内河游轮码头建设提供新的解决方案。而在长江下游地区,随着需求的提升以及相应公司的布局,游轮码头的规划和建设必须提上日程。可以借鉴莱茵河的经验,用简单的趸船和一个通道就可以建成一个下游的游轮码头,即可为游客提供相应的服务。内河游轮并不提倡、也不支撑豪华的游轮码头。随着货运需求增长的趋缓,部分地区的货运码头有条件改造成内河游轮码头,或者通过一定的设施配备和安全流程,使得货运码头也能为客人上下船服务。
其次,促进本土邮轮公司的发展。自2006年歌诗达首次进入中国邮轮市场以来,中国邮轮市场以超乎寻常的速度发展。但是,仔细研判相关数据,可以发现,除了十分靓丽的规模数据以外,邮轮业对中国经济社会贡献的数据却少得可怜,包括直接贡献和间接贡献在内,不足总体贡献的10%,这来源于三方面的因素:本土邮轮公司占比太少、邮轮本地供应太少,以及中国邮轮建造尚未实现零的突破。促进本土邮轮公司发展,需要一定时日,这既包括国有大型公司的发力,也包括民营公司的探索。9月22日,在2017邮轮游艇旅游节开幕式上,世纪游轮与携程旅行网共同宣布成立合资公司——冠程(上海)游轮船务有限公司,进军长江中下游豪华游轮旅游市场。世纪游轮作为中国内河高端豪华游轮的领导者,携手全国最大的在线旅行社,将整合长江游轮旅游与周边配套设施等资源,致力于丰富长江游轮旅游业的产品多样化。合资公司将聚焦长江中下游游轮新航线,实现三峡旅游向长江全域旅游拓展,推动长江游轮旅游产业全面升级。这是一个具有开拓性的新动向。
最后,探索建立与时俱进的邮轮制度。长期以来,中国致力于发展水上货运,相关的制度建设也是以货运为主,比如《国际海运条例》在2001年颁布的时候,当初水上客运市场正在萎缩,相关的规则并没有涉及客运乃至邮轮。现阶段,水上客运(邮轮)市场蓬勃发展,为相应的制度建设提出了需求,亟待水运人根据市场需求以及各利益相关方的利益诉求,建立与现阶段邮轮发展相适应的制度,并且要具有前瞻性。这些制度的内容,包括市场准入、事中事后监管、统计、诚信体系、应急救助、标准规范等。比如,过去这些年长江内河游轮发展并没有呈现如沿海国际邮轮那样的快速增长,相应的市场准入规则还是沿用严格控制的“退三进一”的准入办法,而市场需求的新动向使得这样的准入规定明显不适应,应该探索出台符合当下及未来趋势的市场准入制度,以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为市场的理性供给提供方便。
中国的内河,一直以来在为货运服务,曾经繁盛的水上客运也因为其他运输方式的不断出现而逐步萎缩。但是,新的时期,为人服务具备了新的基础,水上休闲旅游的风口很快就会来到,沿海国际邮轮的爆发式增长已经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需要大家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去拥抱这样一个蓝海。水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调结构”。在这里,调结构的内涵,其实就是减少货运的比重,增加水上旅游休闲的比重。2020年中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逐步富裕起来的中国人需要水上休闲空间来释放他们平日的压力。未来,长江沿线相关码头建设、水上服务区的打造、相关游轮的打造都需要不断推进,同时还需要相关的制度与时俱进,能够推动相关创新,进而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水上旅游休闲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