焱燚
大洪山脚下有一个裴家庄,裴家庄有一位大财主叫裴算欢,膝下有一个调皮捣蛋得让人头痛的儿子裴俊宝。说起来裴俊宝的调皮都是裴算欢宠溺出来的,可是裴算欢四十岁时才得了这么一个传宗接代的宝贝,他能不宠吗?
这一年的中秋节,在裴家干杂活的老妈子胡大婶把五岁的孙子魏小宝带来了,想让魏小宝跟着沾沾荤腥解解馋。每逢过节,裴家吃不完的好东西都会端到厨房赏给干粗活的下人,这时候的厨房是下人们的天堂。
魏小宝和裴俊宝同龄,两个小孩子不懂什么主仆之别,很快就玩耍到一块儿了,满屋子疯跑。到了中午饭点,胡大婶急忙将魏小宝拉出来,魏小宝眼瞅着满桌子的大鱼大肉,脚怎么也挪不动,嘴里嚷着要吃。胡大婶边拽着魏小宝往外走,边低声吼道:“我的小祖宗,这是你能吃的?快走,不要吵着东家!”胡大婶一直把他拉到厨房,关在储物间里。
这边,裴俊宝正坐在饭桌上闹脾气,不吃饭。奶妈和亲妈轮番哄,裴俊宝就是不张嘴吃。裴算欢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儿子一直不好好吃饭,长得像个芽菜一样,这么单薄的身子骨,将来怎么将裴家的家业发扬光大?他狠狠一拍桌子,恨铁不成钢地说:“你有那么多好吃的不吃,你看看刚才和你一起玩的魏小宝,想吃还吃不到!”
一提到魏小宝,平日里一直在念佛的裴太太动了恻隐之心,叫人唤来胡大婶,让她把魏小宝带来和裴俊宝一起吃饭。胡大婶急忙推辞:“使不得,使不得,我们这种人家怎敢没大没小地和东家坐在一起吃饭?”
后来,见推辞不掉,胡大婶采用了折中的办法,在饭桌旁摆了一张小桌子,裴太太用盘子盛了一些菜,让魏小宝坐在小桌子旁边吃。
魏小宝在奶奶的教导下,急不可耐地说了一声“谢谢东家”,便张嘴大吃起来。看魏小宝的吃相,那真叫一个香!嘴里还在吞咽,筷子已经夹着菜在嘴边候着,急得胡大婶在旁边一再提醒:“慢点,慢点,别噎着。”也难怪魏小宝猴急猴急的,穷人家的孩子,平时难得见到荤腥,又是长身体的年龄,逮着大鱼大肉,还讲什么吃相!
裴俊宝被魏小宝的馋相勾出饿意来了,张口喊道:“凭什么让他吃我的东西,我也要吃!”裴太太满脸喜色,急忙盛了一些饭菜,端到小桌子上,说:“你和小宝比比,看谁吃得多。”裴俊宝横眉怒目,看见魏小宝夹一片肉塞进嘴里,他也跟着夹一片肉塞进嘴里;魏小宝夹一块鱼,他也夹一块鱼。到最后,两个小家伙都吃得小肚子圆圆的。
当晚,两个小家伙又比赛吃了不少东西。临走时,裴太太给了不少吃的让胡大婶带回去。
胡大婶带着魏小宝还没有走多远,就听见管家的喊声,让她回来,裴老爷有话说。胡大婶带着魏小宝进到客厅里,裴算欢和太太都在等着。裴算欢沉吟片刻,说:“胡大婶啊,你也看到了,我家俊宝有你家小宝作陪,肯吃饭了。干脆这样吧,你家小宝以后就来陪我家俊宝吃饭,当然陪吃饭也不是白陪的,按半个人头算工钱,你回家商量商量,回头给我回个话。”
这天大的好事还用商量?回到家,胡大婶把话刚一说完,全家一致通过。此后,魏小宝在家吃过早饭就和奶奶一起去裴家,中午陪裴俊宝吃饭,下午和他一起玩耍,晚饭后和奶奶一起回家。
这事看起来裴算欢亏大了,其实他精明着哩。儿子肯吃饭,身体长好了比什么都好,不就是白养一口人吗?他又不是养不起!
转眼裴俊宝到了需要接受启蒙的年龄,裴算欢花高价请了有名的赵先生教儿子读书。可是裴俊宝是个调皮捣蛋的主儿,赵先生谆谆教导,他却充耳不闻,反倒捉弄赵先生,不是在赵先生的茶壶里撒上辣椒面,就是在赵先生的座位上滴上墨汁。赵先生看在高额年俸的分上,把脾气憋在肚子里。教了几天,裴俊宝一个字都不会写也不会念。
有一天,赵先生看见趴在窗台上的魏小宝眼里满是渴望地看他教书,就招手让他进来,坐在裴俊宝旁边一起听课。赵先生教的是《三字经》的前一段,领读了几遍后,魏小宝背得丝毫不差,喜得赵先生连声叫好。
见赵先生夸奖魏小宝,裴俊宝不干了,大声嚷嚷也要背,让赵先生教他。也是奇怪,赵先生领读了几遍后,这次裴俊宝都记住了。赵先生总算看出来了,裴俊宝其实不笨,就是贪玩不上心,但是争强好胜之心很强,有魏小宝比着,反倒刺激他事事不甘落后。经过几天的教学,两个娃娃进步都不小。
裴算欢听赵先生说了这个发现,也悄悄观察了几天,又盘问了儿子这几天的学业,见他对答如流,心中无限欢喜,答应让魏小宝陪读。当然,赵先生的年俸也上涨了不少。
就这么过了几年,乡试时,裴俊宝和魏小宝都榜上有名。裴算欢高兴地请了四方乡绅,大摆谢师宴。借着酒劲,赵先生夸口说:“东家,不是我吹嘘,你家的这两个学生让我调教下去,金榜题名那是迟早的事。”
裴算欢听了,自然非常欢喜,他家祖辈就没有出过中皇榜的读书人,看来光宗耀祖的希望就寄托在儿子身上了。但是,他心里也打起了小九九,非亲非故,凭什么为魏家培养一个读书人?再说,儿子也长大了,独立性强了,可以不用魏小宝陪读了。于是,裴算欢发话,从今往后,魏小宝不用来陪吃陪读了。
但是事情说起来就是那么怪,没有魏小宝陪读,裴俊宝的学业就没有了长进。过了一个多月,赵先生找到裴算欢,恳求说:“东家,魏小宝就是公子的魂,看来还得把他这个魂请回来。”
裴算欢想了想,罢了,干脆认魏小宝为干儿子,将来魏小宝出息了,当干爹的脸上也有光,这样也不算白养他一场。他当即托人送礼说合,认下魏小宝这个干儿子。此后,魏小宝掉进了福窝里,除了回家睡觉外,吃喝穿戴都由裴家供应。
赵先生还真没有吹牛,后来裴俊宝和魏小宝一路秀才、举人考下来,最后双双高中皇榜,成了进士。
裴算欢高興之余,也没有忘了打点,当下拿出钱财托乡宦疏通,为裴俊宝和魏小宝在京城里谋了不错的位子。裴算欢之所以也为魏小宝在京城里花钱谋了个位子,是因为他担心儿子不好好当官,有魏小宝比着,可以逼着裴俊宝上进。endprint
裴算欢这个如意算盘还真打对了,有魏小宝做标杆,裴俊宝跟着学,比着求上进。两人兢兢业业做事,没几年,裴俊宝和魏小宝都升官了,得到皇上重用。裴算欢把家产委托亲戚看管,和夫人双双进京到儿子家里养老去了。魏小宝的父母则在老家跟着魏小宝的兄弟过日子。
这一年,河南和陕西闹起了灾荒,皇上颁旨,开放国库,放粮赈灾。裴俊宝被委派到河南救灾,而魏小宝被委派到陕西救灾。
花了几个月时间,两地的灾情得到缓解,两人先后回京复命。
可是裴俊宝回京后,却被皇上下旨关进监狱,等待审理发落。裴算欢一打听,裴俊宝犯了贪污的大罪,他用库银向民间购买赈灾的粮食时,用大斗进,向灾区发放救济粮时,用小斗出,中间多出来的粮食,被他变卖私吞了。
这个罪过不小,龙颜震怒,加重处罚,除了没收家产,还被判处死刑。
处斩那天,送裴俊宝上黄泉路时,裴算欢大哭着说:“儿啊,本想着你当官光宗耀祖,没想到白发人送黑发人哪!”裴俊宝狠声说:“这都怨你!”裴算欢一愣,问道:“怎么怨起我来了?”裴俊宝含泪说:“你借粮给佃户时,不也是大斗进小斗出吗?这是跟你学的!”
裴算欢确实是这样,他发家致富就是靠处处算计来的。每当佃户断粮向他租借时,他就在斗底里加一层木板;佃户还粮时,他就把木板撤去。干这种事情时,他从来没有避着儿子,没想到这种算计之术却被儿子学了去,最终断送了前程,还搭上了性命。
裴俊宝死后,魏小宝把干爹、干妈接到家里养老,也收留了裴俊宝的妻儿。裴算欢心里还是比较欣慰的,算是没有白养魏小宝一场。
魏小宝在这次赈灾中表现不错,他发放灾粮时,亲自坐镇,担心贪吏们在斗里做手脚,事先都要检查斗,发放的灾粮没有出现缺斤短两的现象。同时,他还因地制宜地想了很多缓解灾情的办法。魏小宝后来得到皇上的嘉奖,被升为礼部侍郎。
在庆祝魏小宝高升的家宴上,裴算欢想起儿子裴俊宝的下场,说了不少感慨的话。魏小宝说:“干爹,我这次不辱圣命,其实也是受教于你的大斗进小斗出的方法。”
裴算欢不明所以地看着魏小宝。魏小宝解释说,当初他家青黄不接时,也是到裴家借粮。每次借回来后,他娘都重新量过,不够数。每当此时,娘就告诫他,以后读书出息了,不要像干爹裴财主一样,欺诈贫苦人家。所以,这次赈灾,他就特地检查斗,避免奸诈的属下用斗来做文章。
听了魏小宝的话,裴算欢一张老脸臊红起来。不过此时,他也明白了一个道理:饭,可以陪着吃;书,可以陪着读;官,也可以比着做。可是,人品是家长不经意间言传身教出来的,那是怎么也陪不出來的!
选自《三月三》2017.3
(段明 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