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中国人民大学校庆80周年这个题,我的心情非常复杂。正因为毕业于人大新闻系,所以我对自己的职业要求是秉持新闻专业主义。可是,即使再客观中立,还是免不了自觉不自觉地受到感情因素的干扰,真怕写出来的稿子有失水准;另一方面,就算真的坚守了专业性,又怕一些措辞与看法令校方与校友不悦——这就像即使父母有不好,成年子女也不愿意说一样。
原以为,校友身份可以大大增加采访的便利度,沒想到却成了一大障碍。人大宣传部负责人是我们新闻学院的老师,对记者那一套采访路数十分熟稔。采访期间,我每天拿着手机编花式短信,撒娇耍赖厚着脸皮纠缠,对方从来不回。我又只好上午下午各致电数次,她还是不接。每天几乎都要等到晚上9点以后,才能联系上。电话一接通,她无比和蔼亲热,但就是什么都办不到……一次我试图“摆脸色耍无赖”,对方立马以我老师的身份自居,板起脸来开始训导我……其实也不能怪这位老师,主要是因为校庆前夕学校太忙了。与人大宣传部的交流过程,令我感觉就像是在战场上遇到了最熟悉自己的“对手”,无论出什么招数,都翻不出对方的手掌心。这种感觉实在令人有些许郁闷。
采访时还遇到了不曾想到的困难:写人大历史需要很多资料,可学校却连一部完整的校史都没有,只能找到一些碎片式的名家回忆录,和一本由校友写就的非官方非完整版校史。
在梳理这些历史资料的时候,我才发现过去自己对母校的了解真是太少了!在学校的时候,我一直觉得,人大太“土”了,总带着一股黄土高原的泥土味儿。但在翻看那些大师回忆录时,我才发现,人大历史上有一批正直、纯真、追求真理的知识分子。他们之所以显得那么“红”,是天然地有一种主人翁精神和姿态,这也是人大这所学校的精魂所在。
写完这篇稿子,我对母校的纠结也释然了:以前,总有些“儿嫌母丑”的情绪,但是现在,吾爱吾校,因为有一批值得尊敬的师友在。
@ mxf2017: 秉承学术上“求是致用”的风格,人大需要适应市场需求,在原有优势学科上不断地优化专业结构,培养出适销对路的过硬人才,这才是它保持名校这一品牌的根本。
中国新闻周刊编辑部微博
http://weibo.com/inewsweek
《中国新闻周刊》 官方微博
http://weibo.com/chinanewsweek
《胡同治理后的方家胡同》
一刀切的整治不如微更新更能留住老北京的韵味,更好传承历史文脉。(雪莹)
朋友住在东棉花胡同,里面被拆成了很多格子间租给在中戏上学的孩子,方寸大的地方,一个月租3600元,这样的商业运营除了盈利,又有什么文化底蕴。(伯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