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教学杂记

2017-11-01 10:00刘洪峰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7年9期
关键词:用兵六国论六国

多次和学生一起学习《六国论》,也多次听过其他老师执教《六国论》,都是围绕“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这一中心句来分析,探究六国破灭之缘,最后归结为作者忧心大宋王朝“重蹈覆辙”。

但最近一次和学生一起品读此文,却出现了意外,不仅学生对“分析六国破亡之因,以供宋王朝借鉴”这一论点不予支持,认为这只是表面问题,不是文章中心;就连我自己也陷入从未有的“震动”之中。

事情原委是这样的:

一番精心设计的导入语之后,引领学生品读文本、疏通文意,而后我抛出探究问题:“你觉得文中哪一个字最能概括文章观点、作者写作用意。”

学生分组讨论,各抒己见。让我吃惊的是,学生根本没有“按照”我的预设归纳为“赂”字,而是不约而同地提取出“战”。在片刻的诧异、困顿后,我略略调整思路,把“皮球”踢给学生,请他们谈谈看法。

“大凡智者,意在言外,韵在弦里。”我的课代表一向文质彬彬,“我认为诸多论者依据开篇之语便浅言作者论点,是为谬矣。即便是首句‘非兵不利,战不善,也是说六国本来兵也利、战也善,如果果敢迎战,也许不会破灭。窃以为,作者叹惋六国未能抗战到底,故而‘战字最能体现作者情怀。”一片掌声、笑声。

嗯,此言一出,眼前一亮,我点点头,“与我心有戚戚焉”。其实这话有点言不由衷,我还得听其他同学陈述。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这一句,请大家细细读读,哪个词出现频率最高,哪个词最能体现作者用意?还不是‘战吗?如果六国果能主‘战、力‘战,则其结局将是另一番情景呀!”有点激动了,教室里一片静悄悄的。我无语。

“我来说,”有一个小组的同学发言,“作者批评六国‘赂不假,可议论文不能一味批下去呀,总得有正面的观点吧?不破不立,批‘赂就是为了树‘战的观点。如果宋王朝勇于抗战,那该是多么让作者激动的事情呀!”

“对对对!”还是课代表,“大家看这句话‘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这是多么热情洋溢的赞许之语呀!赞许义不赂秦的燕赵之君,赞许用兵的燕赵之君。这就是在高呼‘战,力主战!”

“请大家再来好好读读这句话——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后面一位学生抢过话语权,“说李牧连却之,就是积极肯定赵国的用兵之效;从‘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一句中,我讀出了作者的痛惜之情,如果赵国‘用武至终该多好啊!”

“其实苏洵撰写此文,就是高擎抗战的大旗,力主积极振作、重用贤能、迎击来犯之敌。一片忠心,天地可鉴,我们当对苏洵刮目相看。如果我们仅仅把本文当做一篇史论,那太可惜了;如果仅仅认为苏洵在总结历史教训,那太低估了!”

此起彼伏……掌声笑声……

我该说点什么好呢?其实我在被学生“牵”着走,可这是我最期盼的场面呀!还有什么比学生敢于质疑、敢于评说、敢于辩论更好的事情吗?我看到,大家的目光轮番凝聚到发言者身上,他们似乎忽视了我的存在……

“我申请发言,”我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高高举着手,在学生的掌声中,“我非常赞同大家的看法。确实,苏洵此文绝不仅仅在探讨六国破亡的教训,也绝不仅仅在于指责六国赂秦的行径,更不仅仅为了让宋王朝吸取教训停止输绢纳币的行为;重要的是,作者希望宋王朝振作起来,果敢用兵,‘以地封谋臣,以心礼奇才,戮力同心,抗击外侮。如真的那样,作者该是多么欣慰!由此可见,苏洵不愧为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一位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

“那就请同学们拿起手中的笔,以‘战为核心字眼,组织一段文字,可以结合相关史料,来拟写一篇战斗檄文,如何?”

……

我们常常感喟于课堂氛围的沉闷,期盼学生的热情投入,向往学习的高效。但我们往往忽略了学生的存在,忽略了学生的初读感受,抑制了学生的积极参与,泯灭了学生的自主热情。这节课,问题设计(“预设”)指向文本的核心,一石激起千重浪,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穿透文本表面,渗透进文本深层,挖掘出文本真正的内涵,读出文本的境界和作者的情怀,实在难得。它启示我,要精心设计课堂问题,努力营造品读氛围,巧妙点燃思维火花,给学生一片自主的天地。

刘洪峰,山东滨州市博兴第二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用兵六国论六国
锅盔助秦灭六国
“读议练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利用异文 训释词义
开门见山,明明白白亮观点——从《六国论》学写议论文的开头
简说《六国论》之论证
好肥“六国”造惠农喜事多
简析秦灭六国的“远交近攻”方略
析秦对六国施行的“不战而胜”之策
施琅用兵的特点
曹操地下用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