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震
淮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淮北,235000
核心力量训练对跳起投篮技术的影响
张 震
淮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淮北,235000
从高校中随机选取50名篮球专项学生进行实验训练,其中,实验组学生进行核心力量训练,对照组学生进行传统力量训练,训练10周之后,对比两组学生的投篮技术。结果表明:核心力量训练能有效提高专项学生的跳起投篮的稳定性,有效增强他们跳起投篮的协调性,加快他们跳起投篮的速度,提升他们滞空能力,从而显著提高他们的篮球跳起投篮命中率。
核心力量训练;篮球专项大学生;跳起投篮
目前,国内外体育科研工作者对于核心力量训练的理解仍存在分歧,各国学者均从不同的视角对其概念进行界定和解读。通常情况下,脊柱的稳定性也称之为核心的稳定性,它直接关乎到运动员完成动作的质量高低,只有有效地提高动作的稳定性,才能在运动中获得更理想的身体姿势,让身体运动更加协调自然。核心稳定性能力的强弱,是来自核心力量肌肉区骨骼、神经、韧带等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因此,核心力量训练较之常规训练,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有更高的要求,在做好四肢力量训练的同时,应有针对性地加强核心区的训练,使运动员能有效地控制重心,增强各关节的稳定性。核心力量训练作为一种全新的训练手段,毫无疑问已成为整个运动训练理论体系的焦点,在运动训练实践中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尤其在田径、武术、篮球等竞技运动训练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通过对各省市大学生篮球联赛的观察,不难发现,跳起投篮技术已成为当前高校篮球运动员最有效的得分手段之一。在比赛中,跳起投篮技术与其他技术动作相结合,具有突然性、不易被防守等优点,但对运动员的投篮姿势和空中平衡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并降低投篮命中率。传统篮球力量训练中并没有“核心”的概念,对于运动员身体平衡性、柔韧性等身体能力的提高并不明显[1]。而且传统训练方法注重四肢力量训练,易改变运动员的正常生理结构,使四肢肌肉过于僵硬[2],从而不利于培养运动员柔和的投篮手感。张玉宝指出,核心力量训练有助于提高篮球运动员的灵敏性,有效预防运动损伤,提高肢体协调能力,降低比赛中的体能消耗[3]。从运动医学研究角度上看,核心力量训练有助于运动员身体全面素质的发展,降低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受伤的几率[4]。
本文利用核心力量训练理论,以高校篮球专项学生为研究对象,对比传统力量训练和核心力量训练对学生跳起投篮技术的影响,以期对高校篮球教学与训练模式的探索提供参考。
2.1 研究对象
从淮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中随机选取50名篮球专项学生,分为对照组25人和实验组25人。
2.2 研究方法
2.2.1 访谈法
运用实地访谈、电话访谈等方式进行访谈咨询,先后接受本文作者访谈的有宿州学院徐连军教授、淮北师范大学裴德超教授、淮北师范大学赵一平教授、淮北师范大学马力教授和参加2016年安徽省大学生篮球联赛的教练员等。确定了本次实验中的核心力量训练和传统力量训练的内容。
2.2.2 实验法
实验组进行核心力量训练,时间定为10周。训练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基础阶段,训练强度较小,时间是5周,练习内容有俯姿平撑、仰卧支臂屈膝抬髋、仰卧两头起等。第二阶段为提高阶段,训练强度较大,时间也是5周,练习内容有单腿抗阻屈髋、侧卧肘支撑抓哑铃平举、仰卧交叉大腿等。
参照组进行传统力量训练,时间定为10周,练习内容有俯卧撑、杠铃卧推、杠铃深蹲等。第一阶段为1~5周练习4组,每个动作练习20次,训练强度中等。第二阶段第6~10周练习5组,每个动作练习30次,训练强度较大。组间休息2分钟。实验组与参照组的训练时间和场地都相同,靶心率控制在130~150次/分。
跳起投篮测试方法:测试学生位于篮球中心投影点5.5米外三分线内之间区域限时60秒进行跳起投篮,投篮出手后,接其他学生传递的球进行下一次跳投,测试学生无需抢篮板球。投篮姿势要求:必须运用完整规范的跳起单手肩上投篮动作,如果没有按要求进行跳投而命中的球,则此球无效,累计达到3次,则该次测试成绩无效,重新进行测试。所有测试数据的收集均在同一训练日完成。
2.2.3 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定量资料采用x±s形式表示,配对设计资料的均数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独立样本资料的均数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不满足t检验条件的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0.05,说明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1 实验前两组篮球专项学生基本资料比较
实验前对两组学生相关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表1)。由表1可以看出,实验组和参照组的年龄、身高、体重、投篮差别都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实验开始前两组学生的基本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别。
表1 实验前两组学生基本资料对比
3.2 实验前后两组学生跳起投篮命中数比较
通过对比两组学生实验前后的跳起投篮指标发现,实验组学生的跳起投篮命中个数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后学生跳起投篮命中个数高于实验前;对照组学生在实验前后的跳起投篮命中个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后学生的跳起投篮命中数指标与实验前无差别(表2)。说明核心力量训练能提高篮球专项学生的跳起投篮技术。
表2 两组学生实验前后跳起投篮命中数比较
3.3 实验后两组学生跳起投篮命中数比较
通过对比实验后两组学生跳起投篮命中数发现,实验组学生与对照组学生的跳起投篮命中数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学生跳起投篮命中个数均高于对照组学生(表3)。说明核心力量训练能提高篮球专项学生的跳起投篮技术。
表3 实验后两组篮球专项学生跳起投篮命中数比较
4.1 核心力量训练能有效提高跳起投篮的稳定性
在篮球比赛中,跳起投篮技术往往是与急停技术结合起来使用的,要求球员在运球加速突破过程中突然停止,并迅速跳至最佳投篮点投篮,一系列连贯的动作对球员身体的稳定性有着极高的要求[5]。核心力量训练可以使球员获得强有力的核心肌群,从而使其能够合理控制重心,有效稳定关节,保障四肢自然、准确地完成技术动作。同时,急停跳投过程中,在运动员下肢力量停止做功,上肢需要迅速作出反应时,核心力量可以支持下肢在停止的同时协助上肢来完成技术动作。由此可见,核心力量对跳起投篮技术的稳定性所起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
4.2 核心力量训练能有效增强跳起投篮的协调性
运动员进行跳起投篮时,需要将力量由蹬地跳起的下肢传递至腰腹核心区,然后当身体上升至最高点时,将各部位积聚的力量通过伸展手臂、压腕、拨指作用到球上来完成投篮动作。在这个过程中,核心力量能使运动员将重心控制在上下肢的连接处,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从而使运动员获得合适的投篮力量,并保证力量正确的传递。强有力的核心力量对增强跳起投篮的协调性具有非常明显的效果。
4.3 核心力量训练能加快跳起投篮的投篮速度
篮球比赛攻防转换速度快,对运动员运球、传球和投球等一系列技术动作都有速度方面的要求,在这种快节奏的运动中,更能凸显核心力量的积极作用。运动员在经过有效的核心力量训练后,四肢力量的传递和转化速度都会变快,从而使运动员在对方防守队员未跳起封盖时有机会完成投篮动作,最大程度地摆脱防守的干扰,提高投篮命中率。
4.4 核心力量训练能提升滞空能力
滞空能力是指运动员跳起至顶点时,身体在空中相对停留一段时间的动作状态的能力。运动员通过身体各部位的动作变化,使髋关节以上部分在空中某段时间内维持一定的高度不变,从而获得滞空时间。滞空时间越长,表明滞空能力越强。滞空能力的强弱对运动员在空中完成技术动作的质量起着关键性作用。核心力量训练通过增强骨盆和脊柱的稳定性,使运动员在空中能维持正确的身体姿势,促使重心移动和身体其他各部位的活动保持协调,进而获得较长的滞空时间。在跳起投篮时,较长的滞空时间有利于运动员选择最佳的出手时机。
相关研究表明,篮球运动是综合性较强的体育项目,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要求较高[6],核心力量训练能显著提高运动员的平衡、柔韧、协调等身体素质,有效弥补了传统力量训练对运动员专项运动能力提升缓慢的不足。本实验表明,在篮球专项学生身体素质和专项技术训练中加入核心力量训练,能提升其跳起投篮技术。但核心力量训练只有经过一定时间训练后才会收到效果,且训练持续时间长短与身体素质提升效果成正比[7]。
[1]Barfield J P,Johnson R J,Russo P,et al.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performance index evaluation among men’s and women's college basketball players[J].Journal of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research / National Strength & Conditioning Association,2007,21(2):643-645
[2]崔景辉,刘鹏,刘文龙.现代核心力量训练与传统核心力量训练的实验对比研究:以武术套路项目为例[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311-316
[3]张玉宝.核心力量训练对于篮球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影响[J].科技信息,2012,29(16):281
[4]林华,王润生,丛培信.核心力量训练原理初探[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24(2):66-68
[5]薛海涛,房胜利,党飞.核心力量训练对高校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跳起投篮技术的影响[J].体育世界,2015(1):14-15
[6]杨旭.论篮球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方法分析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2,2(7):24-26
[7]Zadro I,Sepulcri L,Lazzer S,et al.A protocol of intermittent exercise (shuttle runs) to train young basketball players[J].Journal of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research /National Strength & Conditioning Association,2011,25(6):1767-1773
(责任编辑:刘小阳)
G808.8
A
1673-2006(2017)09-0093-03
10.3969/j.issn.1673-2006.2017.09.023
2017-05-18
张震(1989-),安徽淮北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篮球训练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