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俊铭,罗万英*,王红菊
(1.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出生缺陷与相关妇儿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 610000;2.成都理工学院,四川 成都 610059)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妇科手术患者术前访视效果的应用探讨
龚俊铭1,罗万英1*,王红菊2
(1.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出生缺陷与相关妇儿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 610000;2.成都理工学院,四川 成都 610059)
目的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妇科手术患者术前访视的效果。方法 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活动主题为“提高妇科手术患者术前访视效果”后,进行现状调查,明确影响妇科手术患者术前访视效果的主要原因为访视手段单一,访视人员培训不到位,采取增加访视形式,加强访视培训等措施。结果 开展品管圈活动后,妇科手术患者访视率、术前相关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患者术前焦虑程度有所降低。结论 品管圈活动提高了妇科手术患者的访视效果,提高了围手术期护理质量及病人的满意度,提高了护士主动解决问题的意识和参与临床管理的积极性。
品管圈;术前访视效果;效果评价
选定活动主题成立由10名护士组成的品管圈,包括2名副主任护师,4名主管护师、3名护师、1名护士。由1名副主任护师担任该全的辅导员,对本次活动予以指导及建议,确定圈长1名,负责组织人员,质控计划落实情况。通过头脑风暴,将5个备选条目采用5、3、1打分标准,从迫切性、圈能力、上级政策、可行性等方面进行打分,选定“提高妇科手术患者术前访效果”为活动主题,确定圈名为“守护(手护)圈”,意为以手术室为主体,联合妇科病房制定访视计划,提升访视效果,守护患者健康与安全。
制定“妇科手术患者术前访视效果测评量表”由《手术相关知识知晓度调查表》《焦虑量表SAS》构成。由此表对2016年9月~10月的所有妇科术前患者进行调查。方法如下:按现有方式于术前1天进行访视,在患者来到手术室时,填写“妇科手术患者术前访视效果测评量表”,对前1天访视的效果进行调查。将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3组:第1组不孕症复孕患者,第2组良性疾病手术患者,第3组恶性肿瘤(待排)手术患者。回收有效问卷230份,结果,三组患者中,焦虑发生率最高的为不孕症患者组18.1%,其次为恶性肿瘤(待排)患者14.7%,良性疾病手术患者为8.7%,焦虑平均发生率为13.8%。患者对术前相关知识知晓度共12个条目,得分最低的为对主刀医生的知晓率、对手术环境信息的了解程度。平均知晓率为86.9%。统计访视率为76%。采用“鱼骨图”,从护士、病人、方法三方面分析原因,得出导致访视效果不良的主要原因为:访视手段单一、访视时间不固定、访视人员培训不到位、访视人员少,工作量大。见图1。
图1 鱼骨图
1.3.1 制定规范化的访视标准,制作术前访视手册
①制定访视路径。包括:查阅病历----床旁向患者及家属做自我介绍----与患者及家属交流----实施心理护理----记录并反馈信息。将每一步的内容细化,详细罗列。例如,来到病房,首先用规范的语言向患者做自我介绍,接着介绍手术室的环境。包括手术室的具体位置、手术室内的温度、接着用图片的形式为患者介绍手术间的仪器设备,如手术床、麻醉机等,消除患者的陌生感。规范、统一的术前访视路径避免访视环节的疏漏,让访视条理清晰,护士在访视中不再觉得与患者无话可说,增强了护士的信心与责任心。②制定规范性礼貌用语。针对不同情况制定规范性礼貌用语,如:来到床旁向患者做自我介绍时、患者询问手术时间时、患者担心疼痛时。我们都有相应的规范性用语与患者进行解释沟通。制定规范性礼貌用语的应用,有效地避免了资历较浅、经验不足护士访视时,因紧张而词不达意遗忘要表达的内容。同时,事先设计好的语言能让访视护士巧妙地回避患者提出的敏感问题,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2]。
1.3.2 加强访视培训
定期对手术室年轻护士进行访视培训。要求掌握规范化的访视标准,培训内容还包括专业知识、沟通能力等。访视者应引导患者尽可能表达内心的需求与担忧,针对患者的的具体问题予以解释疏导,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增加信任感。例如,对于焦虑程度最高的不孕症患者组。由于不孕症患者患病时间较长,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压力大,使其对手术效果和生育能力充满期待,但由于患者对该手术不了解,在同意接受手术治疗的同时,对手术的效果和成功率也存有疑虑,因此,向患者及家属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使患者以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手术是术前访视的关键。术前一天,手术室护士根据手术通知单到病房查阅病历,了解患者病情和诊治经过,通过交流了解患者的不同心理状态,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同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介绍手术的基本过程,告知患者该手术在治疗输卵管近端阻塞方面较传统手术具有创伤小、愈合好、并发症少、复通率高等优越性,并向患者介绍经此手术治疗成功怀孕的病例,增加其对手术治疗的信心。
1.3.3 增加访视形式
①制作DVD光盘,涵盖所有访视内容,由手术医生、麻醉医生、手术室护士、工人及病房护士配合进行拍摄配以解说,与病房护士协作,在术前集体健康宣教时统一播放。使患者及家属初步了解手术室环境及术前注意事项,消除手术室陌生恐惧感、增强依从性,主动配合手术。②改良术前宣教单制作爱心宣教卡:介绍疾病、手术方式、手术注意事项可配以生动图片加深记忆。将爱心宣教卡放置于病房床头,病人空闲时间自行取阅。③手术室护士携术前宣教手册(配手术室环境介绍图片),进行床旁一对一访视,有针对性的解答患者疑问,尤其是对重点特殊病人,如:老人、儿童、有合并症患者、复杂疑难大手术患者等,进行重点访视。
1.3.4 相对固定访视时间
安排专人访视,将访视时间固定在术前一日下午的15:00~17:00,避开病房进行集中治疗操作,请病房护士在入院宣教时告知患者术前访视的时间,避免患者因外出而漏访。
1.3.5 增加访视人员
将访视护士从1~2名增加为4~6名,减轻访视护士的工作量,保证护士有足够的时间与患者进行交流,充分了解患者的身心状况,提高访视效果。
在对策实施过程中,运用PDCA循环管理法,每月进行1次品管圈分析讨论会,对每月品管圈活动的进展情况及实施效果进行分析、讨论、总结,对出现的问题加以分析,并将遗留问题转入下一个循环进行改进,如此反复,每一次循环都解决一批问题,不断改进应对措施,提高质量管理水平[1]。
采取干预措施后,再次使用相同调查问卷,对2017年1月~2月妇科手术患者术前访视效果进行调查。
表1 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术前访视效果的比较
通过品管圈活动,针对影响妇科手术患者术前访视效果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出主要问题,进行对策制定实施,经过PDCA循环,不断改进,最终制定了规范的访视标准,保证了术前宣教的连贯性与完整性,同时,针对不同手术患者的不同焦虑和担心,采取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使患者对术前相关知识知晓率增加,术前焦虑程度减轻,患者处于良好的术前状态,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3]。
术前访视是将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知识综合运用于患者围术期护理的过程,要做到对不同的患者进行恰到好处的访视,要求护士不仅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水平,还要具备比较宽泛的知识面和良好的沟通能力。这一方面促使护士不断学习、掌握新知识,另一方面,护士在患者的好评中体会到工作价值,增强了工作责任感和自豪感,激发了学习的热情及自觉性,对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有激励作用。
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每位圈员主动性和积极性都大大增强,自愿的参与到活动中来,针对科室存在的问题,应用“头脑风暴法”集思广益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4],增强了全员的自信心、责任心,增强了团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集体智慧的结晶使此次品管圈活动的取得了良好成效。
通过品管圈活动,使妇科手术患者访视率、术前相关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患者术前焦虑程度有所下降,但并不显著。说明妇科手术患者术前的心理问题仍值得我们关注,针对不同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不但要求护士具备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相关知识,还应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技能。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重视患者心理需求,使患者处于接受手术的最佳状态,这将是我们访视工作继续努力的方向。
[1] 范慧芳,孙玉梅.品管圈降低口腔颌面外科病人引流管缺陷发生率的应用效果[J].护理研究,2015,8(29):2802-2804.
[2] 马育璇,朱映霞,罗桂元.规范术前访视内容对方式质量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07.6(3):28-30.
[3] 张 颖,李玉翠,周 立.上海市手术室护士实施术前访视现况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11,11(46):1091-1094.
[4] 邵翠颖,金钰梅,朱胜春.品管圈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践和成效分析[J].护理与康复,2012(4):83-84.
R472
B
ISSN.2096-2479.2017.41.99.02
罗万英,副主任护师,本科
本文编辑:刘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