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动脉瘤的护理干预

2017-11-01 18:16
大医生 2017年4期
关键词:安徽医科大学内瘘动静脉

金 焕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合肥 230000)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动脉瘤的护理干预

金 焕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合肥 230000)

目的 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动脉瘤护理干预措施的研究。方法 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改良穿刺法,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护理模式,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六个月内新发生动脉瘤的例数以及原有动脉瘤大小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6个月内动脉瘤新发生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12.5),同时原有动脉瘤缩小更为明显,p<0.05。结论 对于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能够对动脉瘤的发生与发展起到抑制作用。

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动脉瘤

目前动静脉内瘘是维持血液透析最为理想的血管通路。在动静脉内瘘建立后,内瘘动脉瘤是常见的并发症,一般被称为假性动脉瘤。一旦发生内瘘动脉瘤,则会对患者的心脏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严重情况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和健康[1]。因此,对于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患者,必须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在本次研究中,以我科的80例血液透析患者为例,取得了显著成效,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是选自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从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患者,共计80例,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从26~74岁,平均年龄(42.8±5.4)岁,包括21例慢性肾炎、12例高血压肾病、6例糖尿病肾病、1例多囊肾患者;观察组患者中,男性与女性患者比例为1∶0.8,年龄区间为26~77岁,平均年龄(45.1±6.1)岁,包括23例慢性肾炎患者、10例高血压肾病患者、5例糖尿病肾病患者、2例多囊肾患者。所有患者每周均进行3次血液透析,每次透析时间为4 h。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透析时间、方式上均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改良穿刺法,即采用纽扣式定点动静脉向心式穿刺,针头斜面均向下。同时,两组患者均进行相关的常规护理,包括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心理护理,加强对患者的观察,及时处理渗血问题,指导患者进行自我护理等[2]。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患者行内瘘手术开始,安排专门护理人员,将手术的意义、目的、过程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讲解给患者及其家属,消除患者焦虑紧张情绪,保证手术成功。在手术后指导患者进行相关的手臂运动,促进内瘘成熟;第二,假性动脉瘤一般是由于血液渗漏或穿刺过程中对血管壁造成损伤,因此,内瘘穿刺点离吻合口>6 c m,尽量保证精准穿刺一针见血,在拔针过程中需要进行压迫止血护理,避免局部血肿发生。第三,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使用保护性约束带,减少血管膨出,起到抑制动脉瘤形成作用;第四,通过红外线理疗仪,与血液透析次数保持同步,每周三次,每次进行40 min,通过红外线理疗仪改善内瘘血管的弹性,避免形成血栓形成。

1.3 统计学意义

用专业软件SPSS21.0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通过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标准差表示,用t值进行检验。p<0.05则表示差异明显,不具有可比性。

2 结果

对两组患者6个月前后动脉瘤瘤体大小进行多普勒彩超检查,对比其大小变化情况,统计新发生动脉瘤例数并对比。观察组患者中,原有动脉瘤6例,6个月后动脉瘤变小例数为5个,无新发生动脉瘤;而对照组患者中,原有动脉瘤也为6例,瘤体变小仅1例,3例无变化,而1例变大,有5例新发生动脉瘤,发生率为12.5%。可见,观察组患者6个月后动脉瘤缩小明显,而新发生动脉瘤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组别 例数 原有动脉瘤 变小 不变 变大 新发生例数 新发生率对照组 40 6 1 3 2 5 12.5%观察组 40 6 5 1 0 0 0

3 结论与讨论

血液透析患者需要建立安全的血管通道,而动静脉内瘘是目前最有效、最安全的通畅性血管通道,也被誉为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内瘘动脉瘤是动静脉内瘘常见的并发症,通过有效的优质护理工作,能够延长内瘘使用寿命,还能够减少动脉瘤发生率,抑制其发展提高透析质量,从而起到延长患者生命的效果。采用改良穿刺法,配合优质护理干预,从日常护理、健康教育、优化穿刺、使用红外线理疗仪等方面,有效地抑制动脉瘤发生与发展[3]。

在本次研究中,采用优质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内瘘动脉瘤明显缩小,同时并无一例新生内瘘动脉瘤,比起对照组动脉瘤新发生率12.5%来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改良穿刺法+优质护理干预能够对内瘘动脉瘤并发症起到良好的抑制作用,值得推广。

[1] 沈莉.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预防作用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5,24(8):99-101.

[2] 刘洁.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原因及护理[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16,24(8):74-76.

[3] 吴英华,蔡琳琳.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动脉瘤形成原因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5,17(8):20-22.

Nursing Intervention of Arteriovenous Fistula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

Jin Huan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Medical University Of Anhui,Hefei Anhui 230000,China)

Objective to study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of arteriovenous fistula aneurysm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 Methods eighty patients with hemodialysis and arteriovenous fistul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Forty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improved puncture,the control group to implement the traditional nursing model,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on the basi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quality care intervention. Comparison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in six months of new cases of aneurysms and the original aneurysm size changes.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aneurysm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0% within 6 months,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12.5),and the original aneurysm was narrowed more significantly(p<0.05). Conclusion for patients with hemodialysis arteriovenous fistula,high quality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inhibit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aneurysm.

hemodialysis;arteriovenous fistula;aneurysm

金焕,本科,护师,研究方向:血液净化中心护理。

猜你喜欢
安徽医科大学内瘘动静脉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关于“安徽省立医院”署名的启事
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物理评估与实施建议
分析精准化干预在动静脉内瘘皮下血肿中的应用效果
高校专利信息分析与统计
——以安徽医科大学为例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首次穿刺的技巧与护理方法
脑脓肿并肺动静脉瘘2例及文献复习
3例肺动静脉瘘的外科治疗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关于“安徽省立医院”署名的启事
两种治疗方法对动静脉内瘘穿刺镇痛效果比较
宫颈妊娠合并子宫动静脉瘘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