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急危重症护理学》三维无缝隙教学模式培养护生、实习护生应急能力的效果

2017-11-01 13:56:09李川兰
保健文汇 2017年7期
关键词:缝隙护理学应急

●李川兰

探讨《急危重症护理学》三维无缝隙教学模式培养护生、实习护生应急能力的效果

●李川兰

目的:探讨《急危重症护理学》三维无缝隙教学模式培养护生、实习护生应急能力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护生、实习护生56名。采取抽签方式设置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各28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式培养护生的应急能力;观察组应用探讨《急危重症护理学》三维无缝隙教学模式进行护理教学。 结果:研究组护生应急能力考核得分(88.9 ±4.9)分,病情观察考核得分(91.6 ±3.4)分,急救理论考核得分(91.2 ±4.7) 分,急救操作考核得分(84.9 ±5.2) 分,分别优于对照组护生的(60.8 ±9.5),(74.9 ±6.2),(5 5.8 ±9.1),(72.2 ±8.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患者以及医护人员对研究组护生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急危重症护理学》三维无缝隙教学模式教学不仅可提高护生理论水平,更有助于临床工作应急能力的提升。

《急危重症护理学》;三维无缝隙教学模式;应急能力;效果

应急能力是指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对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分析、判断的技能技巧,果断配合抢救和护理的能力[1]。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本科生的普及,绝大多数大学生都存在着理论知识丰富,实践能力薄弱,社会实用性较差的现象。理论、实践已经严重脱节,护理本科生也不例外。传统教学模式更加注重理论知识的积累,而忽略了临床实用性。导致很多护生毕业以后短时间内仍然无法融入到临床工作中。因此,《急危重症护理学》三维无缝隙教学模式教学俨然成为各大医院护生培养的新潮流。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护生、实习护生56名。采取抽签方式设置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各28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式培养护生的应急能力;观察组应用探讨《急危重症护理学》三维无缝隙教学模式进行护理教学[2]。两组护生均来自于某大学全国统一招生且均已完成基础理论课程学习,两组护生deep选取均采用随机方式,不存在特殊性。年龄、性别、授课教师及既往学习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故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急危重症护理学》在大三秋季学期开设,理论课 30 学时,实验课 25学时,大四春季学期实习,急诊护理实习 7 周。 研究组应用《急危重症护理学》三维无缝隙教学模式教学,采用全国高职高专医药院校课程改革规划教材《急危重症护理学》 案例版教材[2]教学,根据临床急救护理流程图表式结构进行理论知识点教学、按照急救护理任务分类来临床实习,结合临床急救护理流程学习操作。

1.3 评价标准

两组护生在教学完成后,由护士长统一出题并组织评审团队,总分为100分,理论与实践各50分。两组护生理论考试均用同一试卷考核,实验考核包括实验课经典案例分析与情景模拟考试。实验考试主要体现护生的应急能力与病情观察能力。

1.4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表1 两组护生考核结果对比

表2 医、护、患对两组护生满意度调查

两组护生学习后,实验组学习效果明显比对照组号。详见表1,表2。表一反应两组护生学习成绩,表二则反应医、护、患等人员对护生满意度调查(%)。

3 讨论

《急危重症护理学》三维无缝隙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新颖,能促进教学向临床应急能力培养的转变。徐海红等[3]提出新护士刚实现从学生到专业护理人员的角色转变,临床经验缺乏,面对突发事件应变急救能力有限。构建《急危重症护理学》理论、操作、实践三维无缝隙教学模式,能改变理论化教学的弊病。使教学内能更加丰富多彩,更加生动形象,可以让死板的知识灵活灌输到护生的脑海中。在本科护生护理程序课堂学习效果的质性研究中提到本科护生认为“感受到护理程序的严谨和科学,但是也觉得有点复杂、繁琐”。 而我们的教学模式以案例导入,按照临床实际工作流程为牵引,尤其图表式急救流程体现了图表式结构图的优势,概括集中后方便理解,删繁就简便于长期记忆[4]。在学习中应当打破陈规,应当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培训,《急危重症护理学》理论、操作、实践三维无缝隙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以考试分数为唯一目标的常规。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与临床脱轨的问题,促使了教学向临床应急能力培养的转变。本次试验结果表明,护生在经过《急危重症护理学》三维无缝隙教学模式学习后,能够更好的如融到临床工作中。综上所述,《急危重症护理学》三维无缝隙教学模式有助于护生从学校到临床工作中的迈步,值得推广。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广安医院)

[1]肖顺贞.护理学研究[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2]殷翠,王青丽.急救护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3.

[3]徐海红,王永平,边亚滨等.急救技能考核与情景剧竞赛相结合的培训模式提高新护士急救能力的效果评价[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15):1820-1822.

[4]曾田田.图表式教学法在刑事诉讼法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成功(教育),2011,(16):44-45.

猜你喜欢
缝隙护理学应急
多维深入复盘 促进应急抢险
《护理学杂志》稿约
护理学杂志(2021年1期)2021-02-04 09:53:48
《老年护理学基础》
——老年护理学的日常生活护理要点研究
雨的缝隙
边疆文学(2020年5期)2020-11-12 02:29:46
完善应急指挥机制融嵌应急准备、响应、处置全周期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劳动保护(2018年5期)2018-06-05 02:12:05
国际新应急标准《核或辐射应急的准备与响应》的释疑
一种带宽展宽的毫米波波导缝隙阵列单脉冲天线
制导与引信(2016年3期)2016-03-20 16:02:00
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探讨
仲景护理学思想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