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伟
中职学校的责任是为社会输送专业技能型人才,人才的培养是中职学校的工作重点。而中职学校对人才的培养,主要是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环节来实现的,因此,教学是中职学校的根本和关键,教学质量的优劣也决定了中职学校未来的发展,学校的各项工作都应当围绕教学质量来展开。
一、教学质量管理
教学质量管理是指学校利用科学的方法对教学设计、实施、评价、检查等各个环节进行管理,目的是完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以培养出优秀的人才。由于教师只是教学的主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质量的好坏不能单方面从教的一方来做出评定,往往需要结合学生学习的效果来反映,只有学生真正地学到了本领,才能說明教学质量较为显著。教学质量的考量需要更为全面,除了以学生的学习效果作为标准,也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同时要兼顾知识的传授和做人的态度,努力培养出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
二、教学质量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教师能力欠缺
由于当前教师岗位大多为岗位终身制,因此很多老教师在工作激情渐渐褪去后,没有了工作积极性,不愿意在教学水平上进一步提高;同时,青年教师大多从高校毕业,高校的培养方式重理论轻实践,与中职学校教学理念相距甚远,普遍缺乏岗位技能经验与实践教学能力。
2.教学方法单一
中职教师还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大多数教学过程都在课堂上进行,采取传统讲述式教学方法,难以吸引学生、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教学效果差。
3.教学管理不力
在中职学校实际教学管理过程中,大多数学校都能够制定详细的质量管理制度,对教师进行量化考核,对教学进行检查、抽查,但是完善的管理制度并不能落到实处,量化考核不能定性分析,对检查抽查的结果也没有具体的改善方法,教学管理浮于表面。
三、中职教学质量管理的优化
中职学校要想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保证优秀人才的持续供应,这是中职学校教学质量的有效保证。既然存在不足,就必须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和优化,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进行教学改革
学校围绕技术性人才的培养目标,调整教学计划,将教学重点由理论向实践过渡,大力开展教学改革。在课程安排上,加大实践课程的开设比例;转变传统单一授课方式,引入反转课堂的新型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重视校企合作,为学生创造更多的专业实践机会,让他们深入工作一线实习,加深对专业理论的认知。
2.建设教师队伍
(1)从引入环节开始改善教师队伍的现状。学校要通过公平公开的方法招聘优秀的高校毕业生、企业专家、操作能手作为专兼职教师,提高学校的科研水平和实践操作水平。在教学工作中鼓励他们多交流、多学习,共同进步,以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作为工作重点,优化教师结构。
(2)重视教师队伍的培养。第一,要进行教师队伍职业道德的培养。通过讲座、交流、培训等方式,激发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责任心,培养他们爱岗敬业的意识和师德师风,使他们能够明确自己的工作目标和工作方向。第二,教师专业培训。教师是个终身的职业,特别是中职教师,需要定期接受培训,了解行业内最新的知识和技能。学校要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国内外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培训,帮助教师成长。第三,教师实践。中职学校的最大特点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因此,作为中职教师,绝不能脱离实践经验而纸上谈兵。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在课余时间深入企业锻炼,提高实践水平,增加岗位认知和企业管理认识。
3.完善教学质量管理监督体系
教学是中职学校工作的重点,学校要加大对整个教学环节的监控,保证教学环节开展的质量。因此,学校要将整个教学环节中涉及的教学计划和目标、教师的教学任务和课程实施、考试和考核以及日常教学管理纳入教学质量管理监督体系之中,进行定性定量的双方面考核,并把考核结果和处理意见落到实处。同时,要加大信息化管理的投入,实现学籍管理、课程管理、考试和成绩管理等模块的自动化办公,提升办公效率。
教学质量是中职学校发展的根本和关键,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保证,我们只有把教学质量管理作为学校的工作重点,才能保证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南阳市宛西中等专业学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