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基层组织新优势激发农村发展新活力

2017-10-31 12:11钱武华
唯实 2017年10期
关键词:村干部村级书记

钱武华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把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丝毫不能放松。农村是基层中的基层,要在“十三五”期间加快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目标,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农村。要促进农村的改革发展,核心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关键在村干部队伍。

江苏省滨海县现有120多万人口,下辖16个镇(区),296个村(社区);有村级党委2个、党总支294个,下设1085个党支部,占全县党支部总数的一半;有2.3万名农村党员,2200多名村干部。过去一段时期,滨海县基层组织建设欠账较多,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比如: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积存债务较多;村干部队伍年龄偏大、文化偏低,干事创业的主动性创造性不足;村干部待遇不高、考核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岗位的吸引力不强;等等。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为此,滨海县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基层组织建设“大调研、大排查、大讨论”活动,对全县所有村(社区)进行全覆盖实地调研。在排查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村级组织换届,以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为主线,以落实“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有责问事”为重点,研究制定了全面从严加强农村党建工作“3+1”制度性文件,着力构建农村党建工作组织、队伍、治理、保障、服务“五大体系”,村级党组织作用明显加强,干部队伍活力明显增强,群众对基层干部的满意度明显提升。

一、加强政治引领,提升领导核心地位

坚持从源头上精准发力,突出整体抓覆盖、重点抓整顿、全面抓规范,巩固和发挥村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加强对各类基层组织的领导,理顺党组织与村域内各类组织的关系,明确职责分工,加强交叉任职;优化组织设置,按照便于党员参加活动、便于党组织发挥作用的原则,加大在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民工聚居地建立党组织的工作力度,新设产业党支部75个,流动党支部21个,调整基层党组织134个,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整顿软弱后进党组织,每年按照不低于5%比例倒排软弱后进党组织。通过县领导带头联系、第一书记具体指导、“牵手致富”单位全力跟进、镇主要领导全程参与、村书记抓工作落实等方式,实行“一村一策”,进行常态化整顿提升。严格基层组织生活,每年“七一”组织党员重学《党章》,重温入党誓词;每年第四季度组织村(社区)党组织班子围绕解决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问题,召开一次组织生活会;每月基层党组织统一活动日,县镇领导干部都要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支部活动,深入基层联系点指导开展特色主题党日活动,为基层党员干部讲党课,使统一活动日成为学习教育日、联系群众日、事务公开日、民主议事日、为民服务日。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干事创业本领

滨海县委始终坚持正确导向,加强总体谋划和具体指导,着力选优育强村干部队伍。配强村书记队伍,突出“一好双强”标准,严格规范村书记选拔任用程序,注重从致富带富能手、大学生村官、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复员退伍军人、村教村医、退职退休党员干部中培养选拔村书记。2016年换届期间,新选配村书记75名、占全县村书记总数的25%,村书记平均年龄比上届下降2.8岁,每个镇至少配备1名35岁以下村书记,向经济薄弱村精准选派60名第一书记。强化村干部培养,实行分级管理,县里每年对村“两委”正职进行集中轮训,选派部分优秀村书记到发达地区学习考察;设立村书记工作论坛,交流推广优秀村书记的工作经验;完善村级后备人才梯队,每村(社区)至少储备6名后备人才,实行跟踪培养、动态管理。严管村干部队伍,实行村书记公开承诺制度,结合岗位职责制定任期目标和年度目标任务,每年进行述职述廉,接受党员群众评议;制定村干部重大事项报告、任期和离任审计、信息档案管理等制度,切实选好、用好、管好村书记;围绕党建等4个方面27项量化指标,细化村书记实绩考核办法。

三、加强基层民主,提升乡村治理能力

坚持党的领导和村民自治有机统一,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推动村级组织规范化运行,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凡村级重大事项决策,坚持民主集中制和先党内后党外、先党员后群众的原则进行民主决策;落实“村财镇管”制度,村级组织印章由镇统一管理,村(社区)签订经济合同,须经“两委”班子联席会议集体研究后,按照相关规定履行法律手续;村干部及直系亲属均不得参与本村(社区)建设工程项目的投标与承包。深入推进村务公开“清白工程”,推行民主恳谈会、民主听证会、民主议事会和民情沟通日等做法,全县296个村(社区)均成立了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和民主理财小组,设立各类村务公开栏1127个,每个村定期通报或公开党务、村务、财务、事务。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结合县情实际,制定出台“九提倡九反对九严禁”暂行规定和村干部廉洁履职“十个严禁”要求,相继开展“治痼疾、强党性、树新风”作风建设和“正风肃纪村居行”等专项行动,着力查处群众最反感、反映最强烈的作风问题。

四、加强激励保障,提升全面小康水平

大幅度增加报酬待遇,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强化村干部激励关爱,经济上,建立村干部报酬待遇自然增长机制,县财政专门拿出2000万元,使村书记收入和事业编制人员大致相当。政治上,每年拿出一定名额,定向招录村干部进入公务员队伍和事业单位。生活上,将村“三大员”统一纳入医保和社保。建立村干部健康档案,定期组织免费体检;成立村干部关爱基金,重点帮扶困难村干部。加大村级经费保障力度,将农村基层党组织运转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县财政拿出6000万元,设立村级债务化解专项奖补资金,实行以奖代补,计划到2018年全面化解村级债务;推行村级事务准入制度,严禁举债办事,严禁增加农民负担,凡由村协助办理的事项,职能部门提供必要的经费,推进减负增效。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开展“创业型”党组织建设,实施党建扶贫“双推进”行动,抓住省委帮扶机遇,通过盘活集体资产进行发包、新建标准厂房等途径,大力发展资源经济、物业经济;落实全民创业激励政策,支持鼓励村干部积极领办创办项目,推动打工经济向创业经济转变;通过“支部+合作社”、“支部+电商”等形式,把农民组织起来,把首乌、优质稻米、五醍浆酒等名优特产销售出去,增强村集体“造血”功能,增加农民收入。

五、加强服务功能,提升利民惠民实效

持续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向心力。深化载体建设,村对群众一家一户需求事项,实行民事代办、代理的个性服务;镇对涉及农村民生事项,实行群众点菜、政府买单的公益服务;县各职能部门对基层经济社会发展事项,实行网格化、组团式的专业服务;普遍开展镇村干部包村联户,做到“四必到、四必訪”,即群众有不满情绪必到、有突发事件必到、有矛盾纠纷必到、有丧事难事必到,村里的困难家庭必访、危重病人家庭必访、空巢老人及留守儿童家庭必访、信访户必访。提升服务功能,通过“扶贫资金解决一点、县财政支持一点、县级党费安排一点、镇财政配套一点”,升级改造村党群综合服务中心28个;积极推进村级一站式服务平台体系建设,有效整合人社、卫生、治安等七类村级服务平台,打造“爱心服务超市”;完善村干部值班或轮班制度,村干部联系方式向村民公开。大力改善民生,县级财政集中投入,优先发展农村的交通、供水、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城乡供水三级管网铺设,受益群众达40多万人;建成“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垃圾集收运体系;建立10.7万农村贫困人口的健康档案,每年开展一次免费体检。通过解决好群众最需办、基层干部最想办的问题,赢得了越来越多基层群众的真心拥护。

(作者系中共江苏省滨海县委书记)

责任编辑:文 刀endprint

猜你喜欢
村干部村级书记
中国共产党重庆市第六届委员会书记、副书记、常委简介
前郭县严抓善管强保障促村干部担当作为
驻村干部拼命干,村干部靠边站?
村级财务报账的规范化管理对策研究
浅谈村级经济管理模式
驻村干部切勿“喧宾夺主”
书记家的狗
东辽联社成功收回村级欠款近千万
破解村级集体经济“空壳化”的朝阳探索
反腐败的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