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鹤壁市人民医院(458030)胡示超
冠心病是临床较为常见,同时也严重危害中老年患者身心健康的一类棘手疾病。所谓冠心病是指正常供应心脏的冠状动脉血管出现异常(如狭窄或堵塞等),造成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发生缺血、坏死等现象[1]。目前冠心病已成为临床致死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早诊断早发现是治疗该病的关键所在。以往临床将冠脉造影检查视为冠心病诊断金标准,但长时间发现该检查存在一定弊端,使得其在检查方面受到限制。随着影像学技术不断成熟,冠脉CTA检查优势逐渐显露,以其创伤小、风险低等优势受到广大患者与临床医师青睐[2]。我院对此做进一步探讨,详细分析两种检查诊断优势与缺陷,为临床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统计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共收治97例疑似冠心病患者,其临床症状均表现为心绞痛、胸痛胸闷,入院后均给予实验室相关检查(包括血常规、血生化、凝血功能等)以及心电图检查等,排除合并疾病冠脉综合征、房颤患者,排除严重心律失常或心率不齐患者,排除碘过敏实验阳性或心力衰竭患者[3]。对97例患者先行冠脉CTA检查,14d后进行冠脉造影检查,其中包括男性患者59例,女性患者38例,年龄均在45~78岁之间,平均年龄(61.5±9.3)岁,均为首次发病,合并症:46例合并糖尿病,39例合并高血压,12例高血压与糖尿病均存在。
附表1 比较冠脉CTA与冠脉造影检查结果(n)
附表2 比较冠脉CTA与冠脉造影检查结果(n)
附表3 比较两种检查结果特异性、敏感性与一致性
1.2 方法 冠脉CTA检查:对97例患者先行冠脉CTA检查。检查前常规服用β受体阻滞剂以调节心率,术前2天嘱咐糖尿病患者停用二甲双胍,训练其检查过程中正确的呼吸方式,嘱患者空腹检查[4]。仪器采用西门子SIEMENS64排螺旋CT扫描机,患者取仰卧位,经肘静脉注射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海醇350mgI/ml,速度4~5ml/s),结束后以相同速度注射40ml生理盐水再进行扫描,扫描方式:扫描电流350mA,电压120kV,旋转时间0.25s,扫描层厚0.5mm,扫描时间为5~8s。冠脉造影检查:行冠脉CTA检查后2周,再常规行冠脉造影检查。在局部麻醉下选择股动脉或上肢桡动脉进行穿刺,将导管由导丝引至冠状动脉口,选择性将造影剂注入,通过数字减影(DSA)观察并记录显影过程,检查时间大约20min。
1.3 观察指标 所有血管显示情况由放射科主治医师完成,检查结果分别由2名心内科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进行评价,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敏感性、特异性以及一致性。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冠脉CTA与冠脉造影检查结果 所有患者均在心率稳定的情况下完成冠脉CT检查,检查过程中均无异常反应出现,其中2例患者由于紧张过度,心率加快不稳,导致成像三维成像不良,行二次检查,其余患者成像较为清晰,显影良好。冠脉造影检查共诊断出85例冠心病,而冠脉CTA检查出84例,两种检查方式同时检查82例冠心病,其中冠脉CTA出现1例漏诊现象,见附表1。97例患者中检查左冠主支、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右冠状动脉共388支病变,详细血管病变部位见附表2。
2.2 冠脉CTA与冠脉造影检查应用效果 两种检查方式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不具备显著性差异,P>0.05,见附表3。
近年来随着冠心病发病率逐年升高,逐渐引起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因此早期诊疗成为目前心血管科室重点研讨的项目之一。当前临床仍以冠脉造影为诊断冠心病金标准,但其存在创伤高、并发症高、甚至意外死亡等风险因素,加之检查费用昂贵,多数患者无法接受,因此在临床应用逐渐受到限制[5]。近年来冠脉CTA在临床CT技术不断发展下日趋成熟,因其无创、准确等优势广泛受到临床患者与医师的欢迎。本组资料显示:冠脉造影检查共诊断出85例冠心病,而冠脉CTA检查出84例,两种检查方式同时检查82例冠心病,另外冠脉CTA技术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98.97%、96.91%、97.94%,所得数据与冠脉造影相比无统计学意义,表明冠脉CTA检查结果与冠脉造影有较高的符合率。此结论与石秋林、屈正、杨桂林等人在研究中得出结论高度相似[6],因此认为冠脉CTA媲美甚至超越冠脉造影技术在临床应用的地位,为广大患者带来福音。
总结分析得出:冠脉CTA技术在诊断冠心病过程中既能提供与冠脉造影相近的信息,同时具有无创、低危,价格实惠等优势,是一项准确可靠的诊断方式。另外在检查中还需注意几点[7]:①积极预防造影剂肾病,对伴有肾功能不全患者,在检查过程中需适当给予水化治疗,以改善预后;②严格控制辐射剂量,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尽量减少辐射剂量,降低恶性肿瘤发生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