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腮腺切口治疗下颌骨髁状突中低位骨折效果观察

2017-10-31 10:17郑州大学附属洛阳市中心医院471003董国伟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7年14期
关键词:钛板张口断端

郑州大学附属洛阳市中心医院(471003)董国伟

下颌骨髁状突因为其独特的解剖结构,是下颌骨骨折好发部位之一,发生比例较高,儿童可高达40%~67%。治疗髁状突骨折的手术切口较多,如耳前切口、颌下切口等,本组采用改良腮腺切口对23例中低位髁状突骨折进行复位和坚强内固定,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3年7月~2016年9月在我科就诊的中低位髁状突骨折患者23例,男16例,女7例;双侧骨折患者8例,单侧患者15例;伴有颌骨其他部位骨折10例,年龄7~63岁,平均36.7岁;致伤原因:交通意外伤11例,跌倒7例,其他5例。

1.2 诊断 23例患者均依据临床特征进行分析,主要依据面部外形有无改变、咬合关系是否正常、开口是否受限等情况进行临床判断,并结合曲面断层片、CT三维成像等明确骨折部位、骨折线走向及骨折错位情况。全部患者均有明显咬合关系异常,张口困难等。

附表 23例髁状突骨折患者手术前、后临床资料

1.3 治疗方法 手术均采用鼻插全麻下完成,常规消毒铺巾,切口自耳屏前沿皮纹作长约4~5cm手术切口,可绕耳垂,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后,打开腮腺筋膜浅层,触摸骨折骨台阶处,以此处为中心,钝性分离腮腺组织至骨折断端处,期间注意保护面神经分支,多为面神经上颊支和下颊支,使用橡皮条将神经牵拉保护之,充分显露骨折断端,刮除断端肉芽组织,按照解剖关系行手法复位后,将口腔内上下颌咬合关系恢复至正常位置,并使用结扎丝行暂时颌间固定,两块小型钛板行坚强内固定;盐水冲洗,充分止血后,缝合腮腺咬肌筋膜,分层对位缝合创面,防止橡皮条引流,绷带加压包扎。术后常规行颌间固定,流食1个月,限制下颌运动等。

2 结果

23例患者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未出现伤口感染,钛板露出等;23例病例于术后1个月、3个月、半年复查颌面部CT及三维成像,同时结合临床检查,对比术前术后面部外形改善情况,骨折复位情况,咬合关系改变,开口度等情况,评估手术效果,结果发现(见附表):22例患者术后面部外形恢复良好,面部畸形显著改善,张口度改善明显,均达2横指以上,无金属钛板排异及松动现象,无明显的面神经损伤,但有3例术后出现咬合关系紊乱,通过颌间牵引4~6周,咬合恢复良好。1例患儿为7岁,双侧髁状突骨折,患儿术后依从性差,拒绝张口锻炼,家属督促不力,术后半年复查张口度仅为一指,复查CT显示双侧髁状突骨球形成,考虑继发性颞下颌关节强直,行颞下颌关节成形术,术后加强张口锻炼,张口度恢复良好。

3 讨论

髁状突骨折采用手术或者保守方法进行治疗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儿童大部分髁状突骨折首先采用保守治疗 ,但是保守治疗并没有充分恢复咬合关系,下颌运动也不对称,后期遗留问题较多。手术治疗髁状突骨折的目的是促进髁突功能改进,防止关节强直,避免颌骨发育畸形[1]。

我们采用的改良腮腺切口,可在直视下解剖面神经主干及其分支,结扎血管少,对关节区域损伤少,能充分显露骨折断端,视野清楚,有利于钛板及钛钉的固定,同时避免了过度牵拉问题,术后瘢痕小、面型恢复好,但术后需清淡饮食2周,同时需要有一定经验医师开展[2]。

综上所述,改良腮腺切口治疗下颌骨髁状突低位骨折,该方法是在充分辨认和显露面神经总干及其分支后再行手术治疗,能充分暴露面神经,因此能更好的保护相应区域的面神经分支,同时该手术切口是在直视下操作,关节区域损伤小,视野开阔,有利于钛板钛钉坚强内固定,术后切口瘢痕隐蔽,该切口治疗髁状突低位骨折,可以较好地恢复髁状突的功能及患者的面型、咬合关系、张口度等,但需要对面神经解剖熟悉的医师开展,术中及术后的处理对手术的成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改良腮腺切口是治疗中低位髁状突骨折安全有效的手术切口。

猜你喜欢
钛板张口断端
全子宫切除术后阴道断端裂开:病例分析及文献回顾
集束化护理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口腔黏膜炎及张口受限的影响
子宫切除术后阴道断端裂开的预后因素: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仰天大笑
Y型小骨锁定钛板治疗桡骨头骨折
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PFNA和倒置股骨髁LISS钛板治疗的临床观察
捆扎钢丝结合缝线引导指屈肌腱断端回缩的临床应用
大隐静脉包裹肌腱断端防止伸肌腱粘连的实验研究
重建钛板修复下颌骨缺损术后32例失败的临床分析
老年人睡醒后口干是何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