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嵩县人民医院(471400)杨萍莉
目前上腹部手术中采用的麻醉方式主要包括硬膜外阻滞麻醉和全身麻醉。硬膜外阻滞麻醉是对交感神经的麻醉,此种麻醉单独使用容易造成患者血管收缩能力变化,引起血液循环系统不良反应;单纯的全身麻醉其效果较好,但是麻醉过程中麻醉量不好确定需要追加麻醉,导致麻醉用量不稳定,引起术后苏醒时间差异较大。近年来有报道关于使用硬膜外阻滞麻醉和全身麻醉相结合的复合麻醉方式,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尽管效果较佳,但是报道较少因此需要进一步的临床验证。为了有效证实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本院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对本院收治的102例择期实施上腹部手术患者实施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同时与本院传统的全身麻醉方式进行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10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复合麻醉组和全身麻醉组,各51人。复合麻醉组患者均采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患者平均年龄(48.2±10.1)岁,年龄范围32~68岁,男39例,女12例;全身麻醉组患者均采用全身麻醉,患者平均年龄(47.3±11.8)岁,年龄范围33~57岁,男36例,女15例。以上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严格体检,对于存在糖尿病、严重高血压、心肺功能不全等并发症患者均给予剔除。接受上腹部手术的两组患者病症包括:胆囊切除术(复合麻醉组29人、全身麻醉组27人)、胃癌切除术(复合麻醉组13人、全身麻醉组15人)、脾脏切除术(复合麻醉组9人、全身麻醉组9人)。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发病病程以及手术种类方面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 两组患者麻醉前10小时均保持空腹,麻醉前30分钟均接受0.5mg阿托品肌肉注射。全身麻醉组患者,阿托品注射后实施诱导麻醉:芬太尼4μg/kg、丙泊酚1.5mg/kg、维库涅铵0.1mg/kg,实施呼吸机辅助气管插管,麻醉调整到潮气量8~10ml/kg,呼吸频率控制在10~12次/min。追加麻醉:麻醉期间根据患者反应追加0.001mg/(kg.min)芬太尼、0.1mg/(kg.min)丙泊酚及0.05mg/kg维库溴铵酌量添加;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组患者,选取患者腰椎第8~9椎间隙实施硬膜外穿刺,穿刺朝向头向位置留置3~4cm硬膜外导管,穿刺成功后注射1.5%的利多卡因5mL,检测脊椎有无反应判定是否追加麻醉,对于全脊髓麻醉验证后实施全身麻醉,同上。手术期间严密监视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和苏醒时间(t)变化,同时准备1%异氟醚防止过早苏醒而追加吸入麻醉,记录麻醉药总使用量。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进行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1 手术前后两组患者生理指标变化对比。详见附表1。
2.2 两组患者麻醉用药时间及术后苏醒时间对比。详见附表2。
附表2 两组患者麻醉用药时间及术后苏醒时间对比
上腹部手术是临床手术中时间最长、危险性最大且手术难度较高的一种临床手术。上腹部手术由于对患者的应激较大,因此其麻醉要求较为严格,目前主要的麻醉途径主要包括全身麻醉、硬膜外腔传导麻醉及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以上三种方式在临床应用中除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负面效应未得到报道外,其余两种均有不同特点。上腹部是人体迷走神经游走分布的主要部位,手术时间及手术操作要求较为严格,轻微的误差容易导致心肌反应受到很大影响,从而加重了手术的风险,因此合理的选择手术麻醉方式尤为重要。
相比传统的全身麻醉外,硬膜外麻醉的要求很严格,硬膜外麻醉技术要求较高,不仅仅是穿刺的部位,同时穿刺后患者接受麻醉药物的用量及表征观察也尤为重要,但是硬膜外麻醉比全身麻醉好在于其追加麻醉频次少,对患者产生的负面作用较少。全身麻醉期间需要进行气管插管诱导麻醉,这种麻醉尽管较为简单,但是患者麻醉剂量不好把控,且患者追加麻醉频次高,机体全身应激较为严重,术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等生理指标恢复正常时间较长,心肌损伤力度较大。
本研究通过将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对比分析,结果证明实施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可以有效缩短患者苏醒时间、降低麻醉药使用量,同时患者手术前后生理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的变化幅度显著低于全身麻醉患者。该麻醉方式是实施上腹部手术的最佳选择,在维持手术前后患者生理指标及减少患者追加麻醉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实施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在上腹部手术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推广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