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润环
摘要:关于空管不安全事件评估方法,实际上已经有了相关的方法规范,但是在实际运用和安全管理实践中,发现了许多这一方法没能评估到的问题。也就是说,现有的空管不安全事件评估方法还有着许多不足。因此笔者对空管不安全事件的量化评估方法做了思考和探究。结合现已发现的空管不安全事件的主要影响因素,根据相关统计与研究,得出了各项因素的权重以及判断矩阵,并通过多种方法确定了各项因素的最大危险分值及其相关参数数据。
关键词:空中交通管制; 空管不安全事件; 危险等级评估 ;量化评估
在航空航天领域,当前的各项技术与设备发展更新速度极快,随着当下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天空也逐渐变得拥挤。随着快速交通带来的便捷而一同到来的,还有不断的空中交通事故和安全故障。除了空中交通管制员的失误,还有空中交通工具本身的故障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导致严重的空中交通事故。
一、当前我国的空管不安全事件评估方法
而在当前我国的不安全事件危险等级评估中,对不安全事件只做出了三个等级的分类,即:一般飞行事故症候、严重飞行事故症候和空中交通管制差錯,同时也没有确定规范科学的参考指标。
在两航空器发生危险接近时,这一评估对危险接近标准划分需要考虑不同的飞行阶段。在两航空器接近阶段,危险接近标准的判定只考虑了两者之间的相对间隔,并没有考虑此时两航空器的相对飞行方向和相对速度,以及ATC和TCAS系统自动控制措施等等,显然缺乏量化的危险程度分析。国外的相关部门对空域飞行航空器碰撞危险性的评估和整个不安全事件危险等级评估都有了一整套的规范和标准,也为不安全事件的量化评估提供了相对合理的参考措施。但是由于我国国情的特殊性,我国的相关行业标准、规章程序以及监控手段等都与国外有着较大差异,不能完全适应和接受国外的标准与规范。因此,我国急需建立适合当前我国国情和特色的空管不安全事件量化评估体系。
二、空管不安全事件的主要影响因素
根据相关条款的规定和定义,两航空器之间纵向、侧向以及垂直向的间隔都与空管不安全事件的危险程度紧密相关。也就是说,可以确定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相对间隔作为危险等级的影响因素之一。
此外,上文提到的航空器相对飞行状态,对危险性的影响也非常之大。根据现有的统计资料可以得知,两航空器之间相向飞行、顺向飞行以及交叉汇聚飞行等等相对飞行的轨迹,影响着危险事件的危险等级。而多架航空器交叉飞行时,其相对汇聚率越大,危险也越大。所以可以得出,航空器之间的飞行轨迹和相对汇聚率也是危险等级的影响因素。
此外还有ATC、TCAS(本文中主要说明ATC系统)和机载防撞系统对不安全事件的危险性影响也非常明显,作为防止航空器彼此之间或与空中障碍物相撞的系统,它们在实际航空器飞行中的安全提供了相对稳定的保障。可见ATC也是危险等级的影响因素之一。
三、建立空管不安全事件危险等级量化评估体系
空管不安全事件,实际上主要是指因相关人员操作失误导致的一类事件。但是在不同的空管不安全事件中,其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和危险程度都有明显的不同。因此,明确判断空管不安全事件的危险等级,然后根据具体的危险等级来判断不同等级的错误操作的责任及其危险等级就相当有必要了。
经过研究和调查,可以将空管不安全事件危险等级划分为三个级别。不同于现有的一般飞行事故症候、严重飞行事故症候和空中交通管制差错三种分类,这种分类的依据是五种不同的空管不安全事件危险等级影响因素权重,划分了低、中、高三个级别的空管不安全事件危险等级。
在评估和调查中,找出错误操作的根源和原因,作为众多错误操作事故案例中的一个,可以用于培训相关工作人员,提醒后来者不要犯类似的错误,以相似事故再次发生,保证飞行任务顺利完成。
此外,由于我国在不同空中高度和不同的管制范围间隔标准上都与国外相关标准不同,国外在这一问题的处理办法上,采用了统一标准的做法。因此我国在实际建立空管不安全事件危险等级量化评估体系时,要考虑并妥善处理其中的问题,根据不同的标准,分配不同的危险程度分值。因此通过量化评估的策略建立起的空管不安全事件危险等级量化评估体系,能够方便找出相对准确的事故原因,对于不安全事件也有了明确量化的范围界定,在对事件调查和处理时就有了依据。
四、结束语
我国当前的空管不安全事件危险程度评估方法还存在着大量的缺陷和不足,因此,广大从业者和专家应当尽快研究并建立空管不安全事件的量化评估体系,参考国外已经相对发展成熟的量化评估方法,结合我国当下航空事业相关的航空规范、规章标准以及航空路线规划和检测控制手段,运用多种方式和方法,对引发空管不安全事件的众多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合理科学的数据运算与整理,来确定我国空管不安全事件的危险等级,从而使得空管不安全事件危险程度的量化评估能够实现。从最大程度上减少空中交通事故的发生,保证企业和个人的财产不受损失。
参考文献:
[1]唐卫贞. 造成空管安全风险的环境因素的定量评估[J].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4,36(04):122-126. [2017-09-30].
[2]刘继新,沈丽楠. 空管安全系统中人为因素的本体建模研究[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14,33(04):656-659. [2017-09-30].
[3]杜万营. 人为因素与安全管理[J]. 空中交通管理,2015,(07):39-42. [2017-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