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内容分析法的民国时期小学语文教材研究述评

2017-10-30 08:44田晓菲
新校园·上旬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研究述评民国时期教材

摘要:为了系统把握民国时期小学语文教材的研究现状,笔者通过内容分析法,对万方数据资源期刊论文中民国时期小学语文教学的教材资料进行探究,并得出自己的一些观点和看法,以期为当今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提供参考。

关键词:民国时期;小学语文;教材;研究述评

一、研究样本选择

为了解民国时期小学语文教材的研究热点和现状,笔者在万方数据库高级检索栏选定主题检索,并输入“小学语文教材”以及“民国”,共检索到105篇文献,剔除了会议论文、报纸报道等不符合要求的文献,筛选出85篇有代表性的文章作为分析对象,并采用内容分析法进行分析。据统计,在所选样本文献中,有关民国时期小学语文教材的研究最早出现在2005年,之后该领域的研究呈逐年上升趋势。

二、民国时期小学语文教材相关文献的研究内容分析

1.演变进程研究

张瑾和谭梅曾经在2014年联合撰写过《民国时期小学语文教材的演变及其各阶段的特点》,他们将其历程分为始创期、探索期以及成熟期,之后以这几个时期的划分为基础,摘选出各阶段优秀的教材和文章,再依托这些资料将各阶段的教学风格总结出来,为我国当代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開展提供参考。

2.出版社、编纂群体研究

由于民国时期的文化背景,官方、书局、学堂、个人皆可出书,因此出现了众多不同出版单位和编写群体编著的教材,这些成为当今学者的研究对象。赵晓霞在2011年所撰写的《民国时期中小学语文教材编撰出版的勃兴及其当代价值》中,就较为详尽地对编撰、出版、发行进行阐述,对其进行了分析。

3.编写系统研究

(1)选文系统研究。为语文教材选择合适的文章至关重要。孙艺旗在2014年发表的《1933年〈复兴国语教科书〉选文研究》对选文的文体、内容、语言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对有关选文的反思与借鉴。马文娟在2014年发表的专题论文中,重点阐述了以价值取向为基础的《初级小学国语常识课本》的特点。

(2)助学系统研究。小学语文教材的助学系统是指为了使知识传授者和接收者更好地将知识传输工作做好并高效运作,而做出的一些铺垫性工作。比如,教学当中的插图、注释、编写名称笔画表以及卷首语等,其为教学工作的开展作出了积极贡献。骆卡娜发表的《民国时期小学语文教材插图研究》就专门以该时期教学中的一些插图为出发点进行探讨,得出了这种方式对教学内容传授的积极作用,并对比当今的教学情况,发现目前助学系统中存在的不足。

(3)知识系统研究。不同学者对知识的理解有着自己的看法,但总体上可以将其归为以下几种:策略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以及陈述性知识。沈玲蓉和戴梦媛在2015年发表的《从文言到白话——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语体演变》中,研究了我国语文教学从文言体到白话体的重要转变过程,并提出该项变革对现代语文教学工作的促进作用。郑珊、张婷、黄宁宁、李璐在《〈新国文〉与人教版小学语文生字对比研究》中,对小学语文教材的生字教学用字进行了统计分析。

(4)练习系统研究。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运用。而为了更好地达到这一目的,练习就显得非常重要。王洪达在《1933年〈新生活教科书·国语〉练习设计研究》一文中对国语教学中练习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和意义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和分析。王晶晶在2015年发表的《民国时期小学国语教科书练习系统研究》中,将精心挑选的文章进行透彻的分析研究,并从中提炼出该时期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

三、结论

经过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首先,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学者注意到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并在这种环境下不断拓展和深入,涉及小学语文教学的众多方面,如教材的文化价值、教学安排是否成体系以及文章的选取方法和标准等。其次,对小学语文教材进行探讨可见其与现实教学需要相比仍有差距。最后,我国小学语文教学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客观地说,教材编制的理论研究仍然滞后于教材的编写和开发。

参考文献:

[1]李伯棠.小学语文教材简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

[2]闫苹,张雯.民国时期小学语文教科书评介[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9.

[3]范远波.民国小学语文教材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作者简介:田晓菲(1993—),女,山东潍坊人,研究生,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endprint

猜你喜欢
研究述评民国时期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民国时期新蔡的圩寨
国外私立大学管理体制研究述评及启示
基于文献分析的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研究述评
民国儿童图书馆的发展及其当代启示
浅析民国时期“宛西自治”的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