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永军
学有千千万,起点一个“问”。问题是学习的开端,是思考的基础,是数学的心脏。然而快节奏的课堂提问,严重压缩了学生的发展空间,教师为牵引而问,学生忙于应答,被动参与,没有属于自己的独立思考与分享。
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我围绕“为什么圆形的井盖不会掉下去?”这个大问题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诱发学生思考探究。学生在我的指引下,会积极主动地思考、探究、尝试,修正错误,得出结论。
教学对话一:
师:生活中有许多圆形的物体,这是我用相机拍下的圆形物体(圆形的下水道井盖)。
师:为什么下水道井盖大多做成圆形的?同桌间相互聊聊。
生:圆形便于移动,不容易掉下去。
师:什么叫圆形的不容易掉下去?难道方的就容易掉下去?
教师指着长方形的黑板,比划着对角线,引导学生思考、想象,如果是长方形或正方形,井盖就会掉下去,接着拿出一个底面是椭圆形的茶叶桶,让学生尝试。学生发现很容易就会掉下去。教师再拿出一个底面是圆形的茶叶桶,请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尝试,发现总也掉不下去。
师:为什么圆形的就掉不下去了呢?
生:不论怎么放,这个圆的宽度是不变的。
教学思考一:
这样的对话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聊一聊“为什么下水道井盖大多都是做成圆形的?”“为什么圆形的井盖就不会掉下去呢?”在这种大问题背景下的探究活动,更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教师让学生聊一聊,将思维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诱发学生积极去体验,用尽可能少的关键性问题,引发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更集中、更深入的思考与探究。
教学对话二:
师:直径是圆里一条很重要的线段,刚刚我们发现圆里有无数条直径(师板书:无数条),相信你们还有其他的发现,有两条、三条、四条……
教师让学生先把自己的发现写在纸上,再请学生写到黑板上。
师:如果你的发现和别人不同,就可以自己上去写到黑板上。
不停地有学生自己上黑板去写自己的发现,2个、3个、4个……学生写到了第十个发现,其中有一个学生写了两个发现。
师:这些都是你们自己写出来的,这么多,真厉害!既然都是你们自己写出来的,那就请你们来当小老师,把你的发现说给大家听。
师:第一个,圆的直径有无数条,谁写的?
没人回答。
师:哦!是我写的,那我来说。(生笑)
师:请大家听我说,我写的是,圆的直径有无数条。因为我先画了一条直径,我再画一条直径。(在圆里又画一条直径后用直尺不同角度地比划)我发现画不完,所以圆有无数条直径。大家有什么问题要问我吗?
接着其他学生就照着教师的样子,一个个当起了小老师,讲解自己的发现,解释同学的提问。
小老师1:请同学们听我说,通过圆心两端在圆上的一条线段就是直径。
小老师2:我要特别强调的是:两端都要在圆上,如果是在圆内或圆外,就不是直径。大家还有什么疑问吗?
生:这是不是直径(指向圆内的两条半径)?
小老师2:不是,直径是条线段。
……
教学思考二:
在以往“圆的认识”课堂中,对于什么是圓心,什么是半径,什么是直径,教师不是采取讲解的方式进行教学,就是让学生自己看书自学。可教学并不是单向灌输,在这一段对话教学中,小老师和学生精彩的对话,充分展现了学生的思维。师生共同驻足,精心反思,回味整理学习的过程,将经历上升为知识经验,而经验又将成为学生后续进行学习活动的宝贵智慧。这让学生俨然成了课堂上的小主人,体会到前所未有的轻松和自主。
波利亚认为:“数学教学应当教三分之一的数学和三分之二的常识。”“井盖为什么掉不下去呢?”这个问题就是一个生活常识,而要让学生理解这个常识,最终还是要应用到数学知识。老师用“为什么圆形的井盖不会掉下去?”这个大问题,将学生注意力聚焦于对圆的直径的探索,进而引出圆心、半径以及直径与半径的关系等知识点。而这些知识点呈现的过程并不完全是由教师来完成的,而是让学生当起“小老师”,走上讲台,在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中一一呈现,让学生在动脑思考、开口讨论、用耳辨析的过程中学习知识。教师不是用更多的时间来表现自己的富有,而是为学生腾出更多的思考与创造的时间,最大限度地体现学生真实的思维,使学生的思考得以展示和完善。
只要给孩子空间,孩子就能还你精彩,孩子成长到什么程度,常常取决于教师后退到什么地步。不难看出,大问题的设计,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而且更好地突破了教学的重点、难点。
这样的课堂上,笑声连连,掌声阵阵,学生时而安静地思考,时而激动地欢呼。老师的“大问题”课堂,改变了以往“一问到底”的课堂,让学生在数学课上尽情地感知、有效地思维、自由地畅想。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实验小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