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朝明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教师既是教科书的使用者,又是教科书的建设者。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在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资料袋”,其目的是能更好地引导学生了解与课文相关的一些信息,拓宽他们的视野,增加他们学习的兴趣。语文教师应当认识教科书的内涵思想,领会教科书编者的编写意图。下面,笔者将以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组“自然奇观”中课文后的“资料袋”为例,谈谈语文教师该怎样科学、积极、合理、创造性地使用资料袋。
一、眼中有“袋”,树立“袋”意识
“资料袋”不能只是依附于课文的简单“资料”,而应当成为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应当懂得开发和利用“资料袋”,实现其与文本阅读的有效链接,进而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一些教师未能全面地对教材予以解读,而仅仅教学自己比较熟悉的、自以为有用的内容,忽略了一些有特点且有价值的板块。 对“资料袋”这一板块大多只是“略过”——或读一读简单了解,或背一背,以应付有可能会出的考题。教师的“袋”意识不强,忽视了它所承载的使命,导致其没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大大影响了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违背了教材编者的原初意图。
语文老教师要具备全面解读文本的能力,教师在自己研读教材时,要学会分析这一课的这一个“资料袋”的作用,关注资料袋所包含的内容意义,进而找出这一课“资料袋”的使用点,抓准使用契机。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拓展学生的视野,才能帮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提高其语文学习之兴趣、搜集资料之能力,丰厚其课外阅读,才能更好地帮助其学习,实现其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当然,资料袋的内容仅仅只是“副食”,只是“调味料”,不能喧宾夺主,只能做辅助用。
二、手中有“袋”,巧用“袋”实践
1.课前引发阅读期待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当学生对阅读充满期待了,兴致起来了,自然就会融入文本,与作者对话。
《观潮》课后的“资料袋”既有钱塘江秋潮比其他地方更为壮观原因的详细介绍,又有一目了然的杭州湾入海口示意图。教学之前,我们可以让学生既读文又看图,了解“资料袋”的内容。通过图文结合,学生自然会了解到钱塘江的地理位置和钱塘江秋潮有直接的联系。“钱塘江的入海口越来越窄,江面非常特别,挺像一个喇叭的。”“越往里越窄,那潮水涨起来时,涌进去肯定会特汹涌、特壮观。”这时教师可以顺势导入:“同学们真会学习,通过文字、示意图就能在脑海里想象画面,真好!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看钱塘江秋潮是如何的壮观。”本课有了“资料袋”的先导开路,再明确了目标,学生的阅读期待自然被唤起,课未上,趣已生。
2.课中加深阅读体验
在教学中,如果能有效地利用“资料袋”来展开教学,那么不仅会使学生的理解加深,也会使原本生硬的词语教学变得立体丰满。
教学《雅鲁藏布大峡谷》第二自然段时,在帮助学生理解“不容置疑”这个词语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资料袋”,通过“资料袋”中具体数据来说明,如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长446千米,最深处2133米),秘鲁的科尔卡大峡谷(长90千米,最深处3400米),都比不上雅鲁藏布大峡谷。通过具体翔实的数据对比,学生对“不容置疑”这个词语的理解,自然是水到渠成。所以,我们可以根据需要,在课中选取适当的时机,引进“资料袋”,从而加深学生对一些关键词句的理解,起到拨云见日的作用。
三、心中有“袋”,拓展“袋”空间
教师不仅自己要有“袋”意识,而且要让学生有“袋”意识。教师应该有意识地鼓励学生“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学会丰富自己的知识,学会把文本读透,学会把书“读厚”。那么,怎样利用才能让“资料袋”的功用增强,让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向外拓展延伸呢?
1.以“袋”为袋,搜集材料,丰富阅读积累
手中有“袋”,自然是心中不慌。然而,教材提供的“资料袋”十分有限。四年级上册有32篇课文,可“资料袋”仅有7个,只局限于教材提供的“资料袋”,是远远不够的。这就为学生自己动手搜集、整理、汇集成自己的“资料袋”提供了空间。从大语文观的角度看,资料的范畴不单指书面文字资料,还可以是图片、录音、视频、实物、模型、标本等等。当然,我们让学生在查阅的时候,并不需要把相关可以找到的资料都找出来,要查阅、搜集的资料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那么学生要如何得知课文的学习目标?这就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引导,让他们知道在每组课文的开头都有单元导读,其中都点明了本组课文的主题,并提示本单元具体的学习任务和要求。学生可以依据这个方向查找相关资料。本单元组的后两篇课文《鸟的天堂》《火烧云》没有安排资料袋,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课前、课后搜集相关资料,感受“这株大树”到底有多大,“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到底有多美,火烧云是如何形成的,等等,达到丰富感知、反哺文本之用。学生通过搜集信息,从而进一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神奇。
关于“自然奇观”,古今中外,名家名篇汗牛充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课余进行相关文本的补充、相似文本的比较,节选文本其他内容的介绍、相关信息的链接,等等,这样既可以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又有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整体的把握以及学习活动的开展。阅读相关作品,可以利用午读时间、语文第二课堂活动时间,留给学生汇报、展示交流的机会。在课后,可针对相同主题进行多文本的系列阅读。通过这样的课外阅读交流课,又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自主阅读更多的“资料袋”。这样,不仅仅只是阅读课后“资料袋”中推介的作品,也不仅仅局限于教材“资料袋”所推荐的相关的那一本书、那一批书,还可以是在阅读中所涉猎的自己所喜爱的书和其他资源。
2.以“袋”为媒,多元链接,开展语文实践
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教材中除了“资料袋”,还有“宽带网”“阅读链接”“展示台”等。同样这也可以成为“资料袋”的超级链接。只要我们能充分重视,并且合理使用,这些板块同样能让学生的学习视角得以拓展。
例如,四年级上册的园地五后的“宽带网”,就安排了学生课外搜集与中国的“世界遗产”有关的图片、诗词、楹联或故事、传说。通过实践和拓展,不仅能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世界遗产”的魅力,还能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与分享信息的习惯。教师可以告诉学生语文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的外延。搜集的途径很多,路很宽,心到了,知识就丰厚了,只要养成随时发现、随时积累的习惯,心中的“资料袋”之大、之广远超想象。
又如,《猫》课文后面没有安排资料袋,却设置了“阅读链接”,其功用也等同于“资料袋”。通过比对这两段文字,学生不难发现前者是通过写猫的外貌、神情来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而后者则是通过写一家人对小猫的态度来诠释这份喜爱。教学时,教师可以在学完课文后引进对比,也可以在学生悟到课文的一些表达方法后开展对比阅读。
再如,学习了说明文《鲸》《松鼠》这些课文后,当“资料袋”的内容激发了学生探究大自然的兴趣时,不妨让学生以“我的新发现”为专题自制语文小报;學习了《月光曲》《落花生》《少年闰土》后,从“资料袋”中认识了贝多芬、许地山、鲁迅这些名人后,可以开展说说名人、画画名人、议议名人、看看名人传记等活动,可以是板报,也可以是手抄报,还可以是读后感,等等,形式不拘,方式不拘,有容乃大。
综上所述,“资料袋”虽居于一角,但却是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教学资源,是教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教学实践中,在新课标理念不断深入之下,教师应当深化“袋”意识,重视“资料袋”,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培养学生使用“资料袋”,丰富自己的“资料袋”,让“资料袋”更大、更实,让“资料袋”发挥其特有的重要作用,让“袋”发光,语文课堂将会因此而更美、更好。
(作者单位: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麟峰小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