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中洋
新课改后实施生活化的美术教学成为必然趋势,教学的着力点开始紧密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之中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初中美术生活化教学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美术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美术化的思维习惯。
一、初中美术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1)体验美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讲道:“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美术的创作自然也不例外。美术作品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例如,在教学《盛情邀约》一课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收集身边的废旧物品,选取合适的颜色与形状制作卡片,发挥创意,制作出精美的贺卡;还可建议学生将设计好的贺卡配上文字贈送给亲朋好友。在这一创作与赠送的过程中,学生自然会感受到美术与生活的紧密关系。
(2)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美术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考虑到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将美术的美学应用到生活中,使学生因兴趣乐于学习,因学习乐于探索生活,美术与生活两者相辅相成,从生活之中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从而极大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美术教学的有效性。
(3)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可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汲取创作的源泉,又可以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中寄托对生活的情感,将美术创作作为情感表达的方式之一。例如,在学生创作人物画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在画中表达对父母、对好友的深情,以情带画。在创作自然风光时,教师可以带学生去观察树木花草,了解它们生长的环境,让学生切实感受自然的力量。这一系列反复对生活的感悟,不但能使学生寄情于生活,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发现生活美好的眼光,进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初中美术生活化教学的实施措施
如何把生活化融入美术教学,促进生活与美术的交融。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认为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开展美术生活化教学。
(1)美术教学内容生活化。在美术教学内容上,教师可以根据社会的需求与学生的兴趣爱好来确定适合学生的课堂内容,重点选取贴近生活的社会热门话题,如中国传统艺术、日本动漫等。在现实生活中选取创作的题材,始终秉持艺术源于生活的理念,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美术创作与生活息息相关。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突破传统绘画欣赏的教学模式,将单一的视觉课程转变为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贴近的艺术课程。例如,在动画创作、服装设计中加入美术的创作,让美术为生活服务成为美术教学生活化的实施途径之一。
(2)美术教学方式生活化。美术教学方式生活化主要从三个方面出发,其一是课前要求学生预习,搜集相关的图片和资料。教师在课前也要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有效地激发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列举一些与生活相关的问题。例如,教师在讲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前,可让学生课前了解宋朝的历史,尤其是宋朝的经济情况,进而引出北宋汴京人们安居乐业、一片繁华的景象。有了这些知识,学生对这篇作品的历史价值和审美价值有了更深的认识。其二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到初中学生想法多、情绪波动大的特点,适时调节教学氛围,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应用心理学、教育学等知识帮助学生进行绘画创作与欣赏。其三,课后要给学生留下自由发挥的空间。教师在布置绘画课后作业的时候,选取的创作区域尽可能贴近学生的生活,但是不要限定题目,而是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此外,教师应当抛弃传统的“作业是任务”的观念,引导学生学会享受绘画创作。
(3)美术教学情境生活化。美国的心理学家、实用学家和教育理论家杜威说过:“思维起源于直接经验的情景。”由此可见,情境对思维起着重要作用,人类能够在情境中产生思维,在情境之中感受到美,进而会在自身经验中获得创作的想法。例如,敦煌壁画描绘了神的形象,描绘了人与神之间的关系、神与神之间的关系,由此烘托出淳朴的民风,虽然壁画作品的绘画风格和用材与现实画之间有差异,但是从壁画中的服饰、捕猎场景可以得出壁画的创作思维源于经验、源于情境。
此外,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引入情境化教学模式,不能受限于教室这个狭小的空间,而是要到自己想要描绘的场景里面去。例如,在学生创作自然风光时,教师可带学生去实地采风或者到周边的风景区接触大自然;在创作静物的时候,将静物带到教室,这都是美术教学情境生活化的方法。
综上所述,初中美术教学不能脱离生活,否则学生的美术创作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真正的美术教学源自生活又回归生活,所以美术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方式生活化、教学情境生活化应当是美术教师今后的教学工作重点,从而让学生体验到生活和美术作品相互融合带来的乐趣,让初中生爱上美术课,让美术课成为初中生发现生活魅力的窗口之一。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柳新镇中心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