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运行管理机制研究

2017-10-30 08:40贾璐
新校园·上旬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机制

摘要:近年来,各高校掀起了建设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的热潮。这是一种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新模式。本文就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存在的意义、现状及运行管理机制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管理机制

大學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不仅是当今经济社会的产物,还是培养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一种新型平台。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研究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的管理机制十分必要。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的概念与意义

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是指大学生以科学文化知识为基础进行创新创业的新平台,它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创业指导,二是科技创新。从表面上来看,很多人会把创新实践理解成为与实验室类似的实践体,仍然以教学实验为主体,在此基础上拓展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空间,然而实际上并非如此。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不仅是一种空间内容和功能的转变,还是潜移默化的心理转变,通过建设管理机制,把各个方面融为一体,建立较为完善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同时,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更有利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使其积累一定的创新创业经验。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在结合校外实践孵化基地和校内专业实验室特点的同时,也间接融合了高校的社会人文情怀,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的现状

总体来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建设进一步提高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水平,但许多高校在该领域建设中还存在很多问题。笔者经过调查,发现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在建设种类和数量方面不断增加,但是与实际需求相比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建设质量也不高,很多应有的空间和资源设备都不完备,高校投入的实习经费也不充足,部分教师对学生实践并不重视,企业也没有积极参与建设。特别是在指导不同专业学科的学生时,指导教师较低的专业知识水平让很多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手段受到限制,创新创业实践结果不佳。造成以上状况的原因有如下几点。

第一,很多企业并不愿意为大学生提供实践场所,这无法保证公司的正常运营。

第二,高校在借用校外实践孵化基地时,没有形成互惠机制,无法给对方提供回报。

第三,高校庞大的学生数量给学校带来很大压力,未能在实践平台方面提供足够的资金投入和支持。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管理机制的优化策略

1.加大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的投入

高校应合理运用活动经费,发挥资金最大化的效益;同时积极争取政府、社会、企业的支持,利用各种资源,多方面共同努力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提供便利。

2.加强校内科技实践孵化基地建设

建设校内科技实践孵化基地可以缓解校外实践孵化基地供不应求的局面,满足更多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需要。

3.加强校企合作

高校在与大企业合作时实行长期稳定合作,与小企业合作时采用灵活的合作方式。高校要吸引企业积极参与实践基地的建设,同时,还需要制订、完善实践孵化基地的考核制度,监督实践孵化基地的建设力度和质量。

四、结语

以上是笔者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管理机制研究的一些认识。在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可以更好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教育机会。学生应勇于尝试新事物,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积极参与到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的活动中来。

参考文献:

[1]魏婷.基于创业孵化基地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体系——以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旅游管理类专业为例[J].才智,2016(34).

[2]曾爱兰.泉州市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项目团队管理研究[D].泉州:华侨大学,2016.

[3]李涛.“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运营管理机制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6(11).

作者简介:贾璐(1990—),女,山东济南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音乐学(师范)。

猜你喜欢
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机制
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关于软科学质量管理机制的问题探讨
工电道岔结合部联合管理机制的探讨
模式化可持续的创新创业联动机制设计
校企合作模式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优化探究
高校教师赴东航机务产学研践习之思考
“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商业模式分析
政府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角色缺失及重塑
安全计算机通信管理机制的形式化验证与实现
关于高职高专大学生创业教育与管理工作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