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化可持续的创新创业联动机制设计

2017-03-05 02:20李洪亮
商情 2016年44期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

李洪亮

【摘要】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已成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当意识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性。模式化可持续的创新创业联动机制设计对高校提升创新教育培养成果出新率、提升影响力、形成师生创新合力有深远的意义,“创新团队+导师制+分类集结培训”三位一体模式,联动学生层、学院层、学校层三个层次,涉及创新教育的各个环节,不失为进一步探索学院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 创新创业联动机制 机制设计

随着国家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热切关注和大力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已成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当意识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性。勇于投身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着重要意义。笔者特总结前人经验、结合自身实践教学经验,提出模式化、可持续的创新创业联动机制的设计方案,站在高校视角,以培养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为抓手,探索提升学生创新创业水平和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新思路。

一、“创新团队+导师制+分类集结培训”三位一体的结构设计

模式化和可持续是一个可行、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机制的必备特征——模式化是指培养机制在运行过程中需要形成规范化的模式,从而提高培养效果的有效性;可持续是指这一培养机制的设计有利于长期运行,进而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推进形成长效促进。

(一)结构设计概况

要实现模式化和可持续的目标,首先要以设计机制的合理结构作为基础,“创新团队+导师制+分类集结培训”三位一体结构自下而上主要分为三个层次——学生层、学院层和学校层。

(二)三位一体的联动机制

分层次的结构设计是形成各层次联动配合的基础,而联动机制是各层次共同完成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目标的必要方式。“创新团队+导师制+分类集结培训”三位一体结构的联动机制设计如下:

1.学生层分类别构建创新团队形成创新雏形

参考各大型赛事对学生创新创业类别的基本划分,将学生创新团队分为发明类创新团队、创造类创新团队和创业类创新团队,其中,创造类创新团队又分为技术创造、管理创造和艺术创造三个类型,囊括了学生创新的各个专业和领域。以团队作为学生层创新教育的基本单元,有利于学生在集体的力量下开拓思维、激发创新潜力。团队形成后,先由团队成员进行创新项目的报备,将这些具有雏形的方案提交学院,为进一步的培养和遴选提供资源。

2.学院层以导师制培养创新团队为学校层输送优质团队

导师制是一种目前被广泛应用于研究生培养的教育制度,也有部分高校将其应用于本科生教育。导师制最大的特点是师生关系密切,要求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导学”关系,全方位的对学生进行指导。将其延伸到创新团队的培养中,将有利于教师专业性指导与学生创新性思维的结合,教师在对指导团队专业素质、创新思路、性格特征等更加了解的情况下,更有利于因材施教,充分针对团队特点进行系统的、专业的指导,从而有利于为学校层输送高质量的培养团队。

3.学校层遴选优质团队集中培训大幅提高培养效果

学校层对各学院报送的学生团队进行遴选并对脱颖而出的团队集中培训,一方面各学院间形成竞争关系,促进学院培养团队时的效果提升;另一反面能够有目的、有重点的培训出极具竞争力的团队和作品,参加各类大型赛事。长此以往形成固定模式,学校可拥有一批竞争力强的作品和创意,同时拥有培养优质团队的宝贵经验,即使这些优质团队成员毕业,竞争力强的作品和创意也可以进行进一步的深化创新和加工,用于后期团队的培训和比赛中,形成可持续的发展。

二、“创新团队+导师制+分类集结培訓”三位一体模式的优势分析

(一)模式化和可持续的特点有利于提高学院创新教育培养成果出新率

上述联动模式运行之后,会形成固定的模式,这种模式将沉淀出培养优质团队的经验和具备竞争力的作品——在参与大型比赛方面,被遴选进入学校层集中培训的团队都是在导师制下的优秀团队,他们在经过集中培训后将具备参加大型赛事的能力,将这些作品在大型赛事中获得的建议将可用于此作品的进一步完善,拥有此作品的团队成员毕业后,此作品还可由学校层在集中培训时介绍给其他优质团队进行再创新和再完善,这样经过反复锤炼的作品竞争力将进一步提升,参加大型比赛成功的可能性将大大提升;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各个层次在长久的教育过程中皆可积累丰富的经验,在教育方法、教育理念等各个方面都会对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创新型人才产生重要促进作用。

(二)有利于学校影响力的提升

“创新团队+导师制+分类集结培训”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高效可持续的提升创新培养成果的出新率,也将进一步提升学院的影响力。近年来,国家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大力支持,催生出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领域的大型赛事,大众对于这些赛事的关注度也与日俱增。

(三)有利于师生形成创新合力

“创新团队+导师制+分类集结培训”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涉及到从学生到学院再到学校三个层次,模式的形成将带动师生都成为创新创业的参与者。参加创业团队的学生,其充实的学生生活和个人能力的迅速提升会影响到身边的同学,进而带动他们也进入到创新团队中,而创新团队的导师将在获得培养出优秀学生的成就感的同时获得其他类型的奖励,这就将问题引向模式的激励机制。

三、“创新团队+导师制+分类集结培训”三位一体模式的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是一个完整的模式设计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创新团队+导师制+分类集结培训”三位一体模式的激励机制主要针对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设计。学生方面,参与创新团队的学生可按照其团队表现、比赛获奖等进行奖励,奖励包括在评奖、评优中的加分和奖金的形式实现;教师方面,可根据其指导团队的数量和团队获奖的情况,在先进评选、职称晋升等方面给予适当加分,同时可给予奖金等形式的奖励。

猜你喜欢
大学生创新创业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训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创新创业激励机制的现状及改进策略
新形势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和方式方法略议
校企合作模式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优化探究
高校教师赴东航机务产学研践习之思考
“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商业模式分析
政府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角色缺失及重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角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引导路径
关于高职高专大学生创业教育与管理工作的探讨